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小脑萎缩呢? 小脑萎缩吃什么药
小脑萎缩是什么原因?
本病的病因大多不明确,且起病缓慢隐袭,不易发觉,西医对本病尚无完全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临床的治疗原则有以下三个方面:
1.激活脑代谢功能,间接抑制疾病的进展。
目前较常用的药物有氢化麦角碱(海得琴)、二氢麦角隐亭(活血素)、麦角溴烟脂(脑通)、脑活素等,上述药物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可减低细胞内钙浓度,增加腺甘酸环酶、多巴胺及5-HT系统的活性,减低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凝聚,增加脑微循环及血流量,增加低酞从而改善脑细胞代谢。
2.维持残存的脑功能状态及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脑萎缩患者,特别是早期为防止生活机能、记忆、语言、兴趣等生活、社会交往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应结合病人的实际,利用各种条件,多使病人在视、听、语言、社会、家庭交往方面有适当的机能活动,尽可能关照病人自行处理可以处理的事务。不应将病人处于孤立、寂寞、低生活质量状态,防止加速脑萎缩因素的存在。
3.减少随脑萎缩而产生的各种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
在对脑萎缩病人的治疗护理实践中,最主要问题是性格、行为的改变,情感、定向力障碍,幻觉、妄想及二便失禁,要做到尽量少影响周围人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保护病人,缓解痛苦,调整生活环境及质量。
(1)易兴奋、易怒、易有爆发性情绪,可伤人、自伤、毁物,甚至厌世自尽。故首先应尽量避免某些易激惹因素,必要时应用药物控制其过分情绪及行动;首先可采用适量弱安抚剂,对老年患者则应由小剂量开始,避免产生血压下降、呼吸受抑制的副作用,夜间用药则更需慎重,可考虑用多虑平、眠尔通、冬眠灵、安定、硫苯酰胺(舒必利)等。应用时须观察有无毒副作用。
(2)失眠及睡眠倒错。常白天睡,夜间醒,可白天给予有计划的活动,给予各种良性刺激,防止睡眠;而夜间则可适量应用安眠或镇静剂。用药必须考虑药物的半衰期及剂量,一般应少用半衰期较长的巴比妥药物,可抑制脑干功能。在苯二氮卓类药物中可采用半衰期短、副作用小的各类安定,均需从小剂量开始,应结合老年多脏器疾病特点用药。
(3)幻觉妄想:适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奋乃静、氟奋乃静、硫苯酰胺、氯丙嗪等。如有抑郁症状,可用多虑平、丙咪嗪、甲硫达嗪、麦普替林等,所需剂量应结合症状轻重而酌情用药。
4.对于有原因可查的脑萎缩,只要驱除病因,配合对症治疗即可。如因内分泌、代谢和营养缺乏引起的脑萎缩,应早期发现病因相应补充缺乏物质;脑部感染性疾病所致者,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各种化学、物理因素所致者,应避免在接触该致病物质;而因某些药物用量过久或用量过大所致的脑萎缩,则应立即停药或换用其他对脑组织损害小的药物,并及时治疗脑萎缩;因肿瘤所致的脑萎缩,更应早期手术切除肿瘤,以祛除脑萎缩之病因。
上述西医治疗是对症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合并肌肉萎缩,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了中医的优越性。
1.整体观念:《内经》中有关肝主筋脉,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是临床的理论基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亏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人体的损伤必然影响到整体,因而整体治疗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开通经络:活血化瘀是治疗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合并肌肉萎缩的原则,治疗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则脑和肌肉失之营养。
3.重视外邪为患:本病为外邪侵袭,精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致肌肉神经损伤,只有祛除外邪,才能保证津液不至枯竭,生化有源,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合并肌萎缩才可以恢复。
4.强调身体亏弱:把心、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重点,是中后期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肌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身体越虚弱病情越重,病情加重身体更虚,形成恶性循环,故应及早治疗为主,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
5.补益脾肾:脾肾是子母之脏。脾主气血,肾主藏精。肾精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精气血是相互贯生的,脾主四肢充肌肉,肾主骨,通经络,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
6.顺势疗法的运用:通过内服,外洗的治疗,点穴按摩合理的功能训练,调理脏腑,恢复正气。
我们在治疗脑萎缩(大脑萎缩,小脑萎缩)肌萎缩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1疗法的独特性:以内服外疗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症治疗,因势利导,辩证施治。2用药的特殊性:选用独特渗透力强的药品,采用科学的工艺,把药品的有效成份,通过中性载体使药物进入血液中,直达病所,解决了吸收问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什么原因引起的小脑萎缩呢?
