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李渊是第一个卖国贼向外国称臣,李渊是不孝子,老姨夫隋文帝对他那么恩重如山,隋恭帝被李渊用毒酒灌死?

李渊是第一个卖国贼向外国称臣,李渊是不孝子,老姨夫隋文帝对他那么恩重如山,隋恭帝被李渊用毒酒灌死?

隋恭帝是谁?

隋恭帝(杨侑)

恭帝,名杨侑(公元605-619年),隋炀帝孙,李渊攻入长安,立他为帝。在位半

年,又为李渊所废,次年被杀,终年15岁,葬于陕西省干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杨侑,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炀帝晚年出外巡游时,命

他留守长安。公元617年10月,李渊自太原起兵攻入长安。立他为帝,改年号为“义宁”

。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杨侑称帝,只不过是李渊手中的傀儡,公元618年3月,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

。消息传来,李渊见杨侑已无用处,于5月逼他退位。自行称帝。杨侑被降封为希国公,

闲居长安。第二年五月遇害(具体死法不明),一说病死。

杨侑死后的谥号为恭帝。

唐高祖有降顺突厥之辱的故事

李渊一直到大业13年(617)7月才带大军从太原誓师出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北方少数民族突厥的关系还没有处理妥当。隋朝末年,中原战乱频频,突厥在北方迅速崛起并日益强大,恃强扰边,已是家常便饭。李渊为太原留守,抵御突厥的侵扰就是重要使命。

李渊起兵前的顾虑还有两点:一是担心兵行之后“突厥南侵”,难以抵御;二是担心北方群雄如刘武周等联络突厥“引为边患”,妨碍自己全力进军关中。这是影响他起兵以及起兵以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李渊很清楚,“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隋朝末年,北方的众多割据者如陇西薛举、马邑刘武周、朔方梁师都、河西李轨、北平高开遭等,“虽懵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此外,尚有刘季真、李(郭)子和、刘黑闼、宋金刚等攀附突厥,引为奥援,与之“使者往来,相望于道”,关系密切。无疑,在炀帝南幸江都、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的形势下,雄居北方的突厥成为极其重要的政治势力。李渊起兵太原,并不是要割据一方,而是要进军关中、夺取全国政权。因此,深谋远虑的李渊在起兵之初不能不恰当地处理与突殿以及各个割据势力之间的关系。

李渊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北连突厥,也就是向其称臣。大业十三年五月,突厥围攻太原撤退后,李渊就亲自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信,告知他:自己大举义兵,是要远迎主上(即隋炀帝),要像隋文帝时期一样与突厥和亲,如果可汗能够答应不侵百姓,则“征伐所得,子女玉帛,全部归可汗所有”,而且,突厥可以不劳兵马、坐享其成。信写好以后,李渊还特别使用了下对上的文书格式,在信封上题为“启”而不用“书”。

对于李渊对突厥“自为手启,卑辞厚礼”之举,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推测是李渊已经“称臣于突厥”了。对于李渊称臣于突厥事,唐朝人所著的《贞观政要》、《大唐新语》以及《旧唐书.李靖传》和《新唐书·突履传》等正史都有类似的记载。如《李靖传》提到,贞观年间李靖大破突厥颉利可汗以后,太宗大为兴奋,并说了“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这样的话。不过,由于此事是出自太宗之口,不少人觉得未必可信,认为这很可能是他为自我炫耀而不惜诋毁已为太上皇的李渊。著名文学家陈寅恪先生,就此专门撰写《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一文,指出“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他不仅详细考证了李世民主谋称臣于突厥一事的始末,还论定李渊乃是受李世民胁迫。

但在我们看来,李渊未必是受李世民胁迫,这是他基于当时政治局势与自身条件所做出的明智决策。很能反映出他的远见卓识。实际上,无论历史事实如何,李渊显然都是从有利于他的建国大局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历史上的李渊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平简介   李渊(566~635在世,618~626在位),唐朝开国皇帝,汉族。静宁成纪人(今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鲜卑姓大野,字叔德。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隋朝的唐公,死后谥唐仁公。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明敬皇后与他的母亲和隋文帝文献皇后分别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长女、四女和七女,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趁势起兵造反,,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

  十一月攻拔长安,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李渊入长安后,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又以杨侑名义自加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次年(618)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武德年间,统治集团内部充满了复杂的斗争。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时的佐命元从,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宠信;刘文静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勋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渊借故杀了刘文静。秦王世民自认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他的功业超过太子李建成,但因是次子无法继承皇位;太子建成亦深知世民是自己皇储的地位的重大威胁。于是,双方展开了剧烈的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在这场政争中,李渊则经常站在建成一边。太子的心腹杨文斡受命召募壮士送长安,以供李建成发动政变时使用。

  武德七年(624),有人向李渊揭穿这件事,李渊盛怒之下产生了废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念头,但查出是李世民派手下为夺太子之位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阴谋,所以并未实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发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政变中,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渊立己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渊在度过一段闲散失意生活后,死于太安宫。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唐高祖叫什么名字?

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