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两个变量并且有研究对象的开题报告怎么写(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以互联网公司为例)?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哪个不属于一元回归中的基本假定( D )。
A.对于所有的X,误差项的方差都相同
B.误差项 服从正态分布
C.误差项 相互独立
D.
2.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A )。
A.众数>中位数>均值
B.均值>中位数>众数
C.中位数>众数>均值
D.中位数>均值>众数
3.一元回归方程为y=11.64一0.25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自变量平均增长一个单位,因变量减少0.25个单位
B.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C.
D.
4.有甲乙两组数列,则( 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A.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B.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
C.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
D.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6.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频数分布数列应采用( A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B )。
A.0 B. 1 C. 大于1 D. 小于1
9.如果一个定性的变量有m类,则要引进( C )个虚拟变量。
A.m B.m+1
C.m-1 D.无法判断
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20%,第二组占6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B )
A.8年 B.7.2年 C.5年 D.7.8年
11.某企业2007年各种产品的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2%,则该厂2007年单位成本( D )
A.减少了0.62% B.增加了0.62%
C.减少了3.7% D.增加了3.7%
12.相关系数r与斜率b2的符号( A )。
A.相同 B.不同
C.无法判断
13.已知小姜买的两种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24点,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14元,前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 C )
A.10.64 B.10.5
C.11.29 D.无法计算
14.若今年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2%,去年比前年的环比增长率为3%,那么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D )。
A.9.0% B.7.4%
C.7.5% D.15.4%
15.已知今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0.54,去年比前年增长的绝对值为5,则去年比前年的增长率为( C )。
A.9.3% B.8.7%
C.10.2% D.无法计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若干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下列变量,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 D E F )。
A.库存产品数量 B.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C.货物总重量 D.按个计量的货物数量
E.一条收费公路上的交通量 F.公司年会的出席人数
2.指出下列数据收集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有(A B E )
A.培训航空机票代理人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
B.通过让两组可以比较的孩子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组装说明组装玩具来比较这两种组装说明
C.一份产品评价杂志给它的订阅者邮寄调查问卷,请他们为近期购买的产品排名
D.采访一个购物中心的顾客,询问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购物
E.通过在两个可比较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养老金促销方法
3.下列组限的表示方法哪些是对的( A B D )。
A.按职工人数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间断
B.职工按工资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
C.学生按成绩分组,其组限必须间断
D.人按身高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
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B D E )。
A.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工资水平指数
E.劳动生产率指数
5.具体地说,如果出现下列( A B C )情况,暗示多元回归模型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A.模型中各对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B.线形关系显著,回归系数 的t检验却不显著
C.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预期相反
D.
6.算术平均数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B C )。
A. (X- )=最小值 B. (X- )=0
C. (X- )2=最小值 D. (X- )2=0
E. (X- )=1
7.在频数分布数列中( C D E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数值所起作用越小
E.频率表明各组变量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8.标准差( C E )。
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
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
2.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
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
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
(2)A.确定组数:
(+1)
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
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错 )
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错 )
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对 )
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对 )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错 )
四、计算分析题(共54分)
1.将某邮局中外发邮包样本的重量近似到盎司为:21,18,30,12,14,17,28,10,16,25。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间距,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10分)。
2.表1中列出了在一个为期三周的商务统计课程中学生课外学习的小时数和他们在课程结束时的测试分数的样本数据如下:
表1 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及考试分数统计表
学生样本 1 2 3 4 5 6 7 8
学习时间,X 20 16 34 23 27 32 18 22
考试分数,Y 64 61 84 70 88 92 72 77
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
SUMMARY OUTPUT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862109
R Square 0.743232
Adjusted R Square 0.700437
标准误差 6.157605
观测值 8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1 658.5034 658.5034 17.36738233 0.005895457
残差 6 227.4966 37.9161
总计 7 886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Intercept 40.08163265 8.889551 4.50884785 0.004065471
X Variable 1 1.496598639 0.359119 4.16741915 0.005895457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 86.21% 74.32%
(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 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
(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
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
3.随机抽取了15家大型商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有关数据(单位:元),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
SUMMARY OUTPUT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593684
R Square 0.35246
Adjusted R Square 0.244537
标准误差 69.75121
观测值 15
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析 2 31778.15 15889.08 3.265842 0.073722186
残差 12 58382.78 4865.232
总计 14 90160.93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Intercept 375.6018288 339.410562 1.10662976 0.290145025
X Variable 1 0.537840951 0.21044674 2.55571054 0.02519961
X Variable 2 1.457193542 0.667706586 2.18238606 0.049681066
相关系数矩阵
Y X1 X2
Y 1
X1 0.308952067 1
X2 0.001214062 -0.8528576 1
注:X Variable 1为购进价格/元
X Variable 2为销售费用/元
因变量Y为销售价格/元
(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0.3089 0.0012 没有,因为相关系数较小
(2)根据上诉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用
(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不显著
