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古代榜眼探花和状元差距大吗? 古代状元是几品官

古代榜眼探花和状元差距大吗?古代状元是几品官

在古代时期,探花和状元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时期,探花和状元的区别如下:

很显然,状元就是最高等级,然后才是榜眼和探花,这样看来,考取状元的人是第一名,而探花只能算是第三名。要想考上状元,那么肯定在古代是学霸级别的人,文学造诣很高,他在科举时候的文章肯定是要获得君王和众多大臣的认可才可以的。

虽然探花是第三名,但是探花其实也是非常吃香的,因为在古代要获得探花也非常不容易,除了要有学识以外,他的长相也是要十分俊俏的。不仅要有好的文采,样貌不过关也是不能考上探花的。所以一般获得探花的人不仅有学识,而且肯定也是一个帅哥,这样的人一般很可能会成为皇亲国戚。

而且状元和探花一般公布名单以后,都是会有人陪伴着巡街的,但是很明显状元的阵势要大一些,而且状元会更受到君王的重视,一般考取状元的人都可以在宫里获得不错的官职。而探花的样貌一般才是更受到人欢迎和注意的,毕竟是官方认定的美男子,所以不管是官宦家里的小姐,还是皇宫后院的格格公主,肯定都对探花充满了兴趣。

所以探花很可能就一飞冲天,成为了皇亲国戚,这样看来探花似乎比状元要更加吃香一些,毕竟才貌双全之人并不多见。状元就完全是古板的读书人,样貌可能要差一些,所以在官场上就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就没有探花那种可能飞上枝头做凤凰的契机了。

和珅当时就是探花,但是他混得比状元还要好,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探花和榜眼哪个比较大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请教下,榜眼,探花是跟状元同级的吗?古代的这种文凭总共分多少级?

是的

古代的科举进士分为3类:只是是参加殿试的人,都会赐名(统称进士),分别是:

1、进士及第(一般就是3个人):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2、进士出身(一般是7个人)

3、同进士出身(参加殿试的其他人)

古代科举,探花反而比状元更吃香,这是为何呢?

古代科举,探花反而比状元更吃香,这是为何呢?

文/御姐聊历史

隋朝当时为了招纳贤良,开创了科举制度这一先河,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才结束,其中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世界上存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方式。现代世界各地多数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法,大多都是参照科举来的,可以说科举是我国一项伟大的发明。当时科举殿试的第一名叫做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但是那时探花郎反而比状元郎吃香,这是为何呢?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每年的高考和科举没什么差别,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科举制度的含金量远远胜过当代的考试。而且古代社会对读书人一直都是很尊崇,因为当时识字的人都很少,而且大多数识字的人也不过认识百来十个字,连看书都看不周全,更别提写文章了。可以说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是万中挑一的人才。

在古代一般读书人,大多出自家境殷实的家庭,要是家中没有点钱,肯定是不会让一个劳动力白白坐在家中,读什么圣贤书的。而穷苦人家的孩子要么就是继续种地,要么就是练就一身好武艺去投身军旅,很少会有去读书的,因为当时社会的大条件不允许。这也就造成了读书人太少的原因。

那时的科举分为四个等级,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这四个等级的差距也是天壤地别,不过就算最低一级的童生也不是那么好考的,从满头黑发考到双鬓斑白的大有人在,而中秀才自然难度也更高,比如清朝大臣曾国藩他的父亲直到四十三岁才中了秀才。不过成为秀才之后,也有着很多特权,如面见官员可以不跪,可以不用服徭役等。所以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得知自己中了更高一级的举人,失心疯也很正常。

而最高级的进士就更是了不得了,进士考试是殿试,是由皇帝亲自担任考官的,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毫无疑问状元的文章自然写的最好。但中探花反而比状元更吃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时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探花郎一般都要是公认的帅哥,不单单要有文采,你还得有颜值。所以探花郎都会得到皇帝和大臣的特别关注,甚至成为一些大臣们的东床快婿。所以说探花郎比状元要吃香。

看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颜值都非常重要。不过这的确让人挺无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