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

初级会计中承诺为什么不是负债通俗解释? 合同负债科目编码

初级会计中承诺为什么不是负债通俗解释?合同负债科目编码

会计上,为什么说“负债”就是所有者权益?

首先对你的标题问题进行回答:会计上不说“负债”就是所有者权益,而是说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

  (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通俗一点,负债就是企业欠的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

  通俗一点,所有者权益就是股东投入的钱,以及这部分钱经营后产生的净收益。

  在会计上,我们有一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可以这样简单通俗的解释:企业从债务人和投资者分别获得资金,债务人投入的资金反映为负债,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反映为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企业用这些钱去买资产进行运营,这些资产就反映为资产。运营的结果,比如说发生的费用和获得的收益,就体现在未分配利润中,构成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

  上面描述,我们还可以得到另外一个恒等式:净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通俗一点,企业所有的资产,扣除从债权人借来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投资者所享有的部分。

什么是合同负债?属于什么科目?什么情况下用到?请明白人用通俗的语言指点。

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属于会计科目。如企业在转让承诺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项情况下会用到。

合同债务为涉外合同之债。涉外合同之债根据涉外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涉外合同是发生涉外之债的主要根据,涉外合同之债是涉外之债的主要部分。涉外合同之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在涉外合同中约定自己的债权和债务时,对合同之债的特点应予通盘的、全面的考虑。

扩展资料

对于合同债务中易出现的漏洞及欺诈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1、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2、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

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

3、注意提高具体业务人员及领导人的素质

掌握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是否对该交易行为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专业性较强或标的额较大的合同可以让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提供帮助。

4、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或采用自己一方提供的范本。

订立合同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订立合同时应尽量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有标准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照。

5、买受人收货时应尽量要求其在送货单上盖章。

买受人收货的工人签名时,出卖人送货人员应在场,认清其相貌,并看清他/她亲笔签名,如属收货专用章,也应将该章预留在本合同上。当然最好的确认收到货的方式还是由买受人在送货单上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6、对恶意履行的防范

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在订立合同时如能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极大的减少合同风险。

7、签订还款协议注意事项:在协议中已应当写明对方承认的欠款数额;还款的具体时间;回避双方还有争议的其他事项;约定如果首次还款期满仍不依约还款,则视为全部到期;约定如果对方不依约付款,则由我方所在地法院管辖;协议还应加盖欠款单位的公章。

8、对用支票进行支付应按规定程序检查以免被套走标的物。

防止虚开支票的欺诈有两个方法较有效,款到交货,根据支票转账所需时间,要求买方款到卖方账面后才交货,但这种方法一般很难使买方接受除非货物较为紧俏。直接到出票人开户银行去持票入账,马上就能知道支票能否兑现,如能兑现可以即行转账,如被拒付可以立即停止发货,从而避免损失。

9、即便有合同,若订单内容在合同内容以外,仍受订单约束。所以收到订单,必须全面检查一遍,发现不合理条款,必须立即回复,在对方修改订单后再发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同债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同负债

会计里的预收账款为什么是属于负债呢?

预收账款是你们还没给对方货物,而对方先给你的钱,如果你将来不能给对方发货,还要把钱退给对方,所以预收账款不是资产。如果你们货物发给对方,而对方未付款,计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就是资产

预付账款与其意思正好相反

初级会计中借与贷怎么区分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一、资产类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常见的资产类会计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等。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

二、负债类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常见的负债类会计科目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负债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

三、所有者权益类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常见的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贷方。

四、成本类

成本是指发生的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常见的成本类会计科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期末如果有余额要记在借方。

五、损益类

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常见的费用类会计科目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入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常见的收入类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