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琵琶曲十面埋伏 为什么开始很悲壮 最后却十分的欢快呢? 琵琶独奏十大名曲

琵琶曲十面埋伏 为什么开始很悲壮 最后却十分的欢快呢?琵琶独奏十大名曲

简介十面埋伏的由来和故事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 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对琵琶曲十里埋伏的理解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它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至今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欢迎的琵琶曲之一。1997年,我国为迎接香港回归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大型文艺晚会《回归颂》,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就在晚会中演奏了这首琵琶曲的选段,展示了这首古典的不朽的魅力。

琵琶曲分为两个大类,即文曲与武曲。这主要是按照精神气质上的区别来划分的,类似阳刚之美与奶柔之美之分。《十面》属于武曲代表性作品。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到垓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项羽的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箫,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项羽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而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一场决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早在十六世纪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文中写出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段文字说明,《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十面埋伏》最早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于华秋苹(江苏无锡人)编的《琵琶谱》卷上,标题为《十面》,标为直隶王君锡传谱,全曲共分十三段,各段前均有小标题:

(1)开门放炮(2)吹打(3)点将(4)排阵(5)埋伏(6)小战(7)呐喊(8)大战(9)败阵(10)乌江(11)争功(12)凯歌(13)回营

李方园编订的,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分为十八段。现在流行的各派所传《十面埋伏》谱本分段不一,少则九段,多至二十四段。但不论段数多少,其音乐内容大致相同。

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的形式。现流行的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是: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汉军战前的演习,点将、列阵,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音乐昂扬有力,伴有鼓声、号角声,鼓声由慢逐渐加快,营造出大战之前剑拔管张的紧张气氛。第一部分共包括前五个小段

“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开始就使用“轮拂”手法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好象震憾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此后用种种表现手法表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等壮观场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战场紧紧张激烈的典型环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较强、抒情气息浓郁的段落。琵琶用轮指奏出的长音,模拟了古代管乐器演奏的行进曲音调。这段间乐极象古代行军时笙管齐鸣的壮丽场面,刻画了纪律严明的汉军浩浩荡荡、由远而近、阔步前进的形象。这段音乐在乐曲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气魄。

“点将”、“排阵”、“走队”三个段落在实际演奏中是有所变化和取舍的。它们的相同特点是节奏整齐紧凑,音调跳跃富于弹性,表现了刘邦汉军战斗前的高昂的士气,操练中队形变换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矫健的形象。乐曲有条不紊的结构安排,使得情绪的发展步步进逼,为过渡到激战场面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部分写楚汉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交战场面。它是乐曲的主体部分,音乐多变,节奏急促,在演奏上连续运用了弹、扫、轮、绞、滚、煞等手法,以描写激烈的撕杀、拼搏,惊天动地、动人心弦,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

“埋伏”这段音乐和它描绘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它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它给人以一种夜幕笼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近楚军的阴森的感觉。

“鸡鸣山小战”中琵琶运用了特有的“刹弦”技巧,形象地表现了双方短兵相接小规模战斗的情景。“刹弦发出的声响不是纯乐音,而是一种含有金属声响的效果,犹如刀枪剑戟互相撞击。逐渐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进,使情绪更为紧张。

“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最高潮。这段音乐家中运用了多种琵琶技巧手法描绘了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战。琵琶对喧嚣激烈战斗音响模拟十分出色,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整个乐曲描绘楚汉两军的冲突,发展至此,胜负已定,矛盾已获解决。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个小段落,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须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种种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删节,有的省略整个第三部分,有的删节去“众军奏凯”后三小段,目的是使乐曲情绪集中,避免冗长。

近来有些专家认为《十面》不一定是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的,冯文慈同志《略论十面埋伏》一文(载《音乐认丛》第1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认为本曲的产生应该是明代边塞战争的历史时期。根据之一是主要旋律带有维吾尔北疆《古典可见的特点(带降七度音的调式与曲调上的联系);根据之二是第一段落就有火炮声,而火炮用于军事则不早于宋代末年。不但楚汉相争时没有火炮,就连李芳园所假托的隋代也还没有火炮。

参考资料:教育教学研究网

难忘的体罚 阅读答案

《难忘的体罚》阅读答案

难忘的体罚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的代价是整整一个周末的痛苦煎熬.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不做这种事了,我们来是请你宽恕.""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做零分计,而且――"

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地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她吩咐我们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对方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我抖抖索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是感觉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流出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

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然红着脸说:"你说什么 是你在挨打呀!"怎么疑惑中,我们看见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打.啊,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经受的"体罚",虽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1,用一句话概述文章的事件.(3分)

2,文章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3,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文中有伏笔,请找出来.(3分)

4,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 (3分)

5,请结合全文内容,发挥想象,对弗洛斯特女士的肖像进行描写.(40字左右)(4分)

《难忘的体罚》答案

1,弗洛斯特女士用特殊的方法来"体罚""我"和伊丽莎白.(3分)

2,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地写出了弗洛斯特女士眼光的锐利.(2分)

3,她吩咐我们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1分);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2分)

4,弗洛斯特女士并未真正"体罚""我们","我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对"我们"的爱,感受到了她高超的教育艺术.(3分)

5,开放性试题――抓住文中"30多年","全镇老少的严师","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等词句进行描写,写出她的年龄,性格,思想.(描写出年纪大1分,严肃1分,热爱学生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难忘的体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