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

小鹅瘟是怎样传播的 垂直感染的病毒如何防治? 预防小鹅瘟最常用的途径

小鹅瘟是怎样传播的 垂直感染的病毒如何防治?预防小鹅瘟最常用的途径

鹅病的防治

“小鹅瘟:此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超前预防。万一染发小鹅瘟病,可喂藿香正气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1毫升。 寄生虫:雏鹅1月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可在晚上对每公斤体重鹅投喂硫双二氯酚150~200毫克,对绦虫、吸虫及线虫有特效。 鹅白痢:此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米糠炒熟放凉后喂给,连喂两天可治愈。 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 不好、食欲不 振、 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力则死亡。治疗方法为给病鹅肌注青霉素,也可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注意保暖。 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防治时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小鹅瘟的防治措施?

小鹅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20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本病最早是由扬州大学方定一教授发现的,发病雏鹅以及带毒种鹅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来源。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被污染的场地、用具、饲料、孵坊及运输工具等都可使本病传播蔓延。小鹅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20℃的环境下可存活2年以上,普通消毒剂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

图7-1小鹅瘟病原

(1)临床症状

最急型:多发生于1周龄内的雏鹅,无任何不良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蹬腿,挣扎数下后死亡,数天内即可传播全群,死亡率高。

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喜独居,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迟缓。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吞下少,丢弃多,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腹泻,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有个别患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431343062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病程1~2天,死亡时伴随神经症状。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腹泻,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3~7天,有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3~5日龄时发病者常为最急性,往往不表现症状,一旦发现衰弱或倒地呈游泳状,很快死亡。5~15日龄内所发生的大多数病例常为急性。病鹅精神不振,虽能随群采食,但吃下较少,半日后行动迟缓,嗜睡,拒食,饮水增多,排灰白或淡黄绿色稀粪,并混有气泡,呼吸用力时鼻孔流出浆性分泌物,喙端色泽变暗,病程1~2天。濒死期两腿麻痹或抽搐。

(2)剖检

本病的特征变化是消化道病变,小肠部分尤为明显,急性病例表现全身性败血变化,全身脱水,皮下组织显著充血。整片肠黏膜坏死脱落,与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在肠内容物的假膜中堵塞肠腔。靠近卵黄与回盲部的肠段,外观极度膨大,质地坚实,最长可达5厘米,肠管被一淡灰或淡黄色的栓子塞满,这一变化在亚急性变化更易看到。在组织学变化方面,心肌纤维有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肌纤维断裂,排列零乱。脑膜及脑实质血管充血并有小出血灶,神经细胞变性,严重病例出现小坏死灶,胶质细胞增生。肝脏、胆囊、肾也有不同程度充血和肿大。

(3)防治措施

①对种蛋和孵化器具、雏鹅及所用的设备,都要严加清洗、消毒。严格控制引自疫区的漂蛋和雏鹅。目前,农户养鹅一般都没有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为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在孵化过程中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另外,最好从非疫区无疫情的鹅群中引进种蛋,不同地区种蛋和雏鹅不得混孵或混群,以避免感染发病。

②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免疫是防治本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出壳1~2天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5%左右;已发病的雏鹅每只注射0.5~1毫升,治愈率为85%;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每只注射0.5毫升,保护率达90%。必须注意的是,购回的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2~15℃冷暗处保存,有效期一般为一年。

③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户的产蛋母鹅和育成鹅应进行免疫接种。在种母鹅产蛋前1个月进行肌注10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毫升,用其所产的种蛋孵化,孵出的雏鹅体内含有母源抗体,可抵抗小鹅瘟的侵害。实践证明,被接种的母鹅无不良反应,不表现临诊症状,且不影响正常产蛋。种母鹅接种一次,半年内所产的种蛋都含有母源抗体,孵出的雏鹅体内免疫抗体可维持较长时间,抵抗小鹅瘟病毒感染的能力增加,群体饲养成活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