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位“悲观主义者”直属上司,是什么感觉?该如何自处?
如何看出自己是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是自我解释挫折的两种思维方式,请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①悲观主义者相信坏事由恒久的条件引起(我这次外语考试不及格,是因为我缺乏语言天赋),而好事则决定于偶然的因素(丈夫给我送花,是因为他今天发了一笔小财)。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失败归因于暂时的情况(我考试不及格,是因为我没用功),把好事归功于持久的因素(丈夫给我买花,是因为他爱我)。
②如果遇到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悲观主义者会让它弥漫到人生的其他方面。就下岗来说,悲观主义者不仅为失去工作而烦恼,而且开始担心夫妻关系会有麻烦、孩子会看不起自己。乐观主义者不会让一次失败污染他的全部生活,“虽然我一时没有工作,但妻子仍然和我相亲相爱,我的孩子上了光荣榜。”
③当遇到令人不快的事情时,悲观主义者往往责怪自己。如果汽车被别人撞瘪了,悲观主义者会责骂自己“愚蠢”地选择了这个停车场。乐观主义者则把这一烦恼归因于意外的损失而寻找新的出路--“下次我要在车少的地方停车。”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乐观主义是一种通过努力可以掌握的生活技巧。
参考文献:高金华编译,《乐观的技巧》,《健康博览》1999年第4期第33页。(栏目编辑:郑祖英)
悲观主义者,是什么定义,怎么样的人才算悲观?
悲观,简单地说就是你自己总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给自己造成一种心理上的负担,难以从中得到解脱。
凡是顺其自然,想多了也没用,何必苦了自己呢?
多往好的方面想。
何为是悲观主义者?
悲观主义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负向价值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使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他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己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小中取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Keeton, 1962)
悲观主义是人生观理论的又一种形式,叔本华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叔本华认为:“人生如同上好铉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叔本华还把人生道路比喻成是一条铺满识热火炭的“环形轨道”(就像400米跑道一样),人生就是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双脚踩在自热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比如在人生中也有些许所谓幸福快乐的时候:考上满意的大学了,谈上恋爱了,与心爱的人结婚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有什么高兴的事了等等,这些可算是清凉的落脚点吧)。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总期望或许确实能碰道那清凉的地方,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
面对痛苦的人生,应该怎么办?叔本华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认为要把自己的意志高高地挂起来,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冷漠,不再有任何愿望。叔本华克治生理欲望的办法是把它高高地挂起,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这与宗教的出家、避世的办法差不多,但是它比宗教还要更悲观,因为宗教禁欲的目的是为了能得到根本的解脱(成神,上天国),尽管是虚无的,但总是有一种幻想,而叔本华认为欲望根本不可能有排除的希望,连幻想都没有,完全是走投无路了,真是够悲观的了。
注释: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语录摘选:
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只有当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时间才会驻足不前。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悠闲的情绪。
昔日的存在,现在则不复存在,在下一次的一刹那间,则必然成为曾经存在。
一个众人和万物都不曾在他眼里时时显得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没有哲学才能的。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空虚与无聊之间徘徊。
一个人的痛苦容量是一定的,不是一个大痛苦便是一大堆小痛苦。
什么也不说,什么人也不信。
情人节到了,要送女人鲜花吗?不!叔本华说,那都是植物的生殖器!无知的女人还在闻着它们,说着,香啊香。
我的哲学令人不快,因为我说出了真理。
一个人可以做他想做的,可是得不到他想得到的。
人生即是痛苦,变幻原是永恒。
一个人在一生中应该及早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在是一个伪装的世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
幸福不过是一场梦,不幸才是真实的。
1就是1,0就是0,我们的痛苦来自于在上面加上了无限的遐想。
发怒并非没有快乐,发怒比蜜糖还要甜。
值得骄傲的事情,都是难做的事情!
当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扉时,你就该大大的开放你的心,让愉快与你同在。
不受激情感动的日常生活是冗长无味的。一但有了激情,生活中却又充满了苦痛。
小人总是为找到了伟人的过失而自鸣得意。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我们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嬉戏在屠夫们的监视之下,这群羊,将或先或后,依次选择而被其宰割。因此,在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都意识不到隐而未发的恶运——如疾病、贫穷、残废、失明、昏聩等等——正早已等待在其后了。
一切爱恋和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多么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根植於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此于对自身生命的热爱!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
使别人喜欢自己,不论出于什么方式,其目的还是在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
一个具有理智的人在完全孤独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与遐思中,其乐也无穷。然而世俗的快乐,剧场、游览、娱乐并不能使愚人免掉烦恼。
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谴责外,其余一切的痛苦都是我们想象地.
悲观主义者怎么样的
悲观主义者对世界抱有消极态度,任何事情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不乐观的,无所谓的,有一点程度的避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