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

现在有多少老师没‘搞补课子有他知了?(国家是否下达教师不许有偿补课的通告?)

现在有多少老师没‘搞补课子有他知了?(国家是否下达教师不许有偿补课的通告?)

国家是否下达教师不许有偿补课的通告?

教育部印发过<<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来势十分严厉,其实是一道鲁莽的任性的命令。教育部的同志们只看到了学校补课增加了部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收取补课费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部分教师通过有偿补课敛财和败坏教风的消极方面,而没有看到,还有千千万万学业达不到课程要求的学生,需要通过补课,使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不会做不会解的问题得到补救或解决。这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完全是正当的合理的需求。教育部既要看到有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反对补课,也要看到另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赞成和需要补课;既有一部分家长反对收取补课费,也有另一部分家长接受收取补课费。还有一些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补课,就不愿意中下面学生得到补课机会。所以,对家长的意见要有分析。教育部既然要下达严禁学校有偿补课的规定,就应当兼顾各方面的诉求,给予正确解决的指示。

1. 在职教师的有偿"家教",以其针对性强,提高成绩明显,而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这种"家教",大多数是"双向选择"。老师拒收学生或学生炒老师"鱿鱼"的两种情况都有。尤其是在职教师的有偿家教,科目繁多,并不限于考试科目。例如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体操,等等,都有"家教"。那么教育部所禁止的有偿补课,是只禁止语、数、外、数理化,还是所有的有偿补课都禁止?教育部能不能解释只禁止语数外、数理化,而不禁止其他课目有偿补课的理由?再说英语吧,有的老师专补口语,有的老师专补听力。有的语文老师专补作文,有的政治老师专补时事,名目繁多,请问教育部怎样"一刀切"式地査禁?

2. 对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在自己住所里进行的,你教育部、厅、局,怎样去取证?你又无权在晚上敲门进入教师家里现场取证,那你只能发动学生、家长写检举材料,或者发动不搞补课的老师去揭发补课老师。这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混乱景象,对学校风气更大的败坏。

3. 有些家长又想补课,又恨补课。因为越是补得好的老师,收费越高。这也是部分家长痛恨补课的重要原因。

为啥不让老师有偿补课,但是老师依然补课。老师的待遇和工资已经很高了。

有家长认为,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有四大危害: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水平,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会造成教师的腐败。他们高声批评教师赚黑心钱,有违师德。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各级部门都曾专门发文,严禁有偿补课。

但学生家长对此却意见不同,有些家长千方百计托人找在职教师给孩子补课,他们自己找不到老师,就层层托关系,走门路,找在职教师给孩子补课。这时,作为教师,我们是左右为难,答应了,有违规定,不答应,人情上又说不过去。到底怎么办好?

如果那是自家孩子,也就是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比如自己的亲侄子,亲外甥,我们给他补课责无旁贷,而且给自家孩子补课也不收费用,别人也无可指责。

如果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以上级规定严禁补课为由驳了他,一来真是被查到,谁都不好解释,二来你受累了,但是关系托关系找来的,费用收多了人家说你没人情面子,收少了不够我们提心吊胆的。三来你帮他提高了,人家也并不一定领情,因为你收费了,人家以为那是应该的,如果提高不大,人家以为你不卖力。

俗话说:一恼强过百怪。既然最后得好的机率不大,还是不要开头的好。一旦开了头,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公办教师有偿补课,各地主管部门为此采取了多种措施,如让教师签承诺责任书,组织纪检部门明查暗访,通报各地典型案例。但鉴于社会需求太大,这种情况治标不治本,收效大打折扣。

2017两会后教育部是否严禁教师有偿补课

补课是个比较难说的话题,一方面是教师强制孩子去补课(有规定, 或许会有效果),一方面是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自愿的找老师给孩子补课(没法杜绝,是需方市场)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危害有哪些,有什么是非常有危害的,现在被查处的有多少?

在职的公办教师能否进行“有偿家教”?这个话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主要是它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容易使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容易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为金钱关系。教育部已经明确表态,坚决反对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牟取私利的行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这决定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其中就包括对孩子“开小灶”,进行提优和补差。

危害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有的教师为了赚钱,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到自己家进行家教,甚至办班,可以想到,这样的家教目的是金钱,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难免有“不务正业”之嫌,损害教师的职业形象,亵渎教育事业的神圣。这些教师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会渐渐淡薄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渐渐失去师生互动中纯净的情感。我们教的学生找家教,说明我们的责任未尽到,我们本来就应该免费辅导。本来就应该把所掌握的知识无保留地教给学生,本来就应该辅导学生学习,怎么还能该讲的时候不讲,留到课下讲然后收钱呢?如果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家教上,学校的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学校正常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教师搞自留地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师既要搞好课堂教学,又要搞好自己家教的学生,想两全齐美是基本不可能的。

一、有偿家教有损教师的形象。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尽管教育的课程在变、教育的模式在变,但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质没有变;尽管教育的方法在变、教师的观念在变,但甘为人梯、引领未来、为人师表的教师职责没有变。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教师应当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在职教师搞“家教”,有损师德和师表;如果我们的学生找“家教”,就说明任课老师的责任未尽到。

二、有偿家教伤害学生的心灵。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守护天使,关心教育孩子,是老师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学生的辅导可以一直延续到课外,这也是教师分内的工作。如果一旦这种辅导变成收费行为,纯洁师生关系就变成了金钱关系,教学行为变成了商业行为,充满了铜臭气息,这对孩子心灵也是一种伤害,也违背了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

三、有偿家教冲击教育的公平。每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在公平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这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平、和谐的一份责任。如果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势必将冲击教育上的公平。一旦实施了“有偿家教”,教师在班级内的教育能做到公平吗?

学生家长出于对孩子成才的渴望,家长在教师面前是弱势,对于教师的提出要求,为了孩子家长很难去拒绝。家长敢怒不敢言,勉强接受。有偿家教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培优促差”、“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水体,是贯穿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如果把一部分待提高的学生延伸到课外的“家教”上,势必会冲淡教师正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另外教师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有偿家教”从组织到实施,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短时期看,家教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了这种家教,成绩会有大幅度下滑。

在职教师实施有偿家教有它存在的苦衷和原因,就必须研究出科学的治理对策。也许有的老师会这样说,我做家教那都是在工作之余,与上课不冲突。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老师要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还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平时极难有余暇时间;即便双休日、寒暑假,也得休闲度假、放松心情,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工作。如果热衷于家教,体力透支,身心疲惫,难道你敢说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也许有的老师会这样说,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除每天正常上班五天八小时外其余工作时间都要另计加班费,难道就因为自己是教师就要放弃自己应有的劳动报酬吗?课外辅导这块红红火火的市场需求是存在的,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堵的办法只是暂时的下策,采用疏的办法才能治本。关键是应该许可有资质的单位去做,规范怎样去做,就不会产生有偿家教辅导乱象问题。应试教育的体制真正改革为成才教育了,教师的待遇真正达到当地公务员水平了,红红火火的课外辅导自然会尘埃落定。

在这个相对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中,教师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那种境界和追求,不为物质所累,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抗诱惑、拒腐蚀,为培育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做出无私的奉献,才是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