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婵老祖经中的虽有两间,奠其乾坤这句话的解释?(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意思!)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意思!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这句话的翻译是: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
混沌: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乾:八卦之一,代表天,乾是阳的代表;坤:八卦之一,代表地,与天相对,代表阴。
这句话出自封建社会的蒙学读本《幼学琼林》的卷一《天文》,《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完整句子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意思是: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分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的学习,不单单是知识上的学习,更要去效法自然,到达天人合一之境。自然即天道,地道,即天地运行的规律。这种思维贯穿了中国几千年,如果能善用此思维,则容易成功,如果不善用,则易失败。
扩展资料
《幼学琼林 天文》原文和翻译
1、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
2、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分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3、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太阳、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政。天、地和人合称为三才。
4、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太阳是众多阳气的宗主,月亮是太阴的精华象征。
5、虹名虫带虫东,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长虹又称为虫带虫东,是天地之气交汇浸淫而形成的;月宫里的蟾蜍,是月亮的精华所凝聚而成的。
6、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风将要扬起的时候,石燕就成群的飞起;天将要下雨的时候,商羊(一足鸟)就会出来飞舞。
7、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盘旋屈曲的狂风,仿佛弯曲的羊角,闪烁的电光划破长空,如同雷神挥动着鞭子;
8、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青女是主管降霜的神灵,素娥就是嫦娥,也是月亮的别名。
9、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雷部里行动敏捷且能迅走如飞的鬼叫做律令,专管雷雨推车的女孩叫做阿香。
10、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世人称云神为丰隆,雪神为滕六。
11、欻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欻火和谢仙都是掌管雷火的神祇,飞廉、箕伯则是风神。
12、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列缺是照耀电光的神灵,望舒为月宫里的御车之神;
13、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甘霖和甘澍都是指及时雨;玄穹和彼苍都是上天的通称。
14、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飘飞下来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可以用来预卜年岁的丰收;太阳升起已有三竿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
15、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蜀地(四川)因山高少日,所以当地的狗看见太阳,就对着太阳狂吠,是比喻人见识太少,少见多怪。
16、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吴(江苏)地的水牛看见月亮便气喘吁吁,用来嘲笑世人恐惧得太过分了。
17、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期盼之心殷切,好比大旱之年企盼天空的云霓;恩泽深厚,如同万物得到雨露的滋润;
18、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参星与商星此出彼没,永远没有机会相见;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相会一次。
19、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后羿的妻子嫦娥成仙后升天,飞奔到月宫里;殷高宗的贤相傅说,他死了以后其精神寄托在箕、尾二星之间。
20、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披星戴月是说早晚不停地奔波,整日操劳非常艰苦;栉风沐雨是说奔波在外,不避风雨地辛苦经营。
21、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事情在无意中完成好像浮云的无心出岫;恩泽广泛的施行,好像阳春滋长着万物一样。
22、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送礼物给人家,要自谦说聊表献曝的诚意;托人挽转情势,要说全靠您的回天之力。
23、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感谢他人援救的恩情叫做再造;称颂再生的德泽叫做二天。
24、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看似坚固,实则容易消亡的情势或权力,好像冰山见到太阳一样;事物悬殊极大,相去甚远如同天和地一样,可称为天壤之别。
25、晨星谓贤人寥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贤德之人因稀少罕见,比喻为早晨的星星;人云亦云,所说的言语都相似,则用雷同来形容。
26、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心里太过忧虑,好像杞人担心天要塌下来一样;做事不自量力,和夸父追逐太阳一样毫无差别。
27、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
赵盾之为人,如夏日的太阳一样,威猛似火使人害怕。赵衰待人和蔼,如冬日的阳光一样和蔼可亲。
28、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
汉朝山东地方有一孝妇窦氏含冤而死,上天因而震怒,三年都不下雨;战国时候邹衍被屈捕下狱,六月的盛暑天气,忽然飞起霜来;
29、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须当爱日。
杀父之仇必报,不愿和仇人共同站立在天地之间;为人子女者应尽孝道,要珍惜父母健在时,能诚心奉养父母的日子。
30、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致召夫景星庆云之祥。
太平盛世之时,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快乐地嬉游;太平时期有才德的皇帝能感召上天,而出现景星、庆云等各种祥瑞的景象。
31、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夏朝时大禹平治水患,功劳齐于天地,使上天接连着下了三天黄金雨;孔子编纂了《春秋》和《孝经》这两部书,赤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
32、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比喻百姓的愿望各有不同;虎啸生风,龙腾生云,说明了君臣的会合相辅并不是偶然的。
33、雨旸时若,系是休征;天地交泰,斯称盛世。
晴雨适宜应时而至,这是吉庆福禄的好征兆。天地融和通畅,万事亨通便称得上是太平盛世。
古诗 登恒山 解释
登恒山 金 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习惯于歌颂莺歌燕舞的现代人怎么能理解元遗山当时的心情,他对于灭亡了的金朝非常怀念和悲痛,并且以身相许,不惜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此后终身不士新朝,他借咏恒山抒发其热爱金朝河山之情和对金朝灭亡的惋惜。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出自哪里?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混沌: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汉代班固在《白虎通·天地》说:“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易纬·乾凿度》中说:“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
初:左边是代表衣服,右边是刀,组合到一起是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所以初的本意是起始、开端的意思。
开: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为开门。张者,施弓弦也。门之开如弓之张。门之闭如弓之弛。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
句释: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世界刚刚开启的时候,这句话是混沌初开之意。
引申一:首句即言开蒙。类比于人,学习会使人从混沌走向清明。混沌初开即为开蒙之意。《幼学琼林》第一句,就暗隐开蒙之意。第一部分为天文,告诉了我们最初的学习,或是最为本质的学习是法天道的。即天人合一之学,因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即在此。故《幼学琼林》从天文开始,从混沌初开起,即告诉人们,一个人的真正能从混沌走向清明的学问是天人之学。
例证:老子说了一句话,也有效法之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我没有加上标点,是因为这句话有几种版本的句读之法。大家说,应该怎么加?
