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上投摩根的基金经理张富盛为什么离职不?感觉他挺牛逼的 基金经理张胜记怎么样
上投摩根究竟是什么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hina International Fund Management Co., Ltd.)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Shanghai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 Ltd.)和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 (JPMan Asset Management (UK) Limited )共同组建,其中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股49%。
借鉴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150余年享誉全球的专业资产管理经验,结合上海国际信托投资丰富的本地金融运作经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全力打造中国基金业的旗舰品牌,奉献给国内投资者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国际化的投资管理服务。
公司于2004年5月正式成立。公司现阶段主要致力于设立和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今后将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服务,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目前旗下有中国优势基金、货币基金、阿尔法基金及双息平衡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基金经理为什么老跳槽啊
从去年开始的牛市,让基金从业人员一步迈入富裕人群。2006年底,基金普遍给骨干员工派送了巨额红包,但人才的紧缺状况,让基金经理难以保持忠诚。
春节之后,细心的投资者会在三大证券报发现,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招聘广告接连出现。一家上海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基金数目和规模的增加,迫使基金公司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对研究员的渴望。如果在券商做一名研究员,年收入也就几十万元,但一旦被基金公司挖走成为基金经理,年薪就可能轻松突破百万元。
去年股票方向基金资产净值合计7353.37亿元,较2005年几乎涨了三倍。他们有足够的管理费收入为吸引人才提供支持。
2007年以来,已有近50只基金发生经理人变更,而每一个离职、跳槽的消息,都能使听闻此消息的基金持有人感到“恐慌和压抑”。(《北京晨报》3.26)
我为什么辞职离开某私募
入职1个月:离职与HR关系较大 新人刚到一家公司或组织的时候,他感觉一切都是新的,他很想尽快一展身手,似乎要告诉选拔者,选择我是对的,我绝对是人有所值;但同时他们又是是谨小慎微的,把自己包装的比较严密,这时的他们就像容易受惊的小兔子一样。
他通过自己的眼睛不断地打探他的周围世界,组织中稍有风吹草动,他就会很警觉地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他在感触组织的氛围与组织对他的接纳度,他在判断这是不是他想要的工作和人际氛围。如果判断不是,他很可能会在这一时间段内提出离职要求。
这一时段他们离职的原因大多是面试人员没有将组织的真实发展状况和他即将面临的工作任务、环境告诉他,换句话说,这一时段离职与HR关系很大。
入职3个月:离职原因与直接上级关系较大 在这一时间段,员工对组织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已经逐渐上手,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周围环境,希望组织能接纳他,能分享组织中的秘密。而组织基本上对新员工的考察也暂告一段落,逐渐认可员工。新员工满怀激情的工作着,希望将自己的能力尽快展现到众人的面前。
如果员工在这期间认为这份工作不适合他,也会提出离职。这一时段离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直接主管上级,没有很好地关注他。
入职6个月:离职原因与企业文化关系较大 员工在进入组织将近6个月时,起初的激情会变得越来越淡,他会不自觉的想起上一家单位的好处,虽然他离职时将他的东家骂的什么都不是。在这一时段,他会渐渐发现新进入这家组织的弊端和自己不能容忍的地方,当他在心理上不能很好的调整和适应时,也会提出离职的要求。这一阶段离职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入职1年:离职原因与职业晋升关系较大 员工与组织之间已经变得互相十分了解,员工再也不会藏着掖着,它本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也暴露无遗,组织也开始迁就员工行为的与企业文化不适应的地方。当员工认为企业没有他期望的发展前景或没有达到他满意的晋升或晋级时,也会提出离职。换就话说就是企业提供的职业晋升通路与员工的要求产生了冲突。
入职3年:离职原因与发展平台关系较大 在一家企业做到3年可以说是老员工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得益彰,员工在企业中得到了晋升或晋级。员工在这时提出离职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企业提供的平台和环境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要求。
入职6年: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很小 这时的员工已经和组织变成一家人了,如果有外人说企业的坏话,他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是他却自己可以说出企业存在的弊病一大堆,可以用“爱之深,恨之切”来形容此时的心态,超过这一时段的员工大多不会离职,虽然外面的诱惑很多、很大。
上投摩根这只基金怎么样
上投内需动力(377020)是上投摩根基金旗下的一只股票型基金,
从历史业绩来看,近三年近两年赢利业绩不错
可以适量投资,但需要中长期持有才可能有不错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