(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 R2=35.25%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35.25%,一致。(+3)
(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高度相关
(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0.8529),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
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
4.一公司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如下数据如下表所示 (共14分):
商品 计量单位 销售量 单价(万元)
2005年 2006年 2005年 2006年
甲 公斤 400 480 0.8 0.82
乙 吨 80 88 1.15 1.05
丙 件 50 60 1.20 1.38
(1)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
(2)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
(3)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价格指数;
(4)计算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 2.(A) 3.( C) 4.(A) 5.(D)
6.(D) 7(A) 8( B) 9.(C) 10.(B)
11.(D) 12.(A) 13.(C) 14.(D) 15.(C)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ADEF) 2.(ABE ) 3. (ABD ) 4.(ABDE) 5.(ABC)
6.(BC ) 7.(CDE) 8.(CE)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
(1)增长率以年来表示时,称为年度化增长率或年率,(+2)
其计算公式为:
m 为一年中的时期个数;n 为所跨的时期总数
季度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4
月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12
当m = n 时,上述公式就是年增长率 (+2)
(2)可将月度增长率或季度增长率转换为年度增长率,实现增长率之间的可比性。(+1)
2. 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
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
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
(2)A.确定组数:
(+1)
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
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3.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五、计算分析题(共55分)
中位数的位置:(10+1)/2=5.5
中位数
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均值>中位数,正向(右)偏
(+2)
2.(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
r=0.862109, (+1)
R2=0.743232, 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74.3232%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2)
(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
回归系数的含义表明学习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 考试分数平均增加1.497分。(+2)
(3) 检验线形关系的显著性
Significance F=0.005895457〈 =5%
线性关系显著。(+3)
(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
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4)
3. (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1)ryxi =0.308952067 ryx2=0.001214062,
没有证据。(+2)
(2)根据上述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
没有用。(+2)
(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
Significance F=0.073722> =5%
线性关系不显著。(+3)
(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
R2=35.25%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35.25%,一致。(+3)
(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rx1x2=-0.8529,高度相关(+2)
(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
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0.8529),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
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
4. (1)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 (+3)
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q1p1/∑q0p0
=568.8/472=120.51%
∑q1p1-∑q0p0==568.8-472=96.8万元
(2)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 (+3)
Iq=∑q1p01/∑q0p0
=557.2/472=118.05%
∑q1p0-∑q0p0
=557.2-472=85.2万元
(3)三种产品的价格指数; (+3)
Ip=∑q1p1/∑q1p0
=568.8/557.2=1.0208=12.08%
∑q1p1-∑q1p0
=568.8-557.2=11.6万元
(4) 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5)
120.51%=118.05%*102.08% (+3)
96.8万元万元=85.2万元+11.6万元 (+2)
统计学的题 很简单 帮忙做下
一、判断题(共10分)
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对 )
2.数量标志既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值表示。(错 )
3.对于连续型变量,既可以编成单项数列,也可以编成组距数列。( 对 )
4.众数,是指将总体各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的各个数值,按大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错 )
5.众数和中位数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对 )
6.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
7.离散系数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对 )
二、单选题(共10分)
1.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A )
A.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网上购物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
2.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3.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出n=100的简单随机样本,用样本均值 估计总体均值 ,则 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分别为( )
A. 200,5 B. 200,20 C. 200,0.5 D. 200,25
4.95%的置信水平是指( A )
A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
B.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
C.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多个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为95%
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包含总体参数区间比为5%
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的调查,总体单位是( B )
A、所有未安装设备 B、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所有工业企业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B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无法确定
7、连续型变量的分组( C )
A、只能是单项式分组 B、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C、只能是等距分组 D、只能是异距分组
8、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B )
A、为最小 B、为0 C、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 D、不确定
9、以基期价格编制商品销售量综合指数即拉氏数量指数表示( D)
A、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B、报告期价格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程度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
D、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10、编制综合指数要确定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C )
A、比较作用和平衡作用 B、比较作用和推算作用
C、平衡作用和权数作用 D、同度量作用和权数作用
1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D )
A、r=0 B、-1≤r≤0 C、0≤r≤1 D、-1≤r≤1
12、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A )
A、现象相关程度的指标 B、因变量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C、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D、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性
13、已知变量xy的相关系数为 ,若变量值均增加2倍,则与变量xy的相关系数等于( )
A、2 B、 C、 D、不确定
14.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 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 A )
A.越显著 B.越不显著
C.越真实 D.越不真实
C语言题,求解释
int aaa(char *s)
{char *t=s;
while(*t++);
t--;
return(t-s);
}
为什么是求字符串s的长度呢?
