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学生总是使用反问句问(实际上是质疑)老师这一现象(如:”不是应该是****吗“)?
“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这句话是反问句还是一般疑问句?
“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这句话没有使用“难道”之类的反诘副词,在形式上它不是反问句式,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是语气上的反问呢?
用问句作文章标题,如果没有反问句的标识形式——即不出现难道、莫非、不成等副词,往往只是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而不一定是反问句。
设问的定义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标题“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其实就是自问自答,正文内容就是回答,作者的回答是“有的是老师教出来,有的不是”。
从语法作用看,反问是无疑而问,它的作用相当于对一个命题的否定,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比如这句话如果说成“差生难道是老师教出来的吗?”就等于说话人否定了“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个命题。反过来,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否定之否定),这句话如果说成“差生难道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吗?”就等于说话人否定了“差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的命题,对否定句式的否定,也就变成了肯定。
从正文表达的观点看,作者的观点是有些学生的确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并没有说是全部。这就说明作者本身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这个命题,这也表明作者主观上没有把这句话当反问句来讲。所以,就这篇文章而言,标题不是反问句,而是一种设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但并不是说凡是问句形式做标题都不能看做反问,如果标题中有反诘副词,那它就是个反问句。就这篇文章而言,如果正文内容是对“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这一命题的否定,那么这就说明作者主观上就是把它当反问句来讲,我们也就应当把它看成是反问句。
补充一点,设问在形式上和一般问句没有差别,区别只在于语意上,设问不是真性问句,不是有疑而问。
如何面对学生的质疑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首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主动寻找答案,关键之处适当点拨,引发。
当学生提出一些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 ,这是当前课堂上容易出现的现象,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寻求答案。如:让我们课后再看看书或查查资料,下节课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不能一下子解决时,这时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计划,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感知到理解,化抽象的问题为具体的知识,努力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条件。
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吧!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学必有疑,疑需有问,问才有知”的道理,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益培养和发展,又在锻炼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质疑
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 一、在反复朗读中释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提出的似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质疑
老师上课说错题,学生质疑老师怎么办?
对老师来说,大大方方的承认错误,然后讲解正确的答案,最后告诫同学不要犯类似错误
对学生来说,以后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老师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