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

乡镇公务员报道十几天了,为何别人都在忙,自己就没什么事?

乡镇公务员报道十几天了,为何别人都在忙,自己就没什么事?

公务员报到上班会不会拖延十多天然后不要你了??

公务员对延迟报道是有要求,现在你需要了解的就是递交辞职信后多少天可以离职的事。

一个基层公务员的自白:为什么乡镇留不住年轻公务员

引用《一个基层公务员的自白:为什么乡镇留不住年轻公务员》作者River文中的观点

  第一,城市长大的孩子,习惯了繁华干净的街道路面,去农村不习惯这是正常的, 农村各种基础设施服务很缺乏,例如有些村子连个公厕都没有的。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呆怕了农村,好不易读书进了城市,更不愿意回农村,他们更期望在城里有所成就,毕竟城市更吸引人,尽管农村有他们的家和亲人。

  第二,乡镇的年轻公务员真的很累。以我的单位为例,公务员编制20多个,还有10个左右事业编,另外几个聘用人员,全部工作人员也三十个多点。其中,领导占了三分之一,要知道在这种单位,大多数领导是不干活,他们只动动嘴、签字让下面的人好好认真落实工作,而且下面的人还不能多说,这是规矩。中老年人占了三分之一还要多,这些人,有些人是完全不干活的,借口是,我都快退休,干什么活,或者是我年纪大了,不会电脑干不了。 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的新人、年轻人,是单位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承当了绝大多数工作,基本上都是一人兼数职!

  第三,乡镇乱借调多。按照现在公务员法,乡镇新公务员必须服务五年期限才可以调动,但部分公务员,他们可以以各种名义调回市里单位。例如借调,一借就不回来,只是人事关系还在乡镇,类似吃空饷,然后他们的工作自然就分摊到其他人那里。乡镇干活的人手原本就少,还借调乡镇年轻公务员走,一些单位已经人满为患,还借人来,导致乡镇严重人手不够, 新来公务员有苦说不出,除了要干自己的工作,还要干完不在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

  第四,乡镇政府基本生活条件差。以我单位为例, 居住的宿舍都是几十年的老房子,很多宿舍已经是漏水的危房,墙壁受潮,风化掉灰,没个窗户玻璃完整的。冬天漏风,厕所老化堵塞,卫生间装个电热水器,墙壁都挂不了。生活用水管道老化,雨天不是堵塞就是泥沙水,宿舍电路早已经老化漏电,开关插座10个8个坏,夏季雨天停电是常有的事。干部职工反映强烈,大家很焦虑,基本生活对比市区的豪华办公楼,乡镇就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保证不了,怎么让人安心工作!  

  第五,现在规定乡镇干部五天四晚在乡镇,干部也是普通人呀,每个人都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让我们五天四晚在乡镇, 谁来照顾我的家庭,我的老父母八十多,行动不便,我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就算是年轻人还没结婚没有家庭,让他们一星期都呆在乡镇,乡镇一天到晚都见不到个年轻人,年轻公务员也需要拍拖恋爱呀, 自己的终身大事都难解决,怎么帮别人解决问题!

  第六,乡镇公务员干得累,上升的空间却有限,市里单位可以去更高级的地方培训学习,乡镇的机会少得可怜,而且乡镇就是那么一点地方,难干出大成绩难,即使在乡镇干出成绩也没有人看到,没有大成绩就难提拨,难提拨就一辈子在基层,上升无望。 乡镇本身就肩负着最繁重的工作,干得辛苦,其他福利又少,升职又难,哪来的动力工作!

