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家园)和地球(天体)有什么区别?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吗
什么是地球,什么是天体。
一、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例如恒星(包括太阳)、星云、行星(包括地球 火星)、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宇宙物质的任何集聚形成的各种天文研究对象。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星系际物质等。通过射电探测手段和空间探测手段所发现的红外源 、紫外源 、射电源、X射线源和γ射线源,也都是天体。人类发射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守宙火箭、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行星际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天体的位置 天体在某一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通常指它在赤道坐标系中的坐标(赤经和赤纬)。由于赤道坐标系的基本平面(赤道面)和主点(春分点)因岁差、章动而随时间改变,天体的赤经和赤纬也随之改变。此外,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的天体的坐标也因天体的自行和观测者所在的地球相对于天体的空间运动和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天体的位置有如下几种定义:①平位置。只考虑岁差运动的赤道面和春分点称为平赤道和平春分点,由它们定义的坐标系称为平赤道坐标系,参考于这一坐标系计量的赤经 和赤纬称为平位置。②真位置。进一步考虑相对于平赤道和平春分点作章动的赤道面和春分点称为真赤道和真春分点,由它们定义的坐标系称为真赤道坐标系,参考于这一坐标系计量的赤经和赤纬称为真位置。平位置和真位置均随时间而变化,而与地球的空间运动速度和方向以及与天体的相对位置无关。③视位置。考虑到观测瞬时地球相对于天体的上述空间因素,对天体的真位置改正光行差和视差影响所得的位置称为视位置 。视位置相当于观测者在假想无大气的地球上直接测量得到的观测瞬时的赤道坐标。星表中列出的天体位置 通 常 是相对于某一个选定瞬 时(称为星表历元)的平位置。要得到观测瞬时的视位置需要加上:①由星表历元到观测瞬时岁差和自行改正。②观测瞬时的章动改正。③观测瞬时的光行差和视差改正。 天体的距离 地球上的观测者至天体的空间距离。不同类型的天体距离远近相差十分悬殊,测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①太阳系内的天体是最近的一类天体,可用三角测量法测定月球和行星的周日地平视差;并根据天体力学理论进而求得太阳视差。也可用向月球或大行星发射无线电脉冲或向月球发射激光,然后接收从它们表面反射的回波,记录电波往返时刻而直接推算天体距离。②对于太阳系外的较近天体,三角视差法只对离太阳 100 秒差距范围以内的恒星适用。更远的恒星三角视差太小,无法测定,要用其他方法间接测定其距离。主要有:分析恒星光谱的某些谱线以估计恒星的绝对星等,然后通过恒星的绝对星等与视星等的比较求其距离 ;分析恒星光谱中星际吸收线强弱来估算恒星的距离;利用目视双星的绕转周期和轨道张角的观测值来推算其距离;通过测定移动星团的辐射点位置以及成员星的自行和视向速度来推算该星团的距离;对于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群恒星根据其自行平均值估计这群星的平均距离;利用银河系较差自转与恒星视向速度有关的原理从视向速度测定值求星群平均距离。③对于太阳系外的远天体测量距离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天琴座RR型变星观测到的视星等值;利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利用球状星团或星系的角直径测定值;利用待测星团的主序星与已知恒星的主序星的比较;利用观测到的新星或超新星的最大视星等;利用观测到的河外星系里亮星的平均视星等;利用观测到的球状星团的累积视星等;利用星系的谱线红移量和哈勃定律等。 天体的形状和自转 由于天体不是质点,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天体内部质点之间的相互吸引和自转离心力使得天体的形状和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产生变化,同时也对天体的自转运动产生影响。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主要是研究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的形状和自转运动的规律。 在天体的形状理论中,通常把天体看作不可压缩的流体,讨论天体在均匀或不均匀密度分布情况下自转时的平衡形态及其稳定性问题。目前研究得最深入的是地球的形状理论 ,建立了平衡形状的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等等地球模型 。近年来利用专用于地球测量的人造卫星所得的资料,正在与地面大地测量的结果相配合,以建立更精确的地球模型。天体的自转理论,主要是讨论天体的自转轴在空间和本体内部的移动以及自转速率的变化。其中,地球的自转理论现已讨论得十分详细。地球的自转轴在本体内部的运动形成地极移动(见极移);同时,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取向也是变化的(见岁差,章动)。地球自转的速率也在变化,它既有长期变慢,使恒星日的长度每100年约增加1/1000秒左右,又有一些短周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见地球自转)。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区别
拿太阳系作比较:
1,发现生命: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其他行星暂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痕迹。
2,质量特征:地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其他行星质量和密度都不同。
3,卫星系统: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其他行星卫星数量不同。
4,地标样貌:地球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其他行星暂时没有发现水资源。
扩展资料: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行星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这八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地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八大行星
太空生活与地球与生活有什么不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好
太空生活和地球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
在太空中是失重状态,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
关于地球的科普知识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
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扩展资料: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0°C)更高。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
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