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中苏20世纪最后30年代中苏社会主义建设相关措施及影响?
20世纪20到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
30年代,苏联经济实现飞速发展,成为继美国后的第二大国 经验主要是苏联依靠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苏俄苏联二十世纪20到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特点
二十和三十年代……这是在“人民的导师、无所不知的领袖”斯大林的指挥下两个截然相反的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贯彻布哈林的经济理论,保持新经济政策,发展了工商业,但也促成了耐普曼和富农的发展壮大.在这段时间里斯大林利用布哈林的右倾政策打倒了左倾的托洛茨基派;27年粮食收购危机发生之后,斯大林从1929年开始贯彻托洛茨基的经济理论,实行高速的工业化,对农村进行强制集体化,“更严重地剥削农民”(这句话是托洛茨基说的,斯大林在1927年还在批判这句话“破坏了工农联盟”,可两年之后他就照办了),重点发展重工业——军工业,顺便打倒了布哈林派……
列举20世纪20——30年代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苏俄(苏联)取得的.
(1)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3)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于1928-1937年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这成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4)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中苏社会主义建设异同
中苏经济建设的异同
中苏社会主义建设的联系
中国苏联建设异同
中苏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点
中苏发展重工业的不同
中苏社会主义建设相同点
中苏工业化建设的共同特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俄哪一措施的实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新经济政策 在军事共产主义不适应新形势的条件下,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次大胆探索,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积极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启示意义.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活运用,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历史价值十分突出.
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哪些原因?
(l)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2)严重弊端: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地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
苏联斯大林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采取哪些措施
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列举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法制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1918年,正值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者们正在同白俄进行激烈的政权争夺,由于战时资源的极度匮乏和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红色政权的封锁,列宁颁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措施及成就
第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2)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全国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第二,苏联的建设也存在严重弊端,如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等.长期执行这一政策,会带来极大弊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