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市场货币还有没有意义?(如果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
- 如果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
- 如果没有市场规则,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会带来哪些影响
- 金融学中的M1,M2,M3,M4是指什么?
- 纸币为什么没有价值?它有没有使用价值?
如果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均衡,为什么还要政府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
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因此,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达到物价平稳的充分就业状态。
如果没有市场规则,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没有市场规则,市场经济会出现恶性竞争,制假售假,强买强卖等等不良影响。
金融学中的M1,M2,M3,M4是指什么?
货币供应量 按流动性划分为 M0、M1、M2、M3四个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 M2 -- M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量及观测经济动向。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这才是区分M1和M2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济学意义。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纸币为什么没有价值?它有没有使用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自身没有价值,它在市场中是主要的货币存在形式。
纸币是货币的表现形式,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早期的货币,如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等,是有价值的商品,但是,纸币是价值符号,不是商品,所以没有价值。因为纸币能满足人们交换的需要,所以具有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