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结 号 捕 鱼 官 方 手 机 版 集结号捕鱼3d手机版
后汉书列《女传》原文
后汉书 列女传
《诗书》之言女德尚矣。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则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咸漏焉。故自中兴以后,综其成事,述为《列女篇》。如马、邓、梁后别见前纪,梁嫕、李姫各附家传,若斯之类,并不兼书。余但 摉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
渤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胜。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宣,哀帝时官至司隶校尉。子永,中兴初为鲁郡太守。永子昱从容问少君曰:“太夫人宁复识挽鹿车时不?”对曰:“先姑有言:‘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吾焉敢忘乎!”永、昱已见前传。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节,光武时连征,不仕。霸已见《逸人传》。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广汉姜诗妻者,同郡庞盛之女也。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妻乃寄
止邻舍,昼夜纺绩,市珍羞,使邻母以意自遗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姑感惭呼还,恩养愈谨。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学不在。姑嗜鱼鲙,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鱼会,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赤眉散贼经诗里,弛兵而过,曰“惊大孝必触鬼神。”时岁荒,贼乃遗诗米肉,受而埋之,比落蒙其安全。永平三年,察孝廉,显宗诏曰:“大孝入朝,凡诸举者一听平之。”由是皆拜郎中。诗寻除江阳令,卒于官。所居治,乡人为立祀。
沛郡周郁妻者,同郡赵孝之女也,字阿。少习仪训,闲于妇道,而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郁之不改,新妇过也。”阿拜而受命,退谓左右曰:“我无樊、卫二姬之行,故君以责我。我言而不用,君必谓我不奉教令,则罪在我矣。若言而见用,是为子违父而从妇,则罪在彼矣。生如此,亦何聊哉!”乃自杀。莫不伤之。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
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只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
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其辞曰: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可远哉!
夫妇第二。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睢》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方斯二事,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敬慎第三。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尫;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夫顺非它,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旋,遂生媟黩。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有忿怒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既行,何义之存?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义俱废,夫妇离矣。
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
专心第五。《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只,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由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
曲从第六。夫“得意一人,是谓永华;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和叔妹第七。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已也;舅姑之爱已,由叔妹之誉已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于
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此必然之势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此之谓也。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其斯之谓也。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
昭女妹曹丰生,亦有才惠,为书以难之,辞有可观。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己,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困笃,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兴疾久乃瘳,于是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禽兽其心。虽母道益隆,我曹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辟。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异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许以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智达士也。所论薄葬,其义至矣。又临亡遗令,贤圣法也。令汝曹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也,字荣。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数劝升修学,每有不善,辄流涕进规。荣父积忿疾升,乃呼荣欲改嫁之。荣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寻被本州辟命,行至寿春,道为盗所害。刺史尹耀捕盗得之。荣迎丧于路,闻而诣州,请甘心仇人。耀听之。荣乃手断其头,以祭升灵。后郡遭寇贼,贼欲犯之,荣逾垣走,贼拔刀追之。贼曰:“从我则生,不从我则死。”荣曰:“义不以身受辱寇虏也!”遂杀之。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贼惶惧叩头谢罪,乃殡葬之。