1.这个你可以分析出来穿来的可定是字符串。然后while(*t++)赋空语句;表示循环到*t=\n位置;然后t--;移到前面的位置,就是abcd的d位置那d和第一个字符a来做比较大小。t与s两个指针只能做一个字符的指向然后通过++或者--来往后一个字母或是前一个字母这题主要目的他是把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个字母来做比较
2.若有定义语句:int a[2][3],*p[3];则为什么p[0]=&a[1][2];
2.首先&a[1][2]这个是地址吧,那你意思就是p【0】为什么是地址对吧。*p[3]是个二维指针。也可以转换为二维数组表现方法有很多。p[0]是0行0列的首地址,写全应该是p[0]+0,p[0]+1.。。。这样
3.#include
void fun(int *a,int n)/*fun函数的功能是将a所指数组元素从大到小排序*/
{int t,i,j;
for(i=0;i<n-1;i++)
for(j=i+1;j<n;j++)
if ((a[i]<a[j]) {t=a[i];a[i]=a[j];a[j]=t;}
main()
{int c[10]={1,2,3,4,5,6,7,8,9,0},i;
fun(c+4,6);
for (i=0;i<10;i++) printf("%d,",c);
printf("\n");
}
结果是:1,2,3,4,9,8,7,6,5,0,
3.这个答案是对的呀,fun(c+4,6);这个1,2,3,4,5,6,7,8,9,0的a[4]地址转到形参去void fun(int *a,int n)那int *a指向是a[4]=5的地址上for(i=0;i<n-1;i++)
for(j=i+1;j<n;j++)
n也是传上去的6.就看做是i<6-1;j<6;从5,6,7,8,9,0一共是6个数字没什么不对。然后for(i=0;i<n-1;i++)for(j=i+1;j<n;j++)利用双for语句进行比较邻近的两个如果前面比后面小就,相互换下。也就是从大排到小。
5,6,7,8,9,0进行处理后应该是9,8,7,6,5,0吧。9最大0最小依次下来
。返回到main方法。中加上前面的4个值1,2,3,4并且加上处理过的9,8,7,6,5,0那就变成1,2,3,4,9,8,7,6,5,0吧。
4.
#include
int fun(char s[])
{int n=0;
while(*s<=’9’&&*s>=’0’) {n=10*n+*s-’0’;s++;}
return(n);
}
main()
{char s[10]={’6’,’1’,’*’,’4’,’*’,’9’,’*’,’0’,’*’};
printf("%d\n",fun(s));
}
为什么是61?
4.这个就是说遇到了不是数字就跳出while循环6,1,*所以跳出来用return返回他只读到61
while(*s<=’9’&&*s>=’0’) {n=10*n+*s-’0’;s++;}第一个6符合条件。然后10*0+6指向下个。然后是1进去符合条件。n此时已经等于6了10*6+1=61吧。然后*进去不符合条件。立即将61用return返回!
