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迈德医疗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怎么样?有人知道吗? 血管介入 机器人
机器人医生做手术,安全可靠吗?
现在的外科手术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医生坐在控制台上看着手术部位的三维视图,通过计算机把指令传给机械手臂,进行手术。2000年,机器人开始被应用于外科手术,一开始是简单的手术,现在它们已经参与到越来越复杂的手术当中了,比如说子宫切除、胆囊切除和心脏受损瓣膜修复手术。不过,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机器人会将手术做得“溜光水滑”,但这项技术仍有一定的风险。专家学者越来越担心使用机器人做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问题1:损坏健康器官
英国有一个病人差点因为给他做手术的机器人程序出了错而送命。这名患者患有前列腺癌,他需要接受一次微创切除前列腺的手术,给他动刀的是机器人。结果手术中机器人破坏了他的肠子,导致严重的感染,这名患者出现了器官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的症状。他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两个多月。又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康复治疗,他才完全复原,现在正在向医院索赔。
这名男子并非“一个人在战斗”,总部位于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制造公司现在正面临26起这样的纠纷,起诉该公司的病人中有的被刺破血管或器官,有的肠道严重受损,还有的出现了败血症、生命垂危。
因机器人差错送了命的也不在少数,2007年,一名芝加哥男子在接受机器人做的脾脏摘除手术后死亡。2012年,又有一名女子在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时被机器人不慎刺破了血管,最终因失血过多死亡。
问题2:患者遭遇电击
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消息,一家名为“直觉”的医疗器械公司自去年1月以来已经遇到了500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本来应该通到手术机器人身上的电流却通到了患者的身上。
45岁的西纳·威尔逊来自美国新泽西州,今年早些时候她打了一场官司,起诉“直觉”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在给她做手术时漏电,当时电流从机器人的手臂处“跳转”到了她身上的设备中,导致她遭遇电击,造成严重的伤害,手术完成后,她出现了慢性腹痛和严重的肠道问题。
问题3:效果不比人好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问题出在机器人身上,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负责操作机器人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技术不够熟练,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培训,不能正确地操作机器人。
也有专家认为,即使外科医生操作机器人的技术过关,使用机器人做手术也不一定比人做手术的效果更好。上个月统计出的一项数据显示,在16000名做了子宫切除手术的妇女当中,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并不比接受医生手动手术的患者低。
机器人用于医学方面的资料
我国重视医学 机器人 研究 在我国,用来为骨折患者接骨的外科机器人医生已经研制成功。经临床实验,其手术成功率不仅高达百分之百,且比传统人工方法缩短近一半时间。 这项名为“矫形外科双平面导航技术与机器人系统”是国家863计划的研究成果。传统的骨折接骨方法,是将错位的骨头牵引拉开,恢复原位后,把钢钉穿入骨髓使断骨连接,医生在X光的平面透视下,摸索寻找钢钉的孔位,从外部打孔进行锁定。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往往无法做到一次成功。同时,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患者还要长时间地暴露在X光射线下。这项技术不仅使手术的成功率和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减少了传统手术中X光对医生和患者造成的辐射伤害。 骨科机器人系统涉及机器人、计算机控制、医学影像、计算机网络和外科医疗等诸多领域。实施机器人系统手术,是通过牵引系统——带电机的机械手,辅助医生完成折骨的牵引和固定,然后,双平面导航机器人系统用X光机从正面和侧面对患者的伤骨拍摄图像,经过计算机的精密计算,确定骨髓内钢钉锁孔的位置,引导医生完成对钢钉的锁定。 经临床统计,医学机器人手术平均时间约为4至7分钟,传统手术时间则为约10至14分钟;机器人手术平均X光暴露时间为1分多钟,传统手术约4至8分钟。 并非幻想的纳米医学机器人 去年4月,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宣称,一种新式的具有强大灭杀能力的纳米微型医学机器人“纳米推进器”将有望在2010年进入临床,这种机器人可以在活细胞内快速的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2007年10月20日,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雷?库兹维尔教授披露,科学家正在研究对人类基因实现“重新编程”的技术,其结果将可以使人类寿命以每年增加至少1年的速度延长。 库兹维尔说,不久的将来人类的血液里将可以被植入一种名为“纳米虫”的机器人装置,“纳米虫”的大小近似人体血液细胞,它能够从细胞及分子的层面让人体变得更为健康。目前,生物学家已经发明出第一代“纳米虫”,且多次成功地在动物身上进行过实验。例如,科学家曾利用“纳米虫”成功治愈老鼠的糖尿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已经拥有一种特殊的监测技术,可以利用“纳米虫”发现血液中的癌细胞并消灭它们。预计25年后,科学家将研制出比第一代“纳米虫”功能强大10亿倍的类似装置,用来进一步加快人类寿命增长的速度。届时,未来人类寿命有望达到数百年。 这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科学家们对纳米技术的发展进行认真评估之后作出的大胆猜想。在纳米科技的世界里,所有的物体都只有细胞大小,科学需要以科幻小说的方式来描述了。纳米(十亿分之一米)科技,虽然刚刚兴起,却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 纳米技术造就了极微机器人,而由于极微医学机器人技术在各大医院——至少是发达国家的各大医院中普及,因心肌梗塞这样的疾病而死亡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可以预期,纳米医学的发展,将会导致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次大飞跃,使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发生重大变革。
介入治疗癌症有效果吗?
介入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疗=不用开刀的手术。介入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优点在于:
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
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
3、对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某些疾病(例如: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甚至取代或淘汰了原来的外科手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的介入治疗是经动脉选择性插管向肿瘤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将肿瘤的供氧血管栓塞,从而切断肿瘤的供养,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深度,使肿瘤缺血坏死。
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胃癌、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肾脏肿瘤、盆腔肿瘤。
缺点在于:
价格实在昂贵:介入治疗收取的治疗费用相当高,一般没有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的家庭很难承受。一般的治疗费用(不包括药品费用)都在千元以上。
相较于目前的医学手段,用纳米机器人杀死癌细胞有什么优势?
最近的新闻或者广告都说着用纳米机器人去杀死癌细胞,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在人们也是可以在我们现实工作中当中实现的。用纳米机器人啊,它可以按帮助人们去烧菜细胞嗯。也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些血管儿的,嗯血栓也可以通快。所以说,像这样的纳米机器人,它真的非常瘦高。嗯,对于我们国家医疗的科学也是有着巨大的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