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修士下手基之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名象,是谓惚恍
- 此去经年,眉目成书。这句话什么意思?
-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名象,是谓惚恍
还有上半段:
老子曰: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你说的意思是。(截取)
其上不光明,其下不阴暗,蒙胧无法形容,于是又回复到无。就是说它没有形状,没有物象,把此现象称为“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尾。凭这个古老的“道”,来驾驭现存的事物,就会知道古老事物的开端,这就是“道”的规律。
此去经年,眉目成书。这句话什么意思?
此去经年:
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一句词,去,离去;经。过;此去经年: 就此离去过了一年又一年。
眉目成书:
眉目成书的意思是:仿佛两个人早已相识,从眉眼中就仿佛看到过往,很理解彼此。
眉目成书意境赏析如下:
时光为渡,人生为河,眉目之书,忆之岁月,应该将俩个一直互相在乎的人,一直互相关心,不知过来多久,突然互望,从眉目中就可以看出对方那份随岁月不褪春秋的感情。
许一场一见如故,眉目成书。爱情如果是十分,希望这样收藏:三分是望穿秋水的等待,三分是痛不欲生的误会,三分是心心相印的珍惜,剩下一分是偶尔的心猿意马和思想背叛。相似的人适合一起欢闹,互补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有时候,曾经的好朋友转变成陌生人了;有时候,有些人不需要说再见,就已经离开了。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形容善于探讨钻研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再从他的节和不顺的地方下手。
1. 作品出处
选自《礼记》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2. 注释
善于探讨钻研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
3. 寓意
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应当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
4. 《礼记》
西汉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记》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