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阐述处处体现了对于什么的控诉? 异化的四重规定性
- 浅析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1、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包含哪几种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工人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
3、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呈现为什么关系?
- 举例说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
- 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以及理解?
浅析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异化就是被物欲所改变,也就是被物欲所支配,而失去理性了。所以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不再被物欲所异化、支配。
但是欲望是个无底洞,物质再怎么丰富也不可能填满欲望之洞的,因此,不能从外部环境去满足条件,应该从内心改变去满足条件,即降低对物质的欲求。这也是“格物”所说的意思——格去物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1、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包含哪几种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为什么要把工人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
3、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呈现为什么关系?
1.劳动异化的具体表现是: 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2.并不是工人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关键点就是要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称为异化呢,具体参照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异化了吧。3.总的来说,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根源,马克思也借助异化劳动的概念来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也就等同于异化劳动体现着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
举例说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
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并发表,它极大地震撼了西方思想界,也使得指责马克思主义为非人化理论的流言不攻自破。《手稿》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表现作了全面揭示,对工人非人化生存状态的根源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具体表现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1 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马克思注意到,在私有制条件下存在着这样一种既荒谬同时人们又不以为奇的现象,那就是工人和他们生产的产品的价值的大小不是成正比而是成反比。“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①劳动产品是工人劳动的生成物,是劳动的物化形态,然而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劳动产品却变成为压迫劳动对象的敌对的力量,工人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生产出了奴役自己的异己的东西。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接着写道:“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②这些后果都表明,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就是对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2 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中、表现在工人与其生产的劳动产品的关系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表现在劳动活动本身。本来,劳动是人的本性和第一需要,是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是“生活的乐趣”③,但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却变成迫不得已的苦差使,变成一种维持生存的手段。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本质,而是受到身心两方面的摧残。劳动对工人来说已不再是本能的需要,而是强制性的、折磨人的东西,是一种“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④。人在劳动时只有动物性的精神和体力的付出,只有当人在执行生理性的动物机能时,才是在履行人的机能。这样人在劳动时已经失去了人的本性,只剩下动物性,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荒唐的颠倒:“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⑤劳动对工人而言已不是显现本性的活动形式,而是异化为造成自身不幸的一道枷锁。
3 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产活动带有人的族类的全部特征,人的族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而人则能按照客观的规律去生产,但是由于劳动已异化变质,劳动已失去了自由自觉的本性,于是人的族类生活也就被异化了。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样就造成了“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⑥。这样,人就丧失了人的类本质而变成非人类的存在物,人类就丧失了自己,从人类异化出去而降低到动物的水平,变成了“精神上和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⑦。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不仅是生理的人、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⑧。然而在私有制条件下这一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也异化了。
4 人与人关系的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⑨异化劳动产生出了一个跟劳动不相干的、置身于劳动之外的别的阶层,它使得劳动成果“属于有别于我的另一个存在物”⑩,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至于这另一个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工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人与人相异化则说明,在资本主义这个异化的社会里,每一个人,不仅工人而且包括与其相对立的资本家,都与合乎人的类本质的真正的“人”相异化:这种异化关系既是劳动异化的结果,也是劳动异化得以实现的根源和条件。
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以及理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