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公车上书的历史意义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根据传统的历史学教材所载:反对者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康有为的人品到底如何?历史上是否存在“公车上书”事件?
有但不是康有为发动的
杨淑山及杨淑山祠是怎么回事
杨椒山祠在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是明代杨继盛的故居。词内有谏草亭,杨两次批评朝政的谏言草稿,都刻在亭内石碑上。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进士。他在做兵部员外郎时,因写了《请罢马市疏》,受贬职处分,后再被起用,到职不足一月,又写成《请诛贼臣疏》,历数了严嵩五奸十大罪。后被严嵩投入刑部大狱,临刑前,留下名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干古;平生未了事,留与后人补!”时年40岁。死后12年,穆宗登基,赠他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此后400多年间,一些名人学者争相题诗作赋,称颂杨继盛的品德、风格。
清乾隆年间将他的故居松筠庵改为祠堂,正门有石刻匾额“杨椒山先生故居”,正堂内有杨继盛的塑像,他起草疏稿的书房,后来称为“谏草堂”,他弹劾严嵩的奏疏,请海盐布衣镌石名手张受之刻石,嵌在谏草堂的壁上。张受之素敬其刚直正气,摹椒山真迹,精勒于石。谏草刻就,死于松筠庵内。道光年间在祠之西南隅建一“谏草亭”。亭内有椒山手植榆树一株及石碑一块。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举子,在这里聚会,由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称公车上书。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位置: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