汝南袁隗妻者,扶风马融之女也,字伦。隗已见前传。伦少有才辩。融家世丰豪,装遣甚盛。及初成礼,隗问之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乎?”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君若欲慕鲍宣、梁鸿之高者,妾亦请从少君、孟光之事矣。”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遭良匹,不似鄙薄,苟然而已。”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家君获此,固其宜耳。”隗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隗既宠贵当时,伦亦有名于世。年六十余卒。
伦妹芝,亦有才义。少丧亲长而追感,乃作《申情赋》云。
酒泉庞淯母者,赵氏之女也,字娥。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杀之。因诣县自首。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缓欲与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闾。太常张奂嘉叹,以束帛礼之。
沛刘长卿妻者,同郡桓鸾之女也。鸾已见前传。生一男五岁而长卿卒,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儿年十五,晚又夭殁。妻虑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宗妇相与愍之,共谓曰:“若家殊无它意;假令有之,犹可因姑姊妹以表其诚,何贵义轻身之甚哉!”对曰:“昔我先君五更,学为儒宗,尊为帝师。五更已来,历代不替,男以忠孝显,女以贞顺称。《诗》云:‘无忝尔祖,聿修厥德。’是以豫自刑剪,以明我情。”沛相王吉上奏高行,显其门闾,号曰“行义桓厘”,县邑有祀必膰焉。
安定皇甫规妻者,不知何氏女也。规初丧室家,后更娶之。妻善属文,能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众人怪其工。及规卒时,妻年犹盛而容色美。后董卓为相国,承其名,娉以軿辎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妻乃轻服诣卓门,跪自陈清,辞甚酸怆。卓使傅奴侍者悉拔刀围之,而谓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妻知不免,乃立骂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妾之先人,清听奕世。皇甫氏文武上才,为汉忠臣。君亲非其趣使走吏乎?敢欲行非礼于尔君夫人邪!”卓乃引车庭中,以其头县轭,鞭扑交下。妻谓持者曰:“何不重乎?速尽为惠。”遂死车下。后人图画,号曰“礼宗”云。
南阳阴瑜妻者,颍川荀爽之女也,名采,字女荀。聪敏有才艺。年十七,适阴氏。十九产一女,而瑜卒。采时尚丰少,常虑为家所逼,自防御甚固。后同郡郭奕丧妻,爽以采许之,因诈称病笃,召采。既不得已而归,怀刃自誓。爽令傅婢执夺其刃,扶抱载之,犹忧致愤激,敕卫甚严。女既到郭氏,乃伪为欢悦之色,谓左右曰:“我本立志与阴氏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于此,素情不遂,奈何?”乃命使建四灯,盛装饰,请奕入相见,共谈,言辞不辍。奕敬惮之,遂不敢逼,至曙而出。采因敕令左右办浴。既入室而掩户,权令侍人避之,以粉书扉上曰:“尸还阴。”“阴”字未及成,惧有来者,遂以衣带自缢。左右玩之不为意,比视,已绝,时人伤焉。
犍为盛道妻者,同郡赵氏之女也,字媛姜。建安五年,益部乱,道聚众起兵,事败,夫妻执系,当死。媛姜夜中告道曰:“法有常刑,必无生望。君可速潜逃,建立门户,妾自留狱,代君塞咎。”道依违未从。媛姜便解道桎梏,为赍粮货。子翔时年五岁,使道携持而走。媛姜代道持夜,应对不失。度道已远,乃以实告吏,应时见杀。道父子会赦得归。道感其义,终身不娶焉。
孝女叔先雄者,犍为人也。父泥和,永建初为县功曹。县长遣泥和拜檄谒巴郡太守,乘船墯湍水物故,尸丧不归。雄感念怨痛,号泣昼夜,心不图存,常有自沉之计。所生男女二人,并数岁,雄乃各作囊,盛珠环以系儿,数为诀别之辞。家人每防闲之,经百许日后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墯处恸哭,遂自投水死。弟贤,其夕梦雄告之:“却后六日,当共父同出。”至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浮于江上。郡县表言,为雄立碑,图象其形焉。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其辞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 来 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今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鸣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匈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其二章曰: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山谷眇兮路曼曼,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此目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幕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寐兮起屏菅,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赞曰: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卢照邻的代表作是什么?
