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

糖尿病截 肢 死 亡 及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改善的方法呢? 糖尿病足截肢后死亡率

糖尿病截 肢 死 亡 及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改善的方法呢?糖尿病足截肢后死亡率

糖尿病最后死于什么原因

    唉,每次看到这个问题,心就难受,我朋友的妈妈就是死于糖尿病。可以这样说,糖尿病患者最终是“饿死”的。

   可能,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糖尿病最后的死因是因为并发症,但是,为什么会引起并发症?是因为有糖尿病,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因为胰腺不分泌胰岛了,他为什么不分泌胰岛了?因为胰腺功能减退或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功能是怎么减退的?问题到这里就打住了,没有答案了。但是,这正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中医叫做“病根”。可是,现在医生给患者的就是降糖,再降糖。从不去考虑或者研究胰腺到底怎么了?

   胰腺,在中医叫做“脾脏”。在西医中,胰腺的用途是很小的,因为这关系到西方人和咱们东方人的进化过程以及饮食习惯。西方人的消化系统肝胆占主导,而东方人的消化系统脾胃占主导,这就产生了很大的不同。所以,中医里不叫糖尿病,而叫做“消渴症”。消渴症,大家网上一搜就能知道,是因为脾脏虚弱等原因引起的,而前面有说过了,胰腺就是脾脏,这就是原因了。古代中医对消渴症的定义就是:“肥甘过度,引起三焦不和”,而古代中医对消渴症的治疗是以健脾为主的。先看一下下面的资料:

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好多人有膝盖疼的症状,就诊时容易误诊断为关节炎。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由此可见,不仅仅是肥甘过度了,不吃早餐者患糖尿病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其实,真正的糖尿病并不可怕,在发病的时候,要想控制好病情的话,吃降糖药,打胰岛素交替就行了。最怕的就是有些庸医生还告诉你要忌口,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结果,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什么营养都没得吸收,人一天一天的憔悴下去.......这就是最可悲的下场-----活活饿死了

    就算一个健康的正常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让吃,最后和这个糖尿病的人一样的结果-----活活饿死了

    要想根治就要想办法恢复胰腺的机能,最基本的就是改善饮食习惯,健脾,增加一些锻炼,脾脏功能就有望恢复健康。当脾脏也就是胰腺的工作状态是佳的情况下,胰岛分泌充足,那不就是没有糖尿病的症状了吗?那么怎么恢复胰脏的机能呢?就是补充均衡的充足的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让身体强壮起来,身体强壮了,人体内各个内脏器官自然而然的机能就佳了嘛。国强民则富就是这个道理。补充营养靠什么?各种各样的食物!

    最后再告诉你:什么无糖的食品,都是糊弄人的,只要是进口的吃进肚子的食物,都会在体内先转化为糖分,因为糖分就是能量,人要是没了能量,很快就完了。

    明白一点了吗?附赠健康歌一首:“一日三餐很重要,按时按量不可少,不挑不拣不偏食,营养均衡要知道。早餐丰盛高营养,午餐一定要吃饱,晚餐清淡吃八分,十点左右要睡觉。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晨练要做好。心情愉快精神爽,天天规律身体好。”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肾衰竭,糖尿病足,等等,并发症引发的死亡为大多数。很多也是自然老死的。得了糖尿病不要害怕,不要给自己心里暗示。一定要乐观面对。

糖尿病,足坏死如何治疗

首先截除坏死肢体,1、近期应用胰岛素直到伤口愈合,2、同侧腰交感阻滞,利于血管扩张,3、创口肢体臭氧套袋治疗,4、大自血治疗。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戚晓良主治医师