通常的版本是这样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但是我们根据《幼学琼林》的第一句:“乾坤始奠。”的理解,就应对此句有不一样的理解。
乾:八卦之一,代表天。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解释一个词,天空。天是气构成的,离地越远越稀薄,接近为空,所以就叫天空。乾是阳的代表。
坤:八卦之一,代表地。与天相对。代表女。
始:为开始。
奠:定。《广韵》中说:“堂练切,音电。定也。”《尚书》中说:“奠高山大川。”扬雄《太玄》中也说:“无地奠位。”《说文解字》中说:“奠,置祭也。”在此不符。
句释:乾坤孕育,从而确定了天地位置。正如《序卦传》中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气下行,地气上升,天地交媾,而后生万物。
天地是并行,就好比男女。就好比家庭中的父母。人法地没有问题,人去效法地的厚德载物,做一个宽容的人。地法天,稍稍思考一下,就会有点小问题。天地并行,男女平等,父母同尊,为什么地要去效法天?女要去效法男,母为何要去效法父呢?天法道,也可以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即为阴阳,阴阳生天地。道是天地祖炁,就好比孙子去效法爷爷,当然效法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知变化,是否为泥古不化?道法自然,最难理解。道是老子所认为的宇宙最高力量,道怎么还要去效法自然?故这句话,是否有问题?是否是句读有问题?我见过很多版本的《道德经》,其中有一种句读就非常合理。传统文化把天人之道放在了核心位置。老子也不例外,《道德经》其实就在讲天人合一。只是我们没有看明白而已。那么,我见过的是什么样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汉语中有承前省和蒙后省两种。此句即为承前省,我把省略的主语加上,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人法地,地;人法天,天;人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人去效法地的厚德载物,做一个宽容的人。人法天,天。人去效法天的自强不息,就会具有天的品德。法道,道。人效法道,就会具有道的品德和特点。法自然。而这一切的效法要自然而言,不要加入主观意念。所以,幼学琼林第一句,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学习,不单单是知识上的学习,更要去效法自然,到达天人合一之境。自然即天道,地道,即天地运行的规律。
其实,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这句话暗合了很多内容。
这才是真正的启蒙,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认识几个字,会背几句诗,就为开蒙啊。如果说混沌是整体,乾坤则为局部,先说混沌,再说乾坤,此即从整体到局部。这是传统文化中的比较核心思维之一。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盖房子,是先盖整个,再按窗门。比如,在工作中,先要从整个公司的全部出发,然后才能估计个人利益。反之,则不能长久。比如,即使个人失败了,但是整体成功了,个人也是成功的。这种思维贯穿了中国几千年,如果能善用此思维,则容易成功,如果不善用,则易失败。
满意请采纳
古诗 登恒山 解释
登恒山 明·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译文:
云中堪称是天下的屋脊,可见此山山势极高。
有八条河流在山下汇合然后向西南流去,群山屈居,仿佛都蹲在它的北面。
仙台面对着太阳远远与太阳相映照,悬崖峭壁云汇雾集为它呵护拱卫。
我还有搜奇猎异的雅兴,只可惜眼前的道路已渐渐地昏暗下来。
赏析:
诗的开首两句,便用夸张豪迈的口吻写出了恒山众山独尊的地位。“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恒山所在的山西浑源县在古代属云中郡统辖,作者说云中恒山是天下的屋脊、脊梁,极言此山之高峻。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这是鸟瞰的图景。登临纵目,只见山山条条水脉尽皆汇向南方,被山势所拘,龙王也只得俯首称臣,顺山势而下。因为恒山突兀高耸,便显得群峰都好像向着北岳蹲下一样。这两句诗,与杜甫的《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这两句又可视作是仰观的景象。恒山顶上有会仙府、琴棋台等建筑,因为修筑在山巅,便有“临日”,迫近太阳的遥远之感。“风窟”指的是北岳虎风口。在北岳观两侧,悬崖壁立,空谷来风,窟中山风常似虎啸。彤云密布,云从风,在山谷间屯集,风涛、云海,正是名山特有的景观。面对这瑰丽的景色,诗人留恋不已,久久不欲离去,他还想看到更新奇的景致显现。“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便是这种心情的写照。诗人雅兴不减,还想进一步到云深不知处搜奇探胜,怎奈日暮途穷,不觉已是红轮西坠,天色暗淡,不辨东西了。诗人把这种游兴不减,余韵正浓的情绪放在天色已晚无法继续游览下去的时刻,更让人觉得惋惜,更让人感觉到北岳恒山那丰富无垠的内涵。纵然滞留更多的时日,也无法穷尽其中变化万端的风光。诗人用“空怜”二字,淡淡地带出未能尽兴游览恒山的遗憾,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更加增添对北岳恒山的神往。纵观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热爱生活,歌颂美好山川的豪迈气势,这首咏北岳恒山的《登恒山》,可与杜甫咏东岳泰山的《望岳》比照着读,二诗的神韵、风格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