卢照邻诗集
卢照邻,字升之,范阳人。十岁,从曹宪,王义方授苍雅,调邓王府典签。王有
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王爱重,比之相如。调新都尉,染风疾。去官,
居太白山,以服饵为事。又客东龙门山,疾甚,足挛,一手又废。乃去阳翟具茨山下,
买园数十亩,疏颖水周舍,复豫为墓。偃卧其中,后不甚其苦,与亲属诀,自投颖水
死,年四十。尝著《五悲文》以自明。有集二十卷,又《幽忧子》三卷,会编诗二卷。
浴浪鸟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阶竹
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含凤蝉
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衷川独泛
倚掉春江上,横舟石岸前。
山螟行人断,迢迢独泛仙。
送二兄人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柑顾怜无声。
九陇漳集
落落树阴紫,橙橙水华碧。
复有赐飞禽,裴回疑曳易。
游昌化山精舍
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
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
人秦川界
拢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石径索疑断,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 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 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几参差。 关山有新曲,应向笛中吹。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一作王维诗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陇头水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巫山高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给翠成多幄,开江满故枝。
风归花厉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雨雪曲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抄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折杨柳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文翁讲堂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相如琴台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槚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石镜寺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 鸾沉仙镜底,花没梵轮前。
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 稳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
辛法司
甫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 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驾杯。
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春晚山庄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江中望月
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 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元日述怀
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
落日明歌席,行云逐舞人。 江前飞暮雨,粱上下轻尘。
冶服看疑画。妆楼望似春。 高车勿遽返,长袖欲相亲。
还京赠别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域遥。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佛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 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
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 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七夕泛舟二首
汀葭萧徂暑,江树起初凉。 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
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七夕泛舟
凤杼秋期至,凫舟野望开。 微吟翠塘侧,延想白云隈。
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 天潢殊漫漫,目暮独悠哉。
望宅中树有所思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 上舞双栖乌,中秀合欢枝。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 伺当共攀折,歌笑北堂垂。
送粹州高参军还京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雾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彼山猿鸟府。 一乖青岩酌,空仁白云心。
大剑送别刘右史
金碧禹山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婉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酬杨比部员夕卜暮宿琴
闲摊檐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阴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
刘 生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 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 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陇头水
陇皈高无极,征人望故乡。 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篮悬九月霜。 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巫山高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丙暗蜂文。 沾裳即此地,厌复远思君。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给翠成多幄,开江满故枝。
凤归花厉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雨雪铀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抄暗,冰如汉月明。
高闷银为闷,长城玉作城。 节诧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望,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折杨柳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驾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叶凝愁黛脸,凤花乱舞衣。 攀折聊安寄,军中音信稀。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人秦川界
拢皈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石径索疑浙,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鸳咯紫岩风。 春芳勿速尽,留赏敌人同。
文翁讲堂
锦里淹中馆,岖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相如琴台
惺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他台松杨春。
云馄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茸处,空伤游子神。
石镜寺
古墓芙蓉塔,神明松柏烟。 骛沉仙镜底,花没梵轮前。
株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 稳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
辛法司法宅观妓
甫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 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驾杯。
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江中望月
江水向愕阳,橙澄写片光。 镜圆珠溜彻,骇满箭波长。
谤勾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倾步三春晚,用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胺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徐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田家无囚邻,独坐一园春。 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尼可乐,启兴复留人。
元召述怀月弓
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革色迷三径,风光动囚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送郑司仓人蜀
