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里为什么不能自己买地建房子,人口不是问题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国大都可以?
为什麽中国人不可以买中国的土地,而日本人可以?
在中国,个人没有土地所有权,可以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禁止买卖。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日本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即国家所有、公共所有、个人与法人所有。
1,《日本民法典》第265条规定:“地上权人,因于他人土地上有工作物或竹木,有使用该土地的权利。”
第270条规定:“永佃权人有支付佃租,而在他人土地上耕作或牧畜的权利。”
第272条规定:“永佃权人可以将其权利让与他人,或于其权利存续期间,为耕作或牧畜而出租土地。但是,以设定行为加以禁止时,不在此限。”
2,日本这样的土地制度,与其历史背景有关。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封建势力很强,其要想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就必须变革其制度,而首要变革的就是土地制度。日本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巨大的,目的是为了较彻底地清除封建制度的残余。因而日本将土地主要是转化为私人所有。日本对私人所有土地的使用也是有很大限制的,主要是为了公共利益。
长知识,为什么日本的人口密度大于中国 却流行小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一般来说,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根据日本的建筑基准法(建筑基准法),地皮的建筑面积(建ぺい率)和容积率(容积率)都有明确规定。以60%的建筑面积和150%的容积率来考虑的话,如图,一般住宅都会变成这样的2层建筑。
日本的土地私有制是根本原因。 它将土地变成个人财产的一部分。当土地变为公有,大家没有自己的土地,就只能选择购买/租赁现成住房,而政府作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选择集中住宿的方式亦可便于管理。
日本郊区的交通及配套设施的便捷也让日本的铁路交通极其发达。
小镇基本都以车站为中心,坐火车比地铁更方便,从日本周边的卫星城市抵达东京站只需要30分钟。因此在日本不会出现像国内如此大的城乡差距,人们也没有必要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区域生活,从而更好地利用城市周边广阔的土地居住。
维持费用。买了房子后不是一劳永逸的,每月每年的维持管理费用也是在买房前需要考虑的。看过一份调查报告,对同样金额7000万日元买入的公寓和一户建的30年间的维持费用做过统计,买入公寓后需要支付的费用分别有物业费、停车场租金、修缮基金、房产税这几项,30年的合计金额是1900万,而一户建由于是自己的地皮,停车场费用先是省了,然后不需要物业费用(代价是一切需要自己动手),加上房产税,30年间只需要880万日元。
居住习惯。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独门独户(这点中国也一样),日本管小楼房叫一户建,现在新盖的基本以2到3层为主,一般是先买地皮,然后找建筑公司设计房型、开工,也有建筑公司自己购入比较大的一片地皮,盖好几栋小楼后,单独出售的。在很多日本人的意识里,住公寓只是在单身,或者没有安定下来时的临时办法,这种想法在小城市和大城市近郊尤其明显。
保值价值。同样价格购入的公寓和一户建,同样住30年后公寓的资产价值只有原价的30%,而一户建则还有原价的60%,而且一户建的土地完全归房主所有,很多人看重的是地皮的保值性,以后至少可以把地皮卖掉;公寓的话,因为是住户分摊地皮,如果是大型的高层建筑的话,分摊到每户的也许只有几平米,也无法自己单独把属于自己的地皮卖掉。
反观中国,我国的城市开发模式具有耕地红线,放弃了农村宅基地独门独户(容积率低的二三层独栋)居住习惯,在过去十余年的重工业化浪潮中,中国的农民将人类历史上开采规模最大的化石燃料和矿石资源固化为数亿套200平以上的独栋,造就了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钢筋水泥独栋群。
国家为什么不让在田地建房子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需要,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国家规定不得占用。
`日本人口密度大还是中国人口密度大?
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多了
中国人口密度
=人口÷面积
=12.9亿÷960万平方千米
=134.375(人/平方千米)
日本人口密度
=1.2762亿/37.78万平方千米
=338(人/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