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皮划艇运动有哪些特征? 皮划艇介绍

皮划艇运动有哪些特征?皮划艇介绍

皮划艇运动有哪些特征?

1.运动属性。奥运会的皮划艇比赛项目为500米和1000米。划艇的成绩为双划1分38秒~3分40秒左右,单划1分48秒~4分左右,皮艇的成绩分别为1分30秒和3分20秒左右。500米比赛中划艇每桨拉力平均接近20~30千克,皮艇为20千克左右,1000米和500米比赛后血乳酸为12~20米米l/L。可以看出这是一项以快速力量耐力为主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因此,对快速力量耐力(比赛的大部分)、最大力量(前10~20桨)、速度力量(功率)以及耐受乳酸的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

2.竞速结构及其所对应的运动能力。为了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以500米项目为例,把它分为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对应的技术能力和对应的运动能力做了界定(如下)。

起航阶段(0~25米)

技术能力:适宜的桨频,充分地用力;

力量素质:力量速度;

效果:获得初速度;

加速阶段(25~150米)

技术能力:控制桨频,保持拉桨力度;

力量素质:速度力量;

效果:尽快达到途中速度;

途中阶段(150~420米)

技术能力:快速提高桨频,突出每桨效果;

力量素质:协调放松、省能;

效果:充分发挥有效功率;

冲刺阶段(420~500米)

技术能力:提高桨频保持每桨效果;

力量素质:高度集中的爆发力;

效果:获得最快的速度。

在起航阶段要求适宜的桨频,从零开始获得初速度需要的是充分的用力,确切地讲应该是力量速度,而以前我们在起航阶段拼命划,不是表现在力度上,而是表现在桨频上,体能消耗很大,但效果不好。在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则需要速度力量以获得最大的加速。

途中阶段是最长的,需要控制好桨频,突出每桨的效果(每桨力量约20~30千克),把最适宜的桨频与最适宜的力量结合形成最佳功率来保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63062最适宜的途中速度,既保证速度又节省能量,为最后的冲刺做好体能的准备,同时又不能以牺牲速度为代价。此阶段对技术动作的精细要求很高,需充分的协调放松。最后的冲刺则需要有很强的爆发力来保证最快的桨频和每一桨的效果以达到最高的冲刺速度,这就需要动员每个有神经冲动的运动单位的驱动能力共同完成。

3.能量代谢。长期以来,在能量代谢方面,我们只是机械地运用其一般规律,并没有结合项目的特点。众所周知,能量代谢开始的7秒~8秒由磷酸原系统供能,30秒左右由糖酵解供能。皮划艇项目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撑重项目,在起航时不能像跑步那样通过大肌肉群用力作用于地面获得力量转化成很大的加速度,开始的几桨不可能很快。我们在训练起航时的距离一般是100米,约20秒的时间,我们把此段归结为磷酸原系统供能。在20秒~60秒产生一定的乳酸,60秒~120秒乳酸继续堆积,为糖酵解系统供能。

4.工作肌群与方式:(1)动作结构与工作肌群。通过肌电研究我们发现,划艇为左右非对称性运动,划桨时左右侧肌肉的用力特点明显不同。划桨侧(利侧)主要以拉桨肌肉做功为主,躯干屈伸和回旋肌肉为辅;而推撑桨侧(非利侧)则主要表现为摆桨肌肉做功居首,躯干回旋和屈曲肌肉居第二位,下肢膝关节屈伸肌肉居第三位。左右两侧肌肉做功相互配合。

皮艇上肢的运动方式和幅度远多于躯干和下肢,故上肢肌——主要是肩带肌和上臂的肌肉做功比率居第一位,如拉桨时的三角肌后部、肱三头肌和冈下肌、背阔肌等;摆桨时动用的胸大肌、三角肌前部和肱二头肌等。躯干回旋(扭转)和维持姿势的肌肉做功比率居第二位,如躯干回旋肌肉——腹外斜肌和维持姿势的肌肉——竖脊肌。下肢主要屈曲、蹬伸的肌肉居第三位,如胫骨前肌和肌二头肌、股直肌等。

(2)工作方式。皮划艇的肌肉工作方式是远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这一认识对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对此认识不足,以致于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是近端固定的。

5.个体特征。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肌肉用力特点非常重要,可以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为此,我们通过肌电和身体素质的测试给每个运动员做了全面的评价,为训练以及艇上人员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皮划艇项目所需的专项体能从能量代谢的角度讲需要高水平的无氧糖酵解做功能力,在起航和最后冲刺过程中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同时本项目的技术特点又要求了肌肉必须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内协调和肌肉间的协调性。皮划艇运动的项目特点决定了专项体能训练的路径和方法。为此,我们把能量的供给、力量的需要、肌肉的参与、动作的结构及个体的特征相结合,设计出了很多与之相适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发展运动员的远端支撑、连续快速向心收缩的能力。

根据项目特点和个体特征,围绕着起航加速和后程能力的提高,陆上体能训练指导思想是:重点发展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并改善与其相关的各种运动能力和对应的能量代谢系统,使快速力量和跑步能力的提高通过协调性和柔韧性的有效整合,能够有效地转换为划桨功率和划桨效果的改善,最终使构建专项成绩结构的起航、加速、途中和冲刺四要素得到最佳的组合。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各类陆上训练内容做了更细致的分析,并做了具体的设计与实施。

奥运会皮划艇有着哪些特点

皮划艇比赛的特点是给人很大美感和愉悦享受,它既有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有运动员完美发挥技术时展现的运动之美和韵律之美。

  皮划艇是一项运动项目,1924年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1936年,皮划艇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2年,皮划艇又增加了急流回旋项目。由于花费太高,该项目也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后马上撤出了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恢复了该项目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保留了该项目,而悉尼奥运会也举行了该项比赛。德国、瑞典和前苏联等欧洲国家在静水比赛中一直占有优势。

皮划艇运动的介绍

皮划艇包括皮艇和划艇,都是两头尖小没有桨架的船艇。皮艇是桨手坐在艇内,使用一支两端桨叶互成约90°的桨,在艇的左右轮流划水;划艇则是桨手前腿成弓步,后腿跪着,两手握一支象铲子般的单面桨,在艇的一侧划水。皮艇有舵,由桨手两脚操纵;划艇无舵,全靠桨手的划桨动作控制方向。皮划艇运动属于速度耐力项目,经常参加皮划艇运动,能有效地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发展全身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它还可用于勘探、测量、侦察和旅游,有一定实用价值。

皮划艇简介

皮划艇是一项运动项目,1924年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1936年,皮划艇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2年,皮划艇又增加了急流回旋项目。由于花费太高,该项目也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后马上撤出了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恢复了该项目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保留了该项目,而悉尼奥运会也举行了该项比赛。德国、瑞典和前苏联等欧洲国家在静水比赛中一直占有优势。

皮划艇分皮艇和划艇两个项目。皮艇起源于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所制作的一种小船,这种船用鲸鱼皮、水獭皮包在骨头架子上,用两端有桨叶的桨划动。划艇则起源于加拿大,因此又称加拿大划艇.实际上,这两种艇都是从独木舟演变而来的,因此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朝鲜、香港、澳门等地都把皮划艇称为独木舟。

详细内容可参看百度百科。

baike.baidu/view/21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