商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别意还无已,寓忧自不穷。
优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伽酒对清风。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朝轩遵上国,仙佩下灵关。 尊酒方无地,联绪喜暂攀。
离言欲赠策,启辨正连环。 厨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
残花落古树,度鸟入澄湾。 欲叙他乡别,幽谷有绵蛮。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地道巴陵北,天上弱水东。 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 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 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送郑司仓人蜀
商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别意还无已,寓忧自不穷。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朝轩遵上国,仙佩下灵关。 尊酒方无地,联绪喜暂攀。
离言欲赠策,启辨正连环。 厨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
残花落古树,度鸟入澄湾。 欲叙他乡别,幽谷有绵蛮。
还赴蜀中贻示京虽游好
樊宿花初满,迂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凤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袄辞丹闷,悬旗涉翠微。
野禽喧戌鼓,春草变征衣。 徊顾长安道,关山起夕罪。
初夏且幽庄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山汪休沐夏日山庄
兰署乘闲召,毛日震遁栖。 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
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亭幽闻嗅鹤,窗晓听鸠鸡。
玉珍临风奏,琼浆殃月携。 田家自有乐,推肯谢青溪。
山林休日曰家
扫休乘暇日,谊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答,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草夜含霜,
南润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倡蠢皇。
宴样州南亭得池字
二条开胜迹,大隐叶冲规。 亭阁分危蛐,楼台绕曲他。
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
游人惜将晚,公子爱忘疲。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良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诏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首春贻京邑文士
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 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
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橙。 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
梅花扶院吐,兰叶绕阶生。 览镜改容色。藏书留姓名。
时来不假问,生死任交情。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我行背城风,驱马独悠悠。 寥寥中年事,裴回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对晚鬓将秋。 滔滔俯东逝,耿耿位西浮。
长虹掩钧捕,落雁下垦洲。 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鸳,腾沙起押鸥。 一赴清泥道,空思玄靥游。
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轩夜。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同临漳纪明府孤雁
三秋违北雁。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夭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宿晋安亭
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 游人拭一览,临玩果忘疲。
窗横暮卷叶,檐卧古主枝。 旧石开红莽,新河覆绿池。
孤猿稍断绝,宿鸟复参差。 泛艳月华晓,裴回星鬓垂。
今日删书客,凄惶君诅知。
赂剑外知己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缄愁赴局道,题拙奉虞黛。
熄鳞度深谷,遥袅上高云。 碧流递索注,青山互纠纷。
涧松咽风绪,岩花灌露文。 思北常依驭,图南第丧群。
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赤蔷安掸师塔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乌岁时闻。 水华镜秋色,山翠含夕瞟。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且。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份。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
还赴蜀中贻示京虽游好
樊宿花初满,迂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凤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袄辞丹闷,悬旗涉翠微。
野禽喧戌鼓,春草变征衣。 徊顾长安道,关山起夕罪。
初一作和夏且幽庄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宴样州南亭得池字
二条开胜迹,大隐叶冲规。 亭阁分危蛐,楼台绕曲他。
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
游人惜将晚,公子爱忘疲。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良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诏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过东山吝曰
不知名利俭,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肝,桂树可淹溜。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召。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研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泉呜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日暮餐龟壳,开寒掏鹿裘。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酬张少府京之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 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
价重瑶山抽,词惊丹凤林。 十年瞪赏慰,万里隔招寻。
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探。 鹏飞俱望昔,遮屈共悲今。
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 地接神仙恫,江连云雨岑。
飞泉如散王,落日似悬金。 重以瑶华赠,空怀舞咏心。
狱中学骚体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皇悠悠而太长。
目户有其幽这兮。愁人披此严霜。
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
山有佳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
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
风袅袅兮木纷纷,调绿叶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瞑。
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
万族皆有所托兮,麦独淹留而不归。
明月引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
浮云卷霍,明月流光。
荆南兮赵北,谒石兮清湘。
澄清规于万里,照离思于千行。
横佳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高楼思归,飞盖君工。
文姬绝域,侍子他乡。
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
试登高而做目,莫不变而回肠。
赠益府群官
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们上,独舞蜗山足。
嗝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伺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飘万徐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刑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朋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惜凤便,一举凌苍苍。
羁憧卜山中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壁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
手 游辰 龙集 结号捕 鱼游戏金币是可以用花 呗信 用卡上分充值交易吗?
