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湖北省鹤峰县东洲河传说故事有哪些?(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主要河流湖泊有哪些)

湖北省鹤峰县东洲河传说故事有哪些?(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主要河流湖泊有哪些)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主要河流湖泊有哪些

一、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主要河流湖泊有:

  截至2011年,鹤峰县境内流程大于3公里以上的河流、沟溪112条,分属澧水、清江和沅水三大水系。

  暗河主要分布在溇水各级支流河溪、流域中。高山岩溶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暗河,大都在低山一带又成暗泉涌出。尤以九峰桥河段中出现的暗河为罕见,在全长40余公里流程中,自夹沙起至云南山脚洞中流出。河道明暗相间,九进九出。最长一段暗河长约20公里,堞水南源的深溪河、三路口河下游均进入洞穴成暗河。主要有白水沟泉流,枯水流量约0.3立方米/秒。犀牛洞泉流,洞口枯水流量约0.8立方米/秒。隔子河、七眼泉泉流群,合计枯水流量约0.3立方米/秒。大典河流域计有小岩口、挂子溪、出水洞、公泉、母泉、观音寺泉、浑泉以及北湾、西湾的细流泉群,浑泉最大,常流量约1.0立方米/秒。全县可供开发量占理论蕴藏量的60.5﹪,仅开发可供开发量的3.26﹪。

  二、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简介:

  鹤峰县,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州的东南部,与湖南省毗邻。地处东经109°45′至110°38′、北纬29°38′至30°14′之间。古称拓溪、容米、容阳,曾是容美立司治所,1735年改土归流后先后设置为鹤峰州、鹤峰县。县境东西长85千米,南北宽67千米,总面积2892平方千米,人口223210人(2011年)。辖6乡,3镇,政府驻地容美镇。

  2012年,鹤峰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GDP)349664万元。全县人均县域生产总值17435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730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0955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2979万元。

湖北棗陽的故事有什么?

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诸葛亮也是在这里出山的

祖厉河的民间传说

祖厉河发源于陇中地区会宁县的南部山区,并由南向北流入到靖远县,在一个名叫大水头的地方与黄河相融,成为黄河上游一支最为弱小的河流。祖厉河有两条支流,东面流淌的名叫祖河,南面流淌的名叫厉河。据说很早以前,这里发生了一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使方圆几百里只剩下了两户人家。一户姓祖的夫妻生育着一个儿子,家住东山的大山顶上,门前一汪碧潭,流出一道溪水,时称黑龙河;另一家姓厉,夫妻俩生育着一个姑娘,住在南边的三条岘,门前有数眼清泉,汇聚成小河,起名南河。两家相距遥远,道路不通。随着儿女成长,两家人各自为子女的婚事发愁。有一天祖家父子上山打猎,两人翻山越岭,追逐野兽,不知不觉就到了红日西沉的黄昏。他们正想收拾猎物回家,不料狂风骤起,大雾迷漫,难辩方向,两人竟朝相反的地方走去。走了多半夜,人已经困乏得不行了,突然看到山坳间闪出了一线灯光。父子俩惊喜异常,便直奔灯光而去。到家门口一打问,才知道住的是厉家。厉家夫妇便热情地招待了祖家父子。

当祖家老父得知厉家有一位仙女般美丽的姑娘时,便提出了联婚的要求,厉家夫妇立即满口应承,并告知了姑娘。厉家姑娘从门缝里看到祖家儿子英武健壮,便欢快地唱起了山歌。门前流水清粼粼,有缘交汇桃花红,河分南东不见人,闲看浮云了此生。听到姑娘歌声表达的意愿,祖厉两家相约,等到来年春天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便各自沿着门前的河水走,走到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相聚。天遂人愿,两家果然在两道清溪相汇之处的桃花山下,喜结良缘。于是,这两条支流就分别叫祖河与厉河,而汇聚向北流淌的叫祖厉河。在汉武帝设置县域时,这里便称为祖厉县,直到南北朝北魏时废弃,并沿用这一名称达500年之久。

报恩塔的传说

  1\

  民俗故事:报恩塔的传说

  有一条河纵贯巴山,由渝入秦连接两省,这就是汉江最重要的支流之一——任河。这条河作为航运水道,曾承担过全国其它地区沟通西南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在任河沿线,至今仍存留着很多那段岁月的痕迹。在紫阳县瓦房店的任河岸边,有一座“报恩塔”,就是这些痕迹中的一个。

