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朱棣五征漠北为什么都失败了?

朱棣五征到底杀了几个蒙古人,丘福好像败了了10万.

朱棣五征漠北为什么都失败了?

明朝永乐五次北征蒙古分别是:永乐八年征鞑靼,永乐十二年征瓦剌,永乐二十年征. 明军从北京出发,六月初三,明军在三峡口(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击败了瓦剌部的.

朱棣为什么不将漠北纳入大明的版图?

当时漠北叫鞑靼的民族!我们明成祖几次讨伐都未果!说以!没有下手把它聋了!

民间盛传明成祖朱棣时期“燕王扫北”是否确有其事?是针对汉族.

是真的.朱棣一生五征漠北,最后死于路上.当时打的是蒙古人.把蒙古人的元打成北元,把人家从正规军打成杂牌军,最后打成游击队.可以说蒙古人让朱元璋父子欺负惨了!

朱棣做过很多大事为什么历史评价不好?

因为他对读书人不好.史学家都是读书人

建文帝削藩和康熙帝削藩,为什么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是因为建文帝势力不够强大诸侯的实力更强大所以失败

同样是清君侧,为何刘濞失败了,朱棣成功了

明太祖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 ,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洪武晚年,功臣宿将被诛杀殆尽,北方军事均以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而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

为什么明英宗亲征蒙古会失败?

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蒙古新兴瓦剌部落,在首领也先的统领下向大同进攻 .而此时的大明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年纪轻轻却不思进取,政治腐败,军事松懈.朝纲掌握在太监王振手中.边关告急,明英宗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此时王振上奏只要御驾亲征,定可击退瓦剌.在王振的怂恿下,一向养尊处优,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朱祁镇亲率几十万大军出征,当明军行至距北京一百多公里的土木堡时,遭到瓦剌的突袭和围剿,致使明军几乎全军覆灭,明英宗也被俘虏.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明成祖和康熙帝都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御驾亲征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何况明英宗输在了自身,重用太监,听信谗言,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明成祖朱棣总共几次亲征蒙古?

五次亲征漠北蒙古.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大军50万人出征.五月,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部遭遇,双方大战,最终本雅失里败逃.回师途中又遭遇阿鲁台部,激战数日,阿鲁台战败逃遁.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的势力被削弱了许多.随着鞑靼部的衰败,瓦剌部强盛起来,时常骚扰边境.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决定第二次亲征,并让皇太孙随行.六月七日,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明成祖像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队.这场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敌人才败走.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为什么建文帝削藩失败?

原因:封建社会帝王登基之初都要大肆犒赏功臣,并且对祖先、子孙后代进行册封,. 这就是他失败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个失误就是不让朱棣他们进京吊唁朱远璋.

靖难之役:朱棣为什么会成功呢?!

你是要简单翻译还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