可以的,有提供的现在
倪在百家姓中排第几位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
百度百科里
倪排第七十一
倪
ní
〈名〉
(形声。从人,“儿”(ní)声。本义:小孩)
同本义 [child]
反其旄倪。——《孟子·梁惠王下》
垂髫之倪。——《旧唐书·玄宗本纪》
又如:倪子(方言。儿子);倪倪(幼弱)
涯际;边际 [limit]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又如: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倪露(露出端倪)
端;头绪 [end;main threads of a complicated affair]
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
乾端坤倪,轩豁呈露。——韩愈《南海神庙碑》
通“齯”。老人齿落复生的齿 [footh that grows in old age] 皆黄耄倪齿也。——《列女传·鲁季敬姜》
<动> 通“睨(nì)”。斜视 [look askance]
龟俯者灵…左倪不类,右倪不若。——《尔雅·释鱼》注:“倪与睨同。”
姓
倪
ní
ㄋㄧˊ
端,边际:端~(头绪)。
弱小,小孩:旄~(“旄”,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旄倪”,即老幼)。
分际:天~(自然之分际)。
傲慢:“力罢,则不能毋堕~”。
姓。
郑码:NNRD,U:502A,GBK:C4DF
笔画数:10,部首:亻,笔顺编号:3232151135
倪郳同出一源 宋后名人辈出
倪,是由“人”字和“郳”字组成的,如果“倪”、“郳”这两个字用以表示姓氏,意义却是相通的,两个姓氏根本就是同出一源。
倪氏和郳氏的这段渊源,历来的史书都记载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上记载说:“邾武公封次子于郳,是为小邾,后失国,子孙为郳氏,避仇改为倪,郳城在中海”;“姓氏考略”上则指出:“倪氏即郳氏、郳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另外,“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指出“倪氏即郳氏也;省文作郳。郳良,六国时人,见吕氏春秋。”
从这些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倪氏和郳氏,都是源出于郳氏,那么,郳氏又是怎样来的呢?关于郳氏的来源,历来也已经有了十分详尽的考证,原来,郳氏的上世是出于邾,是邾郏的后代,传到夷父颜的时候,由于有功于周天子,就将其次子友别封为附庸,居于郳,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所以曾被周天子命为“小邾子”,荣耀一时。后来,郳国被楚国所灭,友的子孙就“以国为氏”,开始以郳为氏。传了若干代,由于避仇,再改为倪,或省文为郳氏。这就是倪姓和郳姓的由来,也说明了这两个姓氏在2500多年以前的同出一源。
倪氏与郳氏,是出自春秋的郳氏,郳氏又分自当时邾国,而邾国则是周武王封给上古颛顼帝的后裔的,则推算起来,后世姓倪与姓郳的人,自然也是最光荣的黄帝子孙了。
现在,在山东省的滕州市和峄城区,同时都有叫作郳城的地方,根据考证,这两处地方正是春秋时郳国的所在地,当然,也正是后世倪姓和郳姓人家的最初发源地。
郳氏究竟是什么时候才为了避仇而改姓为郳氏,然后再加上个“人”字变成为倪的?由于文献缺详,所以迄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按照历史上倪姓名人的出现年代看来,倪氏的得姓,至迟也应该在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因为,在当时就有过一位叫作倪宽(或作郳宽)的人在史书上出现。此稍后的南朝时期,又有一位江阴太守名为倪启,由此当可推知郳氏的改姓为倪,大致是在汉代之际。
到了灿烂辉煌的唐代,历史虽久而得姓较迟的倪氏,开始出人头地,曾经出过一位官拜尚书左丞的大臣倪若水,以治绩的优异而名登史册。
到了宋代以后,倪姓的杰出人物就多了,仅仅有宋一代,就出了倪思、倪闪、倪文一、倪涛、倪祖常等青史传名的人物。
秤砣”倪”就是指的我们倪家祖先,何名不详,当时居住山东省莱邑(莱阳市)望石乡瓦马村.发生”秤砣倪”事件前后,我们倪氏家族人才不乏,任知县,知府以上官职者均有,以瓦马祖坟立有龙头碑为证.
相传在四百多年以前,明朝后期万历年间秋的一天,我们祖先在瓦马祖坟护坟地耕作蔬菜.有一天,正在干活之中,路过一名公子,领着挑担书童,走到此处时,遇着一个农家妇人正在院内树上卸枣.由于两臂用力向上伸张,露出两裸乳房,被公子看见,口出贱言:”一棵树上结两梨,你说稀奇不稀奇.”说这两句贱话,耍笑妇女,被我祖先听见,非常气愤,气不打一处来:当他们走到跟前时,祖先另有他意邀其同坐祖坟树下..欲责其几句.祖先问书童:”你们上哪去?”书童回答:”进京赶考!”祖先一看公子又长得满脸大麻子的”缺德样!”便手摸祖坟龙头碑气愤的说:”你若能考上举人,我家老母猪也能中举.”公子瞪视祖先一眼,起身拂袖而去.
结果,公子进京赶考,真就真中了科举.中举以后心怀不良,加之家中有钱,老子有权,父子有势,通过贿赂买通官衔,第二年还会了进士,吏部等候缺皆不就任,专到莱阳上任县吏官职.
