1. 首页 > 科技

若一个程序中有这样的代码,则有几个进程?Linux 存储管理方式三种方式

若一个程序中有这样的代码,则有几个进程?Linux存储管理方式三种方式

存储管理的方式

分区存储管理又有三种不同的方式:静态分区、可变分区、可重定位分区 。

静态分区

静态分区存储管理是预先把可分配的主存储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连续区域,每个区域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存储管理需设置一张“主存分配表”。主存分配表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表中的占用标志位用来指示该分区是否被占用了,当占用的标志位为“0”时,表示该分区尚未被占用。进行主存分配时总是选择那些标志为“0”的分区,当某一分区分配给一个作业后,则在占用标志栏填上占用该分区的作业名。采用静态分区存储管理,主存空间的利用不高。

可变分区

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的大小来划分分区。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主存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令该作业等待主存空间。由于分区的大小是按作业的实际需要量来定的,且分区的个数也是随机的,所以可以克服固定分区方式中的主存空间的浪费。

随着作业的装入、撤离,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个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当一个新的作业要求装入时,必须找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把作业装入该区,如果找到的空闲区大于作业需要量,则作业装入后又把原来的空闲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作业占用了;另一部分又分成为一个较小的空闲区。当一作主行结束撤离时,它归还的区域如果与其它空闲区相邻,则可合成一个较大的空闲区,以利大作业的装入。

可变分区调度算法

1)首次适应算法。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未分配表,找到第一个能满足长度要求的空闲区为止。分割这个找到的未分配区,一部分分配给作业,另一部分仍为空闲区。这种分配算法可能将大的空间分割成小区,造成较多的主存“碎片”。

2)最佳适应算法。从空闲区中挑选一个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小分区,这样可保证不去分割一个更大的区域,使装入大作业时比较容易得到满足。采用这种分配算法时可把空闲区按大小以递增顺利排列,查找时总是从最小的一个区开始,直到找到一个满足要求的区为止。

3)最坏适应算法。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分割给作业使用,这样可使剩下的空闲区不至于太小,这种算法对中、小作业是有利的。采用这种分配算法时可把空闲区按大小以递减顺利排列,查找时总是从最大的一个区开始。按这种方法,在收回一个分区时也必须对表格重新排列。 尽管虚拟内存允许进程有其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但有时也需要在进程之间共享内存。 例如有可能系统中有几个进程同时运行BASH命令外壳程序。为了避免在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内都存在BASH程序的拷贝,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系统物理内存中只存在一份BASH的拷贝并在多个进程间共享。动态库则是另外一种进程间共享执行代码的方式。共享内存可用来作为进程间通讯(IPC)的手段,多个进程通过共享内存来交换信息。 Linux支持SYSTEM V的共享内存IPC机制。

简述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

虚拟内存技术不仅仅可让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内存,它还提供了以下功能:

1、寻址空间

操作系统让系统看上去有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内存空间。虚拟内存可以是系统中实际物理空间的许多倍。每个进程运行在其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这些虚拟空间相互之间都完全隔离开来,所以进程间不会互相影响。

同时,硬件虚拟内存机构可以将内存的某些区域设置成不可写。这样可以保护代码与数据不会受恶意程序的干扰。

2、内存映射

内存映射技术可以将映象文件和数据文件直接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在内存映射中,文件的内容被直接连接到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上。

3、物理内存分配

内存管理子系统允许系统中每个运行的进程公平地共享系统中的物理内存。

4、共享虚拟内存

尽管虚拟内存允许进程有其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但有时也需要在进程之间共享内存。 例如有可能系统中有几个进程同时运行BASH命令外壳程序。为了避免在每个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内都存在BASH程序的拷贝,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系统物理内存中只存在一份BASH的拷贝并在多个进程间共享。

动态库则是另外一种进程间共享执行代码的方式。共享内存可用来作为进程间通讯(IPC)的手段,多个进程通过共享内存来交换信息。 Linux支持SYSTEM V的共享内存IPC机制。

扩展资料

DAS、NAS和SAN三种存储方式比较

存储应用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标准的体系结构,这三种存储方式共存,互相补充,已经很好满足企业信息化应用。

从连接方式上对比,DAS采用了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应用服务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限制性;NAS通过网络(TCP/IP,ATM,FDDI)技术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存储设备位置灵活,随着万兆网的出现,传输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FC-SAN则是通过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具有很好的传输速率和扩展性能。三种存储方式各有优势,相互共存,占到了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SAN和NAS产品的价格仍然远远高于DAS.许多用户出于价格因素考虑选择了低效率的直连存储而不是高效率的共享存储。

客观的说,SAN和NAS系统已经可以利用类似自动精简配置(thin provisioning)这样的技术来弥补早期存储分配不灵活的短板。然而,之前它们消耗了太多的时间来解决存储分配的问题增加内链,以至于给DAS留有足够的时间在数据中心领域站稳脚跟。

此外,SAN和NAS依然问题多多,仍然无法解决。但是SAN常用于大型网络存储的建设,并且在混合存储技术成熟的未来,是颇具潜力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储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储

操作系统题目

1,D 2,B 3,C 4,C 5,B

1,p,v操作是信号量的原子操作,是指wait(),signal()操作,具有不可再分性,是信号量的原语操作

.因此选D.

2,信号量的值为1,表示开始系统有两个可用的资源,现在变成-1,则表示有一个资源正在等待,因此选B。

4,人们把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因此选C。

5,两个并发进程,mutex的初值为1,表示有一个可用资源,现在为0,即表示有一个资源进入临界区,因此选B。

解释:“非常态”(的定义)!

呵呵,就字面上说,就是除常态以外的状态,但是这显然不准确。

要说非常态,还是先说常态,到底什么才能称“常态”呢?并不光是正常状态才叫“常态”,很多不正常的状态也会被认为是“常态”。

常态,是人们对一个事物最习以为常的状态,就是说,对这个状态大家都习惯了。就好象学术腐败,本不是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家都见怪不怪,习惯了,渐渐的就成了“常态”了。

之所以难以定义“非常态”,是因为很多时候“常态”和“非常态”之间很难介定,因人的感觉而异。

一个人们本熟悉的事物,发生了与常态相孛的或者是差异很大的状态,那就是非常态了。偶见一两次,姑且还叫“非常态”,如果这个“非常态”发生多了,又会成为常态。

呵呵,不知道对你有没有作用,说了一堆

看了你的补充说明,再多说几句

“昨天的非常态就是今天的常态”,这就例证了“常态”与“非常态”之间的可转化。

如果一定要给“非常态”下个定义,我觉得这样:

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文化条件下,事物的一种或者多种不被人们接受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