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

柳叶刀是怎么统计青少年身高的,又没测量过? 测量未来身高的科学方法

柳叶刀是怎么统计青少年身高的,又没测量过?测量未来身高的科学方法

青少年怎样测身高和体重

测量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

成年:〔身高(cm)-100〕* 0.9=标准体重(kg)

另一种是:

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 50(kg)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 48(kg)

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

计算身高的公式:

一般来讲2-12岁的儿童可用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其身高:

身高(CM)=(年龄-2)*5+85=年龄*5+75

利用遗传因素即利用父母的身高进行预测。

计算公式为:

儿子成人时的身高=(父高+母高)* 0.54

女儿成人时的身高=(父高*0.923+母高)÷2

此方法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误差较大,大约在3-5厘米。

怎样计算青少年身高公式

怎样计算青少年身高公式?

世卫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超重计算公式

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不同年龄算法

标准体重法

标准体重(公斤) = 年龄 x 2 + 8 ( 7 - 16 岁 )

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40% - 50 %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50% 以上

BMI 法

体重指数 BMI = 体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龄 BMI 值

年龄 正常超重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于 6岁 15-18 18-

6- 11 岁 16-19 19-21 21-23 23-27 27-

简单计算方法

1、 计算方法一:

体质指数=体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写法: BMI = 体重 / (身高)^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5 - 25 (中国体质标准:正常范围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 40

2、计算方法二:

标准体重=身高(m)×身高(m)×标准系数(女性20,男性22)

标准体重正负10﹪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 20﹪为体重偏重或偏轻

标准体重正负20﹪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3、计算方法三: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标准体重应该是:170(厘米)-105=65(公斤)。凡是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重,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标准体重10%者为偏瘦,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

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对儿童,老年人,或者身高过于矮小的人士并不适用。

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正常值范围 怎么看

儿童身高标准、身高增长速度表

中国男童0—7岁体格发育值:

初生:体重(kg): 平均值3.3 SD 0.38 身高(cm):50.4 SD 1.7

2月:体重(kg): 平均值6.16 SD 0.72 身高(cm):60.4 SD 2.4

4月:体重(kg): 平均值7.56 SD 0.81 身高(cm):65.1 SD 2.2

6月:体重(kg): 平均值8.62 SD 0.94 身高(cm):69.2 SD 2.4

8月:体重(kg): 平均值9.19 SD 1.00 身高(cm):72.0 SD 2.5

10月:体重(kg):平均值9.65 SD 1.04 身高(cm):74.6 SD 2.6

12月:体重(kg):平均值10.16 SD 1.04 身高(cm):77.3 SD 2.7

18月:体重(kg):平均值11.25 SD 1.09 身高(cm):82.7 SD 3.2

2岁:体重(kg): 平均值12.57 SD 1.28 身高(cm):89.1 SD 3.4

2.5岁:体重(kg):平均值13.56 SD 1.33 身高(cm):93.3 SD 3.5

3岁:体重(kg):平均值14.42 SD 1.51 身高(cm):96.8 SD 3.7

3.5岁:体重(kg:平均值15.37 SD 1.55 身高(cm):100.2 SD 3.8

4岁:体重(kg):平均值16.23 SD 1.77 身高(cm):103.7 SD 4.1

4.5岁:体重(kg):平均值17.24 SD 1.94 身高(cm):107.1 SD 4.1

5岁:体重(kg):平均值18.34 SD 2.13 身高(cm):110.5 SD 4.2

5.5岁:体重(kg):平均值19.38 SD 2.25 身高(cm): 113.7 SD 4.5

6—7岁:体重(kg):平均值20.97 SD2.6 身高(cm): 114.3 SD 4.9

中国女童0—7岁体格发育值:

初生:体重(kg):平均值3.2 SD 0.36 身高(cm):49.8 SD1.6

2月:体重(kg):平均值5.74 SD 0.65 身高(cm):59.2 SD2.3

4月:体重(kg):平均值7.01 SD 0.75 身高(cm):63.8 SD2.2

6月:体重(kg):平均值8.00 SD 0.90 身高(cm):67.6 SD 2.4

8月:体重(kg):平均值8.65 SD 0.97 身高(cm):70.6 SD 2.5

10月:体重(kg):平均值9.09 SD 0.99 身高(cm):73.3 SD 2.6

12月:体重(kg):平均值9.52 SD 1.05 身高(cm):75.9 SD 2.6

18月:体重(kg):平均值10.65 SD 1.11 身高(cm):81.6 SD 2.9

2岁:体重(kg):平均值12.04 SD 1.23 身高(cm):88.1 SD 3.4

2.5岁:体重(kg):平均值12.97 SD 1.33 身高(cm):92.0 SD 3.6

3岁:体重(kg):平均值14.01 SD 1.43 身高(cm):95.9 SD 3.6

3.5岁:体重(kg):平均值14.94 SD 1.52 身高(cm):99.2 SD 3.8

4岁:体重(kg):平均值15.81 SD 1.68 身高(cm):102.8 SD 3.9

4.5岁:体重(kg):平均值16.80 SD 1.88 身高(cm):106.2 SD 4.2

5岁:体重(kg):平均值17.84 SD 1.97 身高(cm):109.8 SD 4.4

5.5岁:体重(kg):平均值18.80 SD 2.22 身高(cm):112.9 SD 4.5

6—7岁:体重(kg):平均值20.36 SD 2.55 身高(cm):117.1 SD 4.5

宝宝体重的判断:

判断宝宝的体重是否正常有两种方法,即年龄体重和身高体重。前者主要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或年龄,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体重,或根据宝宝生长速度的规律推算出来的,如出生后的最初3个月,每周体重增加180-200克,3-6个月每周增加150-180克,6-9个月每周增加90-120克,9-12个月每周增加60-90克;第2年平均增加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左右;后者是根据宝宝的身高、性别来判断,年龄并不是关键因素,因为两个年龄相同的宝宝,体重也许有很大差别,但如果各自与自己的身高相称就不是异常,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超重一定要对照同性别者身高体重的正常标准。

体重测量方法:

每次测量要在宝宝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尿布的重量即是。1岁以内最好每月测量一次。

身高(长)计算方法:

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1-6个月每月平均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

1-10岁=年龄×7+70厘米

身高(长)测量方法:

测量时要脱去鞋、帽、袜子,最好在上午测量,3岁以下的宝宝可躺着测量,但膝关节要伸直,头部要有人两手扶定;3岁以上可站立测量,测量时两脚靠拢直立靠门,枕后部、肩、臀、足跟要与门接触。

肥胖儿判定标准:

医学认为,当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儿童标准体重的20%者,即可认为是肥胖儿。因此,判断宝宝是否肥胖要以身高体重的标准来衡量。据超重不同程度可分为:

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

中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0%-49%

重度: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

怎样测量人的身高?

测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立柱上。测量者站在被测量人的左右均可,将其头部调整到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最低点齐平,再移动身高计的水平板至被测量人的头顶,使其松紧度适当,即可测量出身高。

2)测量要求:每次测量身高均应赤脚,并在同一时间(早晨更准确),用同一身高计,身体姿势前后应一致,身高计应放在地面平坦并靠墙根处。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两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3、测量上身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坐时头正直,眼平视,躯干挺直,两腿并拢,大小腿间保持90度的夹角,两脚踏在地面或身高计的垫板上,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测量者的站位与操作同测身高。

2)测量要求:被测量人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其余与测身高相同。

4、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左下肢股骨大转子上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即是下肢的长度。

2)测量要求:测量人一定要摸准被测量者大转子骨上缘的部位。触摸时,先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贴在被测量人大转子骨的部位,让被测量者屈膝抬起大腿,再直腿前后摆动几次,测量人就能准确地判断大转子骨(股骨上端随动作转动处)的上缘位置。测量的钢卷尺误差不得超过0.2厘米。

普通家庭没有身高计可用小卷尺拉直固定在门上,用书代替身高计的水平板,按操作方法测量,同样可以准确地测出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