上任途中,带着恶意特走瓦马祖坟路观察,察到祖先正在菜地干活.临近时边走边问:”你家猪中了吗?...”祖先听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以前进京赶考路过此地那位缺德公子返回,官吏模样,细瞧士兵打扮.闻其言,观其行,”有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姿态异常反映,事前给祖先送来了凶险,恶毒,危害的予兆.故意寻衅滋事,挑起祸端,羞辱蔑视祖先...他的表演企图,被我善于明辨是非的祖先一眼识破.在这种激情之中,祖先拾起身边卖菜秤砣打去;立即逃脱,躲藏在外.”都说姓衣”隐姓埋名,一时蒙蔽了官府.后来,脏官又派衙役四处寻查暗访,终于抓到了祖先,捆绑押入狱中监牢.天天严刑拷打;边打边审:”你老母猪能不能中举?”祖先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还不饶恕.眼瞅着就要打死了,不死的话,最后过堂也要开刀问斩,处以死刑.
祖先受刑不过,生命危在旦夕,单靠几句美言.五股投地,一切招供,无济无事.处于走投无路,逼着祖先无奈上了梁山,不得不站起来,勇敢地向这位脏官反抗,斗争到底...火速告知探监家人,送饭时带进秤砣,咱祖先家里的儿子都会武术,听到父亲的嘱告,也都暗中秘密的做了准备;将秤砣装入饭底下,送进狱中,祖先把饭吃了,露出秤砣.古代人穿长衣,拾起藏在袖中,狗县官过最后一堂时,祖先跪在堂下不语,装聋做哑,指耳摇头(意思耳聋听不见)脏官左问听不见,右问听不真,县官手示令其前移也听不清,数问如此,最后爬至桌案下,官隔案探首,几乎贴近先祖之耳.祖先见到时机已到,朝官吏脑部用力甩掷秤砣猛击,打死县官.血流堂上,室内院门诸吏衙役,均忙于救官,他的儿子也趁机闯入官府,飞起秤砣与衙役开战拼命,慌乱之机迎救了祖先,立即出衙逃跑.
发生这起事件,瓦马村大祸临头,惊动了明朝官府大动干戈,下令对瓦马村所有倪氏家族,实行”捕,抄,烧,杀”镇压.族人有亲投亲,有友投友,无亲无友自讨方便;一切都未来及准备.从此,大家族慌忙逃亡四散.据山东七县倪族通谱记载:”东逃文登,荣城,宁海,西至海阳,平度,福山城,包括莱阳七个县.重点十四处,望海,垛山,水门口,庙园,夏庄,岸头集,逍遥,赵家,相疃,垛兰埠,产里,鹊山,徐村,北峰头.”长子逃至宅上村.次子逃至倪格庄.三子逃至塔庄.这就是宅上村谱书记载;”上有九世名无记”的秘密.
凡因此事受诛连或四散逃亡者,其后裔均属秤砣倪家族.有位知县倪瑜圻,乾隆年间另立书,凡经我族考察地,六世以上皆同宗,字辈高多属宅上人,人户最多属塔庄,徙居他乡为始祖,辈行至今未分明.
孔孟八十多余世,中国全球不差宗,字辈分明载史记,望族后裔铭该清.
从前,我们倪氏家族,为了搪脱捕快抓人,先祖曾经一致假报姓”衣”隐姓埋名,蒙蔽官府.逃至宅上村又报姓”衣”,明朝官府搜查时,见着姓”衣”者就抓,从此又改为姓倪(尼音),也有改唤姓倪(糜音)官府再就不抓了,一直言传姓音至今.留下我们现代后裔.逃到宅上村第一代先祖逝世后,无记名,墓碑上只写”:倪氏始祖之墓”谱书与家谱上也无记名.
这个真实历史故事,至今还在”秤砣倪”后裔之中继续流传,均没因事境过迁而失传.
历史人物
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明朝上虞人。天启年间中进士,授编修,善于画山水竹石,为人正直廉洁,不畏强权,官做到户礼两部尚书。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自缢,谥文正,著有《倪文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