上海411医院专家认为,引起小脑萎缩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取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中不断变化,这些不断变化的酸性变化和碱性物质必须依靠机体的调节功能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就是酸碱平衡。另外,脑科专家还提醒,如果人们饮食不当,摄入的酸性食物过多,超过了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使体内酸碱失衡,血液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导致小脑萎缩。
小脑萎缩是怎么回事?
单纯小脑萎缩可由许多原因引起,虽然病因较多,但其CT和MRI表现有其共同特点,可以以某一部分萎缩为主,其CT诊断应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征象:(1)小脑脑沟扩大,超过1mm;(2)小脑桥脑池扩大,超过1.5mm(应测量小脑上边缘与岩骨边缘之间距离);(3)第四脑室扩大超过4mm;(4)小脑上池扩大。单纯第四脑室扩大和出现巨大枕大池并不说明小脑萎缩的存在。
各种原因的小脑萎缩亦可有一定的特点,如慢性酒精中毒所致小脑萎缩常累及小脑蚓部,较少见于小脑半球: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变性)常累及小脑、小脑中脚、桥脑腹侧以及橄榄核萎缩,小脑核、桥脑被盖以及小脑下脚通常不受影响。症状常上出现共济失调、言语不清含混等小脑性语言,精细运动差等表现。部分患者合并有橄榄和桥脑的萎缩时可出现吞咽困难等锥体束受损的表现,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
目前因为引起此疾病的原因是多样的,有一些还不能确定,而且合并橄榄-桥脑的萎缩者可能和遗传因素也有关,尚没有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措施,神经内科的治疗只是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的治疗。近来的实验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对这种原发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动物模型小脑萎缩有明显疗效。
www.xiaonaoweisuo/xxwsby/8e900f0923ebf40e.htm
小脑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小脑萎缩(cerebellar atrophy)准确来说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的表现。既可见于一些遗传性、变性性疾病,也可见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脑炎的后期及某些药物中毒等,甚至某些临床无症状的人,影像学检查也可见到小脑萎缩,尤以老年人多见。其共同特征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小脑的容积减小,脑沟增宽。可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小脑萎缩。由于小脑主要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的调节,因此小脑萎缩患者临床多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言语不清等症状。
病因
1.遗传性
如脊髓小脑变性(SCA)、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等。
2.变性性
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一氧化碳中毒。
4.药物中毒
苯妥英钠。
5.炎症性
急性小脑炎后遗症。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脑变性。
7.其他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站立不稳,摇晃,并足站立困难,一般不能单腿站立;步态蹒跚,行走时两腿远分,左右摇摆,双上肢屈曲前伸如将跌倒之状;辨距不良,动作易超过目标,越接近目标震颤越明显,书写时颤抖,字迹不规则,写字越来越大。
2.小脑性构音障碍
吟诗样语言,表现为言语缓慢,发音冲撞、单调、鼻音。是由于发音器官如口唇、舌、咽喉等肌肉共济失调所致。
3.眼球运动障碍
小脑萎缩早期患者可表现为辐辏障碍及眼外肌运动障碍。可有双眼粗大震颤,少数患者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
4.肌张力减低
主要见于急性小脑半球病变,在慢性病变时较少见。但某些小脑萎缩的病例可见渐进性全身肌力增高,可出现类似震颤麻痹的情况。
5.非运动性表现
包括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一些证据表明小脑与精神疾病相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及成瘾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