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

大学生签了三方协议想毁约应该怎么办呢 签三方协议后毁约哭惨

大学生签了三方协议想毁约应该怎么办呢签三方协议后毁约哭惨

大学生签了三方协议想毁约该怎么办?

如果还未毕业,学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不适用《劳动法》,只能和公司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而三方协议属于契约,受民法保护,不受劳动法保护,也就意味着可随时违约,也无需提早三十日提出。但是,如果三方协议上约定违约金,毁约的话则要按约定付违约金。

如果学生已经拿到毕业证书,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已毕业学生,要辞职的话,则要提前三十日和公司提出,打书面辞职书。这种情况下不用付违约金。但进行过专业技术培训的话,劳动者须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超培训费。

拓展资料:

签三方协议要留心六个细节:

第一,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

第二,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第三,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

第四,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承诺一套、做一套,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第五,当下许多高校为了提高自身就业率,就强迫学生找熟人亲属签订"虚假"协议,这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毕业生不应当屈服。

第六,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学生却因为自己和学校都已经签字盖章,回天乏力。或者逆来顺受,或者就被迫违约赔偿用人单位。

大学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后想毁约,应该怎么办?

如果签定的是正式用工合同,想必就自动消失吧。

已和高校签了三方协议怎么违约?

展开全部

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期间学生违约之后是赔偿用人单位,跟学校没有多大的关系。

三方协议虽然没有在法律中有具体的明文规定,但是一旦签订三方协议之后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并不是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因为一般签订了三方协议之后到单位报道以后还有实习期,然后才会签署劳动合同。所以三方协议是不同于劳动合同。

既然具有法律效力,你违约就必定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一般来说就按照你们当初签署合同时,所商讨的违约之后的赔偿措施,通常是赔偿违约金。

签订了三方协议,想毁约,具体要怎么做?

改派就可以了,你把原来签署的各联三方协议都要回来,让原来的签约单位给你出具一份解约函,协议上没有违约金内容可以不予赔偿,但是必须跟那个公司协商解决。如果用人单位要求你缴纳违约金,你必须缴纳不超过5000元的违约金,然后回到学校申请改派手续。

学校每隔一段时间收集一批改派的同学的手续,去省教育厅领取新的三方协议表格,发给你以后就可以继续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与下一家用人单位签约了。注意你只有一次改派的机会。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扩展资料

协议解除

为了维护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和学校的声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履行协议。倘若毕业生因特殊原因要求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解约手续。

步骤

1、到原签协议书的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

2、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及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解约函,交招生就业办。

3、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审批换发新的《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二方解除。 

单方解除,包括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单方擅自解除协议。属违约行为,解约方应对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业协议有法律上的或协议上的依据,如学生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就业协议,毕业生录用之后,可解除就业协议,或依协议规定,毕业生未通过用人单位所在地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协议,此类单方解除,解除方无须对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二方解除

二方解除是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经协商一致,消灭原订立的协议,使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此类解除因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双方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双方解除应在就业计划上报主管部门之前进行,如就业派遣计划下达后双方解除,还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办理调整改派。

专家解析,三方协议只是意向而非合同,应形成妥善的解决机制。

三方协议的设立初衷是保障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的意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三方协议的作用逐渐在削弱。

南京大学的这位老师认为,目前三方协议对用人单位的约束相对较少,更多规定的是学生违约后所应承担的责任。过去都是学生违约的多,近几年用人单位违约的情况有所增加,但学校这边只能将其列入黑名单,不欢迎其来招人,此外没有太多的约束办法。

三方协议对学生的约束力也有限。梁枫律师告诉记者:“很多情况下,大学生虽然签订三方协议,但在不去报到的情况下,也可以跟其他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只是档案无法转入,这会影响干部身份的认定等。因此,三方协议最大的约束力其实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单位的工作岗位,实践中的效力范围是有限的。”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彩霄认为:“三方协议是带有就业意向预约性质的协议,是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工作意向的表示,并没有形成劳动合同关系。”

与劳动者违约相比,大学生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相对轻微,一是并没有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二是用人单位的损失并不高。但三方协议所确定的只是就业意向,大学生解除这种就业意向具有合理性,“与用人单位相比,我们还是更倾向于保护大学生的就业自主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就业协议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解除“三方协议” 如何有法可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