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品类需要投入多少? 开创新品类的优势包括
如何创造新品类
在成熟行业中,往往每个品类中都形成了几个巨头垄断的格局,新企业和新品牌想分得一瓢羹,就需要采用品类创新战略,为企业开创一个新市场,借此改变竞争格局。但品类创新需要一定的培育成本,背后的陷阱一定要避开:
1、 市场中并不存在真正需求。
品类创新一定要基于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大部分是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致力于打造消费者所真正需要的品类,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创造一个独特的品类。很多企业进行品类创新时,往往是从企业本位角度出发,跟风于某一方面的产品创新或纯概念创新,试图通过命名开辟新领域。其实,这往往是企业自己一厢情愿的事儿。
2、 与消费者的现有习惯冲突,造成消费障碍。
品类创新中,品类分化是被公认的一种方式,有时是通过技术革新,细分需求,有时仅仅改变产品外在形态,或者使用方式,致使消费场所、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新品类。比如,香飘飘把珍珠奶茶从街边店搬进了工厂,装入杯中,一年卖出七亿多杯。但某种情况下,这种改变,如果与人们多少年来的既有生活习惯相冲突时,反而可能造成消费障碍,起到相反的效果。
3、 自说自话,没有借力消费者既有认知。
事实上,品类创新不是站在产品的角度,去强行挖掘出某个新概念,形成新品类,然后强行推销给消费者,而是借力于消费者既有认知顺水推舟地让消费者接受新品类。
总之,品类创新的陷阱,究其本质是一种思维陷阱。企业进行品类创新时,最应该避免的,就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强行挖掘某个新品类,然后再将这个消费者需求与习惯背道而驰的新品类以复杂并违背消费者既有认知的方式强行推销给消费者,这样强行包装出来的新品类无法打动消费者,自然也就无法换来消费者手中的钞票。
摘自品牌战略专家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翁老师是公认的亚洲品牌第一人,1992年复旦首届营销专业高材生,21年品牌营销实战,舍得、海信、飞雕、昆仑、香飘飘等大品牌的总策划,品牌营销界罕见的实战与理论兼具的老师。他的专著《本土品牌战略》是中国品牌学的开山之作,不仅被50多所名校选为教材,更受到企业界的追捧,中国石油、雅戈尔、报喜鸟、海信等中层人手一本。
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如何投入市场
我认为,最好不要用降价或是捆绑销售,这样不是打响一个品牌的好办法。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我认为会降低消费者对这品牌的价值印象。这样做有些只顾短期效益。
应该首先找准品牌的目标受众,认清品牌的自身优势。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营销策划。
若要说的具体点的话,可以尝试策划几个“秀”。建议你去看看《娱乐至上》这本书,讲的很不错。
新产品开发的方式很多,企业可根据内外部条件适当选择。
一、独自研制。
独自研制又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产品开发研究的全部过程都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另一种是利用社会上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自己只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还有一种就是利用社会上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自己只进行产品开发研究。很显然第一种(或包括第二种)如果研制成功,可使企业一并居于独占新产品的地位。但是需从探讨产品的原理与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开始,这样一是需要很雄厚的力量;二是风险较大。所以企业如以产品更新换代乃至开发全新产品为目标,采用独自研制的方式,一般需要强有力的盈利产品作为财力后盾,即适用于大型企业。最后一种方式较适合中小企业采用。但总的来讲,独自研制方式是一种独创型的发展新产品策略,目的是为了发展有本企业特色的新产品,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二、联合开发,技术协作。
这种方式是将企业内外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开发新产品。如从社会上请专家、教授、研究员、工程师等来企业进行技术知道、审查设计方案;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组成联合设计小组,共同攻关;还可组成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共同开发新产品等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联合开发、技术协作的形式,是我国开发新产品的一种有效的、良好的形式。
三、技术引进。
这是指通过与外商进行技术合作、补偿贸易,向国外购买专利技术、关键设备等,引进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新技术。其优点是,能够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较快地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缩短与国外产品的技术差距,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由于这种产品的市场往往已为别人率先占领,技术引进的代价也较高,只能有选择地重点引进,引进以后,要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造成产品市场优势才是可取的。所以应用这种方式时要注意引进的技术应该是较为先进的,对于本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和启发作用的。采用技术引进方式开发新产品往往是与独自研制相结和的。为尽快吸收国际上的新技术,又发挥企业的独创精神,以技术引进为起点,与本国、本企业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创造出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可收到花钱少、见效快的效果,有利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进一步研究,更好地发挥引进技术的作用。
四、仿制方式。
按照样品仿制国内外的新产品,是迅速赶上竟争者的一种有效的开发新产品的形式。其优点是仿制费用低、成功率高。其缺点是上市落后一步,市场占有率较领先发展新产品的企业要低。但是,如果能在仿制时有所创新,则可收到后发制人的功效。此种方式的运用要注意不能违反有关新产品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法规对与以上四种方式,企业可单独应用也可并行采用,以利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