5.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fun(char *t,char *s)
{
while(*t!=0)t++;
while((*t++=*s++)!=0);
}
main()
{
char ss[10]=”acc”,aa[10]=”bbxxyy”;
fun(ss,aa);
printf(“%s,%s\n”,ss,aa);
}
程序运行结果是accbbxxyy,bbxxyy
5.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fun(char *t,char *s)
{
while(*t!=0)t++;
while((*t++=*s++)!=0);
}
main()
{
char ss[10]=”acc”,aa[10]=”bbxxyy”;
fun(ss,aa);
printf(“%s,%s\n”,ss,aa);
}
程序运行结果是accbbxxyy,bbxxyy
5.while((*t++=*s++)!=0);这个其实是赋值语句呀。ss=“acc”,aa=“bbxxyy”先while(*t!=0)t++;循环到acc\0最后字符的时候*t++=*s++然后这样*t=*s然后++一直到*s==0的时候,*t不是等于acc连接了*s里面的字符“bbxxyy”然后返回来给ss,aa没变呀输出的是accbbxxyy,bbxxyy
6.#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void fun(char s[][10],int n)
{
char t;int i,j;
for(i=0;i<N-1;I++)
for(j=i+1,j<N;J++)
/*比较字符串的首字符大小,并交换字符串的首字符 */
if(s[0])>s[j][0]{t=s[0];s[0]=s[j][0];s[j][0]=t;}
}
main()
{
char ss[5][10]={“bcc”,”bbcc”,”xy”,”aaaacc””aabcc”}
fun(ss,5); printf(“%s,%s\n”,ss[0],ss[4]);
}
为什么是aaaacc,xy
6.这题他注释已经告诉你为什么答案是这个了。首先我们不看其他函数,没有预处理文件,我们按规程办事,看main()方法一直到fun(ss,5)这里将5个字符串和5附到fun形参里并已经开始调用了,然后看fun函数接受过来以后for(i=0;i<N-1;I++)for(j=i+1,j<N;J++)又是双for进行比较前面的和后面的比大小if(s[0])>s[j][0]{t=s[0];s[0]=s[j][0];s[j][0]=t;}如果前面的比后面的大,相互互换,那前面肯定到最后是最小咯。那后面我也不看了。你就看他最小的字符串是多少。按ASKII来比,又都是小写的,较头字母a最小吧。那只有aaaacc和aabcc吧。那第三个字母一个是a一个事b哪个最小不是出来了吗。在看最大的。x头字母没有比他大的了,所肯定是x带头的字符串是最大的。所以要求输出a[0]最小是aaaacc,a[4]是最上标也就是最大不就是xy吗?
7.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t a=1;
int f(int c)
{static int a=2;
c=c+1;
return (a++)+c;}
main()
{ int i,k=0;
for(i=0;i<2;i++){int a=3;k+=f(a);}
k+=a;
printf(“%d\n”,k);
}
程序运行结果是14
7.这题有点陷阱了,先是3到f函数定义了个static int a=2;就是说第一次调用好以后a=a++吗,返回的是3+1+2=6第二次调用的时候a!=2了而是3返回的是3+1+3=7然后k=6+7=13然后k+a=13+3=16. 这题目有点不对。首先在main()函数里面没有定义过a,而你在for循环a=3就会出现异常。即使定义了,最后结果也不是14.
8.有以下程序
#include
void fun(int n,int *p)
{ int f1,f2;
if(n==1||n==2) *p=1;
else
{ fun(n-1,&f1); fun(n-2,&f2);
*p=f1+f2;
}
}
main()
{ int s;
fun(3,&s); printf("%d\n",s);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2
8.首先是将3和没有值的s地址赋给fun函数里的形参3!=1!=2所以执行else语句里面有递归fun(n-1,&f1)先再调用此,可是第一次调用还没有结束,先挂在这边都结束了再来。
n-1=3-1=2就符合if语句了*p=1=f1.也就是说f1=1然后后面的调用结束,在来看没有完成的第一调用的地方。结束了一个递归,又来了,第二波不要被他吓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是最后还是死在沙滩上)进去第二次循环此时n=3不是n=2因为n=2是第二次的循环,还这里还是3.所以3-2=1和f2的地址再调用同样符合条件*p=1=f2 f2也等于1 ,最后*p=1+1=2返回给最初的调用s的地址上所有s=2
9.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ruct tt
{int x;struct tt *y;} *p;
struct tt a[4]={20,a+1,15,a+2,30,a+3,17,a};
main()
{ int i;
p=a;
for(i=1;i<=2;i++) {printf("%d,",p->x); p=p->y;}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20,15
