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和“膑”这个刑罚是谁先有的?是因为他受了刑罚才改名孙膑?还是因为他叫孙膑,刑罚才有名字?
更新时间:2021-09-19 03:40:46 • 作者:PRESTON •阅读 7794
- 孙膑本名叫什么?如果说是受过膑邢而改为孙膑的,那为什么要改名呢?
- 孙膑是因为受了膑邢所以得此名吗?
- 历史上孙膑是不是遭受到膑刑?为什么名字有膑,偏受到"膑"刑?
- 孙膑是受膑刑还是受刖刑,史记里面说他是斩断双腿,那为什么他叫孙膑
孙膑本名叫什么?如果说是受过膑邢而改为孙膑的,那为什么要改名呢?
孙膑原名滨,字伯灵, 战国时鄄城
人,孙武后代。军事家,齐国军师,曾与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子。涓为魏惠王的将军,忌膑才能,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
孙膑是因为受了膑邢所以得此名吗?
是的
孙是他本家的姓氏,他的本名失传,因为受过膑刑即上面所说的削掉膝盖骨,所以被人称为孙膑。这就是孙膑名字的由来。
历史上孙膑是不是遭受到膑刑?为什么名字有膑,偏受到"膑"刑?
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受膑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即孙子)的后代,至孙膑时移居于鄄(今山东鄄城)。孙膑青年时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与庞涓同门受业。孙膑天资聪明,又善于动脑,悟性极强,对师父所授之业常能举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孙武的影响,俗话说,门里出身,强出三分,孙膑能结合史书上所述战例去理解师父的讲授,其学业长进之快常常出乎师父的预料。故鬼谷子常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庞涓却是个骄傲自负又心胸狭窄之人,虽然不乏聪慧,学习却极不刻苦,常常浅尝辄止,自道为阵之法不过如此。刚刚入门,便认为学到了师父的全部本事。对这样的学生,鬼谷子越来越失望,只能听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导孙膑。庞涓表面上服气孙膑,内心却十分嫉妒。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对孙膑常怀陷害之心。
庞涓离开鬼谷子后,虽然不学无术,却因曾师从于鬼谷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说会道,善于自吹自擂,后来便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做了将军,并没有忘记孙膑。孙膑当时在齐国,齐国又强于魏国。庞涓怕孙膑被齐国重用后与自己为敌,便处心积虑地要去掉这个眼中钉。经过周密策划,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客。孙膑如约前往,庞涓却说孙膑来迟,怠慢了魏王,私自将孙膑处以膑刑,即剔除膝盖骨,使其不能行走。孙膑的原名史书未载,这次受刑后才改名孙膑,以示自己永不忘记这奇耻大辱。
孙膑是受膑刑还是受刖刑,史记里面说他是斩断双腿,那为什么他叫孙膑
史记说 他受的是膑刑 所以叫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