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古代潼关
- 古代的潼关指的是
- 在古代潼关和剑阁关谁更难攻取??
- 古代所指的涵谷关、潼关、江左、关东具体在如今的什么地方,若处于西北大范围地区可按照地理参照物描述或经纬度。(古代具体指在《汉书》里的关东《蒿里行》里的关东《鸿门宴》里的河南)
- 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函谷关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易守难攻"的著名军事要塞
古代的潼关指的是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在古代潼关和剑阁关谁更难攻取??
应该是潼关,因为那里经常作为都会的咽喉,一般都布置着重兵把守,而剑阁只是在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个主要关口,况且蜀国主要以汉中为主要抗敌的城市,剑阁只是在蜀国将灭时,姜维用兵守在那里比较有用,只可惜蜀还是被敌军绕过剑阁,灭了
古代所指的涵谷关、潼关、江左、关东具体在如今的什么地方,若处于西北大范围地区可按照地理参照物描述或经纬度。(古代具体指在《汉书》里的关东《蒿里行》里的关东《鸿门宴》里的河南)
历史上有两个函谷关
一个秦朝的: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目前,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一个汉朝的: 汉函谷关 新安县城东里许,有汉函谷关,为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建。 据史记载;战国时代,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国西进,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据险设关,名“函谷关”。汉武帝时,有位楼船将军叫杨仆,为新安县铁门镇南湾人,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而“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便由杨仆主持,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是关南靠青龙山,北托邙山,座西向东,前临涧水,距今洛阳市20公里,据历史记载,原汉关的建筑非常壮观:北抵黄河,南横洛水,直抵宜阳散关。关塞相连,有似长城。关前更仿秦关布居,筑有“鸡鸣”、“望气”二台,以壮其势。由此可见,函谷关的东迁,实有其重要的军事目的。东汉末年,京师洛阳设八关都尉官,汉关居首。此后各代帝王多有登临,文人墨客代有题咏。 2000余年来,汉关历尽风云战乱,屡遭破坏,多次重修,最后一次是在1923年。此次重修的规模据载为:关高25丈,南北长10丈,东西宽6丈。关额“汉函谷关”为康有为手笔;东门对联:“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西门对联:“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关上四周有护关寨墙,中间是两层关楼,飞檐画栋,气势磅礴。关楼四门均有对联,东门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西门为:“佑彼周室,宏我汉京”;南门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关”;北门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重修汉关虽未必能与古关原貌相比,但两山夹峙,孔道中通,雄关横卧,城楼高耸,东面辽阔天空,西衬新安古城,其气势亦颇为壮观。每当夜幕降临,人迹敛息,寒星寥落,月上山顶,晚风萧瑟,涧涛轰鸣,乘夜登临,虽不闻古战场声声刁斗,只这冷月寒光,风声涛鸣,也足使人森森然如临严阵。 可惜,它又经战乱风火和风剥雨蚀,毁坏严重。现在仅存基层砖石结构平垛,有待重修。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关东:三国指虎牢关以东的。三国演义中,曹操,袁绍等18路诸侯伐董卓时,自称关东联军。
三国演义书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卓曰:“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秦、汉时期:函谷关以东。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多出将帅。典出《晋书·姚兴载记》。秦汉时普遍用地处崤山谷地的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分别称关东、关西。
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函谷关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易守难攻"的著名军事要塞
函谷关:即后来的潼关,在今陕西潼关附近,历经多次营建,具体地点亦时有变迁,至东汉末始称潼关。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国时楚、赵、韩、魏、燕合五国之力伐秦,攻函谷关不下。如今的关塞已不见昔日烽火,惟有马超刺槐、十二连城等名胜古迹散布于此。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