糖尿病足截肢(趾)后如何护理?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无论何种截肢手术,均会造成躯体外观永久性缺如及肢体功能的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对患者精神造成持久性心理创伤[1],患者对手术存在焦虑、忧伤、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手术前应护理人员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生活习惯、疾病过程、治疗态度,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其生活上的周到照顾,向患者讲解行截肢术的必要性,介绍假肢的安装及康复训练[3],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理解患者的苦恼,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耐心讲解糖尿病坏疽截肢的必要性和不截肢的危害性。对担心血糖高造成术后感染或切口不愈合的患者,详细介绍控制血糖及感染的治疗方案,同时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 控制感染 对于局部坏疽创面,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保证抗生素及时准确应用。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及下肢肢体变化,发现患者表情淡漠、体温升高或过低、局部发黑范围增大时高度怀疑败血症,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2.3 控制血糖 长期利用血糖仪监测每天4次、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制订治疗方案。32例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糖,动态调整胰岛素用量,警惕发生低血糖反应。并告知低血糖的应急措施。待患者空腹血糖<8mmol·L-1,餐后2小时血糖<11 mmol·L-1即可安排手术。

    2.4 足部护理 糖尿病足坏疽患者肢端痛、温觉障碍,嘱病人勿长时间交叉双腿,以免压迫血管、神经。同时严密观察其皮温、感觉、足趾活动及动脉末梢搏动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供术后参考。注意患足保暖,每晚睡前温水泡足10-30分钟,用软布轻柔擦干,观察有无微小损伤,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嘱患者穿合适鞋袜、勤剪趾甲,防止划伤皮肤发生感染。坏疽局部用2%碘伏湿敷,每天3次。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备齐急救器械,密切观察意识、血压、尿量、生命体征变化及切口出血情况。残肢适当抬高放置,减轻水肿和疼痛,床头备止血带,预防继发性大出血。切口敷料渗血者及时更换,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1例术后切口再感染,经局部换药,纠正低蛋白血症后痊愈。

    3.2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者,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减轻病人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帮助其取舒适体位,并适当应用止痛剂缓解伤口疼痛。幻肢痛者,应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正视肢体已被截除的事实,指导患者利用看报纸、听音乐与亲人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使患者较舒适地度过术后疼痛期。

    3.3 控制血糖   因手术和麻醉刺激,术后血糖可出现反跳现象[2],因此,术后应定时监测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及截肢后体重调整胰岛素用量,除严格糖尿病饮食外,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以促进切口愈合。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出现心慌,汗出等低血糖反应及时处理。由于护理人员饮食宣教到位,患者配合良好,34例患者术后血糖均控制在5.7-7.5mmol·L-1,促进了伤口愈合。

    3.4 基础护理 预防并发症 病室定时进行紫外线照射,保持空气流通;做好口腔护理及管道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床铺平整无渣屑,预防压疮;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多食粗纤维食物,如含糖低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5 残肢护理 术后前2天患肢抬高20°~30°,以利于静脉回流,避免残端水肿;2天后患肢伸直位放置,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保持截肢残端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换药,争取切口一期愈合;残端妥善包扎,所有骨凸处均用软棉垫衬护,弹力绷带裹扎不可过紧,预防残端压伤及感染。残端完全愈合后经常给予均匀的压迫、按摩、拍打和蹬踩,并逐渐增加残肢的负重,强化残肢面的韧性和肌肉力量,为安装假体做好准备。

    4  出院指导

    给患者讲解出院后饮食、用药及自我护理方面的知识,指导定时复查血糖、尿糖。嘱患者注意肢体残端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每天用中性肥皂液清洗残肢,不可涂以冷霜或油剂。若残肢皮肤压痛,发红或撕裂破溃者及时就诊。冬季残肢注意保暖,同时注意对侧“糖尿病足”的保护。尽早为患者配置轮椅或选择合适的假肢,指导装卸及使用假肢的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参加社会娱乐活动,消除心理障碍,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

参 考 文 献

[1]曾文和,赖国民,甘尔惠.糖尿病足截肢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4):252—253.

[2]陆美华.截肢23例患者的护理干预[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1):85—86.

[3]宋金兰,高小雁,主编.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