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区别 民营企业有五险一金吗
民企和私企的区别?
民营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从本质上说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有一种说法认为私营企业泛指除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所有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指规模比较大的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有什么区别
“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这个概念由于历史原因不易摆脱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
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
(1)个体私营企业系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称之为个体私有经济,相对于它的则是公有经济。 (2)“民营经济”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为了既区别于原苏联、东欧的私有化经济,又要保护我国的非公有经济能健康、顺利、正常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词汇。 (3)按税务部门的习惯,提到民营企业时,即指个体私营企业。
(4)“民营经济”的范畴在使用上和政策上都具有发展性。因为它突出了以民为本的涵义;它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而是一个以经营主体不同来划分的概念。
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分辨?
从现代企业要求的产权清晰和产权流动入手,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意义重大。笔者以为,首先要在澄清民企概念和在民法中强调民企产权保护两个方面实现突破。
正确理解民营企业的概念要走出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认为民营就是私有,这种说法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相当不利。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民营企业是指旧体制下的私人企业,是指私人独资和私人有限公司。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作为一个机构法人再投资产生出更高层次的民营企业,即建立在法人基础上以民营法人投资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但他们还属于私营企业。
持这种观点意味着民营企业就是私人企业,民营化就是私有化。而在传统的按所有制划分的企业形态中,集体企业是公有性质的企业,因此,集体企业不在民营企业范畴内,这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都把民营企业与私人企业等同起来,使民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从实践上看,如果把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等同起来,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至今中国的很多产业政策,包括资本市场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上,对私人企业仍具有歧视性对待,因此把民营等同于私有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事实上,民营企业只是与国营企业相对,应包含公有性质和社会所有性质的各种类型企业,私营企业只是民营企业的一种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的策略上把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开,在各种场合尽量多宣传民营和私有的区别,是会对中国民营企业(包括私人企业)的发展产生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另一个误区是认为民营企业不是公有企业。
民营与国营相对,而不与公有相斥,民营完全可以是公有,是社会所有。因此,现有的集体企业应被视为民营企业,尽管中国传统上的集体企业是被视为公有企业的。那么我们讨论的民营企业绝不仅限于私人企业。
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只要他们是民法意义上具有独立法人所有权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任何非国有独资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或换一个角度说,结合中国的现状,民营企业将包含三种类型:第一是被自然人股东所有的企业;第二是出资人主体模糊的集体企业;第三是非国家独资所有的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及国有参股和控股的企业。
现实中,中国民有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所有,而民营化的表现形式是股份化,它应被划为公有和社会所有的概念,这在中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是被接受的,也是有利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
而在西方民营化则等于私有化。
事实上,我们过去和西方现在把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的理解是错误的。民营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所带来的是按份共有、产权清晰的现代法人所有的企业制度,这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形态。
只有这样界定民营的概念,才能把股份公司、三资企业和其他各种非国有独资企业都纳入民营企业的概念之中,扩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再谈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和民法的调整。
目前从修宪的角度,建立“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法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从民法入手,民法是我国民事行为的根本大法,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民法中明确“私人产权与公有财产同样神圣不可侵犯”是非常必要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谈民营企业的产权清晰化和制度创新总给人不踏实的感觉,就不敢对民营企业正视历史,不敢提今天的产权清晰和担心未来的变化,而现实中实名制不能落到实处、资本外逃和在证券公司虚开账户的现象也就难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