9.struct tt {int x;struct tt *y;} *p; /*定义结构体吧。成员变量为int x 和 tt *y类型的指针相当于*next为了指向下一个的*/
struct tt a[4]={20,a+1,15,a+2,30,a+3,17,a};在函数体外,就是全局变量咯
p=a; /*p指向a也就是说p是头指针*/
for(i=1;i<=2;i++) {printf("%d,",p->x); p=p->y;}/*循环2次,都输出p.y也即是p的下一个指向*/
我画个图应该可以理解了
|---------| |---------| |---------| |---------| |---------|
| p | ====== | a[0] | -----> | a[1] | -----> | a[2] | ----> | a[3] |
|---------| |---------| |---------| |---------| |---------|
这就是这个图形p和a[0]是一个地址其他4个a[0]-a[3]都是有int x;struct tt *y;的struct tt *y表示图上的----》指向下个位置x为里面的值第一次循环p.x也就是a[0].x是首地址吧20然后p=p->y;y就是a+1就是----》知道a[1]了然后第二次循环输出a[1].x=15吧。
所以最后答案就是20,15
10.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char name[9];char sex; float score[2]; } STU;
STU f(STU a)
{ STU b={"Zhao",'m',85.0,90.0}; int i;
strcpy(a.name,b.name);
a. sex=b.sex;
for(i=0;i<2;i++) a.score=b.score;
return a;
}
main()
{STU c={"Qian",'f',95.0,92.0},d;
d=f(c); printf("%s,%c,%2.0f,%2.0f\n",d.name,d.sex,d.score[0],d.score[1]);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Zhao,m,85,90
10.这个就是简单利用拷贝关系,先定义了结构体STU类型,然后在main函数里定义了STU c={"Qian",'f',95.0,92.0},d;变量并赋值了,这个我们叫初始化。然后放到f()函数里的形参去也就是STU a然f()方法里面也定义了STU b={"Zhao",'m',85.0,90.0};变量并赋值
strcpy(a.name,b.name);这个事字符串里的拷贝把b里面的name全部覆盖掉a里面的name并拷贝。a.name这时候是zhao和b是一样的了。a.sex=b.sex将b的性别赋给a的性别,也就是改掉原来的值了。a和b现在一样了,最后循环两次,a.score=b.score;一样将成绩也改成b的了。所以现在a不是原来的a了,而是b的数据了。
11。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 int a=1,b=2,c=3,x;
x=(a^b)&c; printf("%d\n",x);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3
11.这个是位于运算符,^和&异或然后与得运算先将1,2,3转换成2进制1=00000001,2=00000010,3=00000011异或是有一个1(真)就是1(真),00000001^00000010=00000011而00000011&00000011是与运算遇到都是1(真)才是真否则都是0(假)那么那个都是一样的地方有1所以答案还是原来的00000011再转换成10进制1+2的1次方=3
12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FILE *fp; int a[10]={1,2,3,0,0},i;
fp=fopen("d2.dat,"wb");
fwrite(a,sizeof(int),5,fp);
fwrite(a,sizeof(int),5,fp);
fclose(fp);
fp=fopen("d2.dat","rb");
fread(a,sizeof(int),10,fp);
fclose(fp);
for(i=0;i<10;i++) printf("%d",a);
}
为什么是:1,2,3,0,0,1,2,3,0,0,
12.这题是关系到文件fwrite(a,size(int),5,fp)函数是将a里面的数据1,2,3,0,0写到fp指向的d2。dat中去然后又出现了一遍fwrite(a,size(int),5,fp)照前面在执行此,就是在12300后面再写一遍12300所以最后,用fread(a,sizeof(int),5,fp)将fp的东西放到a里面去也就是是拷贝了。所以1230012300
啊这个都是基础的问题。不过很烦,希望你努力分析,不管什么,考试还好,还是分析程序还好,看有没有预处理的。就先看预处理的。然后看有没有全局变量或者结构体的,没有就看main()函数,这个就是不变的步骤,没有其他的变数。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y=18如何解释
y=18说明这个人的Y在形态上是属于大Y,大y属于多态性改变,对本人智力、外观等无明显影响。但是少部分大y男性精液质量下降较快,少部分大y男性妻子怀孕三个月内的早期流产风险增加,流产风险与胎儿性别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