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中国现代史如何评价解放战争的号召贫下中农参加革命以分到田地和建国后的土地国有化之间的巨大变革?

中国现代史如何评价解放战争的号召贫下中农参加革命以分到田地和建国后的土地国有化之间的巨大变革?

中共解放前土地纲领评价

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 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富农的政策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什么变化?原因何在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意义: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论述近代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土地政策及其原因。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后的土改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意义有何不同

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试图尝试建立起完整的土地公有分配制度。区别在于实施的力度和方法不同。

解放战争中的土改由于尚处于战争状态,无法进行彻底的土地征收和分配。同时也不可能将所有中富农、地主完全消灭。因此采用的是相对柔和的“团结中农、打倒富农、地主”“争取开明士绅、减租减息”的政策,基本也没有试图从肉体上消灭。

解放后的土改由于大陆战争已经基本完成,政府有了充足的物质和法理保证进行彻底的土改。因此所采用的手段就比较暴烈。不仅已不争取富农、地主,连一部分中农都被划为斗争对象,相当多的地区出现了肉体消灭地主、富农阶层的斗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