  第七,上面来的都是领导,乡镇干部必须服从,没三头六臂对付不了。乡镇内部缺乏民主,处处讲等级,什么都领导说了算,导致一些领导完全是只剩下签名功能,收文件任务,签个字某某认真落实,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却累死下面的人,这也给年轻公务员增添了不少压力。

  第八,虽然说现在官场风气有所改变,但有些问题仍在,最怕和领导吃饭,上一辈的领导大多是酒壶,爱喝酒,喝酒如喝水,不陪不敬显得不礼貌,真陪他们喝酒,自己又年轻不会喝。吃个饭,从讲话,谁讲先,谁主讲,到喝酒,谁先喝,谁敬酒都一大堆规矩。在领导面前,作为小的,吃饭就是倒茶倒酒的服务员,等级观念尤其突出。平时与村民打交道,有时喝酒还是必须的桥梁,不然就完成不了工作。

有人竟然说乡镇公务员连农民工都不如,那为什么还在干?为什么不辞职?谁信呐

农民工工资高那是应得了,很多人干的活在脏苦累,高点有什么不可以!公务员本身是一个职业,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稳定的优点其他职业基本没法比。农民工工资高,可能这个月有事做,下个月没有事。所以说什么白领、公务员不如农民工的,这类话本身就充满歧视,隐含的意思是农民工这类群体本身就应该不如其他人,不应该拿高工资,是对人的价值,人本身的蔑视。国外所谓的白领对于今天未必代表着高工资,高福利,更多的恐怕还是说工作环境的不同。一个水暖工的工资不是坐办公室的普通文员能比的,虽然叫白领

一个基层公务员吐槽:乡镇干部为什么委屈

一是工资低、待遇差、条件艰苦。大多数拿到手也就2000多,3000出头的不多。这是到卡的,不算纯收入。乡镇工作对象是农田和农民,下村入户是基础工作。干部每月下村入户花掉的摩托车油钱、交通费、电话费加起来至少也有200-300块,乡镇从来没补过。乡镇也没钱补,全是自掏腰包。

有些乡镇这一两年建了新办公室,改善不少,但还有不少乡镇办公室很简陋,很多是三四个人挤一间办公室,冬天架炉子、手脚冻得哆嗦,夏天满是臭汗。还有很多没有职工食堂,在外面餐馆吃一顿饭,至少也要15块,一个月一半的工资就被吃掉了。

二是工作繁重,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连续加班和值班是常态,且都是无偿的。一个月能休息一两天就不错了,即使休息了也不让人消停、不让人安心。在家静静地睡一天、和家人一起出去转转、和朋友聚会一下这些常人简单的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乡镇干部的奢望。

三是压力大、神经质。千头万绪的工作,即使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也难免不出纰漏,总会有干得差强人意的地方。上至书记乡镇长,下至普通科员,大家每天都担惊受怕,神经敏感,害怕乡里哪个地方万一出现意外,害怕自己负责的片区哪个人万一惹出事非,害怕各种未知的风险。而一旦出了问题,轻则挨骂,中则扣工资、问责处分,重的丢饭碗甚至惹上牢狱之灾。

四是前途缥缈。基层,天花板现象最集中的地方,4050科员一抓一大把,副科级又能如何?绝大多数也不过是干到退休。有多少人脱颖而出?有多少人平步青云?转念一想,乡镇同志不优秀吗?哪个不是多面手、万金油?

五是不被理解。家人亲戚朋友不理解,整天见不到人,忙忙碌碌在干什么?社会和群众不理解,乡镇干部和城管一样,都坐在了社会矛盾爆发的火山口,在第一线直面群众,既要完成上级任务,又要不得罪人,可能吗?好比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说到工作成绩,有多少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电视里满是宣扬家里孩子病了、老人晕倒了也不管不顾,拼着老命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着的“先进典型”。可乡镇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有老婆孩子要照顾,有老人要赡养,有亲戚朋友要来往。

六是地位低。在群众眼中,乡镇干部没权力办不成事,当然不被待见;在体制内,很多县直机关部门的也看不起乡镇干部,县上一个小小的小科员就可以随随便便地把乡镇干部吼过来骂过去的。虽是同级公务员,但也唯有忍受。

七是忽略了家庭和亲人。总是舍小家、顾大家。和一个学校老师聊天,他说班里学生成绩不好的,多半是父母中有一人在乡镇工作;成绩最差的,

八成是父母两人都在乡镇工作。有多少年轻干部能顺顺当当地谈个对象?有孩子的干部一周能见到几次孩子、管管孩子的学习?有多少人能常回到父母家帮帮忙,说说话?

选择了这条路,路还漫长。路上的辛酸、个中滋味,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