  报恩塔原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太平天囯”时期,长江水运受到阻塞,进入西南的主要商道因此改走汉江任河。对于走南闯北的商家而言,这条路是绕了些,但却给坐落在汉江之滨,地处偏中的紫阳带来了短暂地经济繁荣。商船穿梭的喧闹打破了渔舟唱晚的宁静,同时也洗去了这里的凄清与萧条。商贸的繁荣让这里的人民变得富足,在这个从来只用石板盖房的穷困地方,甚至新兴出一座耸立着青瓦白墙的集镇。

  一个春天的早晨,一个江浙客商雇来大船离开瓦房店,乘着和煦的春风顺流而下。这一次他带来的丝绸、瓷器卖了好价,现在他正揣着鼓鼓的钱袋,准备回家去治点家产,再采办些新货。也许是留恋任河两岸的春色,也许是要回望一下这方带给他财富的山水,也许只是想方便方便,这位商人停船靠岸,在任河岸上盘桓了一会。这个时候,一只山里的野狗出现在他眼前,商人的心情不错,将带的干粮扔了些喂狗。可没想到,当商人要走时,这只野狗竟对着商人狂叫不止,还咬着他的长衫不放。商人骂了一声贪嘴的畜生,接着把狗一脚踢开,扬长而去。

  商人重新启锚开船,顺风顺水不知道走了多远。几天以后,船行到了一个大些的码头,商人打算上岸活动一下筋骨,可临下船前一摸怀中,商人脸色大变,明明放在怀里的钱袋不见了踪影。于是,全身上下舱里舱外找个遍,始终一无所获。商人仔细回想,只在离开瓦房店不久下过一次船,急忙吩咐船往回开,又过了好几天赶回原地。商人下船找了所有自己路过停过的地方,可是除了一只趴在地上的死狗,什么也没有找到。商人颓废的坐在地上,万念俱灰之时突然发现,死狗的尸体下露出一截布带,竟然是自己绑钱袋的布绳。商人大喜过望,急忙翻开狗的尸体,赫然发现自己的钱袋就压在那里。

  商人再看看狗的尸体,正是几天前咬住自己不放的那条。回想起来,商人明白了一切。定是自己给狗扔干粮的时候掉下了钱袋,而后来狗之所以冲自己狂叫又咬住不放,就是想告诉自己钱袋丢了。而看狗的死状,分明是商人走后,这只狗就一只趴在钱袋上从未动过。商人没有想到,这只野狗仅仅因为吃了自己几块干粮,就为自己看守钱袋到活活饿死。想明白原因,商人对着这只义犬的尸体放声大哭。

  商人回船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众人都大为感动,都跟随商人一起回到了狗的尸体旁边,大家找来工具,一起把狗安葬起来。为了感念这只狗的忠义,也为了把这个故事永远的记述下来,商人拿出了一笔不小的钱,在狗的坟上修建了一座砖塔,并起名叫做“报恩塔”。

  几百年过去了,报恩塔依然耸立,那个故事也仍在流传。当我们再次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发现,报恩塔所见证的不仅是一个义犬的传说,还有任河两岸那一段骤然兴趣,悄然落幕的航运传奇。

  八十年代初,因为下游修建水库,人们给报恩塔搬过一次家。报恩塔的位置变迁了,任河航运也不再繁忙。随着久已不闻的船工号子,旧的历史慢慢淡去,而新的历史正在以新的方式书写。报恩塔搬迁后的位置在公路旁边,而它对面遥望的是襄渝铁路。现在,襄渝铁路的复线和一条贯通西南的高速公路,都在报恩塔附近修建,勤劳的人民正在报恩塔下,演绎出一段更美更新的传说。

  2\ 泸州报恩塔

  泸州报恩塔,塔高33.2米,呈八方形,每边长4.1米,七层、双檐,座西向东而立,造型古朴优美,结构协调自然,塔外檐下砖砌斗拱,饰有瑞兽、琴书等涂雕,塔内共有九十龛二百五十六尊石刻造像,分别为佛教、民间中的传说故事,雕塑精密细赋,颇其南宋秀丽工致风格,外面全部呈白色,故此又名为“泸州白塔”。

  此“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相传,当时的泸州安抚使冯楫在自己的寿宴之日,有幸识得了流散多年的瞎母,冯楫当即焚香祷告,跪舔母目,终始母眼重明,冯楫遂建此塔以感恩。千百年来“报恩塔”的故事在泸州流传极广,并深情赞美了知恩、感恩、报恩这一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也深深影响了泸州人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