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终身学习特性有持续性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和整体性选择哪一些

终身学习特性有持续性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和整体性选择哪一些

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特征有哪些

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中鹏远程教育有如下特点:

1、 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其表现是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教育的门槛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终是社会中少数精英。远程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远程教育就是应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而诞生,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一切有意愿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2、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把学习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特定的校园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对其实施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教育资源与功能收缩和集中应用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扩散,将自己的教育功能向整个社会延伸。这种延伸性符合现代教育的终生学习的理念。

3、灵活性。从各个国家的情况看,远程教育一般面向成人,承担了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工作。于是,远程教育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这样一来,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要比常规的学校教育更灵活多样,充分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4、手段中介性。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远程教育是基于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其活动的,只有借助信息工具才能构成远距离的教育活动。所以,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注册报到、教学活动、作业的布置与提交、评价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等,都离不开有关媒体的中介作用。尽管常规的学校教育也需要媒体技术,但它不像远程教育那样对媒体工具、对传输手段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没有媒体手段的中介作用,远程教育就难以开展。

5、管理性。尽管远程教育是具有开放性、延伸性和灵活性的教育形式,但它依然是在一定制度下,有目标、有管理、有评价、有反馈、有调控的教育活动。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延伸性和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它依然以特有的方式和制度调控教育活动的运行。不能把大众传播的信息接受方式——随意点击网页、随意调换电视频道等行为理解成远程教育,这种行为不是远程教育,而是广义的个人化的“学习”。

终身教育有什么特点

终身教育的特点

  1. 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 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 广泛性。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灵活性和实用性。现代终身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这个是我查到的资料

如何理解戴夫终身教育的20条特征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①,它对制度化的教育提出挑战,注重人们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比传统教育更加能够显现每个人的个性”②。

    传统教育系统主要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组成,这些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又封闭划一、自成体系。这种以阶段性为特征的制度化教育是与工业经济相联系的,它的特点是划一和封闭,过分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压抑和阻碍学生个性及创造性的正常发展。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发展潜能,教育就是要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切机会,把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而这种阶段性的教育相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很有限的一段时间,因此也只是一种很有限的教育,不能满足人发展的各种需要。终身教育超越了阶段性、制度化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宜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有利于教育创新的实施,被誉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个性化。

    人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发展需要,社会也如是,教育就是以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制定自己的目标。“学习社会的终身教育,并不是有意创造特定的‘完人’,完全是以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得到丰富成长发展为中心,以提供多种教育机会为重点”。③每个人都具有他人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个性,而在某一特定的阶段、时间内,这种丰富多彩的个性是很难充分表现出来的,如有的人20岁左右就显露锋芒,而有的人到30岁甚至更大,也未必发挥出他的能力。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对人受教育时间的限制,在时间跨度上将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本质上讲,终身教育是“旨在促进人发展的教育”,教育目标是培养个性完善发展的人,教育过程“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每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实质和核心。爱因斯坦早在《论教育》中就指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只有每位社会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创造才能有效开发,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终身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它消除了一次性教育带给人的失败的苦恼,允许并提倡人们多次、多样选择,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按照传统教育的观点,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教育的实现形式局限于单一的学校教育,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分离隔绝。终身教育则考虑到人格的全部和有机的发展,在纵向上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谋求各种教育实现形式的综合统一。这是对教育外延的崭新思考,使人们充分重视并开发大量的包括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在内的多种教育,发挥各类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及其他设施的教育功能,共同实施终身教育。因为“每个人的人格和命运是一个人的特殊的东西。在它的锻炼和形式上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个人的多样性和训育方法的多样性之间有明显的对比(contrast)。训育的多样性,要同人生的各个时期相适应,人因情况不同有不同的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④。终身教育承认个体的多样性,并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机会使每个人个性的多样性得以体现。成人教育专家戴夫认为:终身教育在范围和服务对象上具有总体性和普遍性,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简言之,教育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终身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时空局限的具体表现,它主要包括:(1)办学模式的多样化;(2)教育内容的多样化;(3)培养模式的多样化;(4)教育评价标准的多样化;(5)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3.人、教育、生活的整合: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终身教育的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教育界的强烈共鸣,并很快达成共识,这是因为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整合性。保罗·朗格朗认为:“当我们谈到终身教育的时候,我们头脑里经常考虑的是教育的整体性和完备性。”“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各方面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存联系。”⑤终身教育在横向上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实现了人与教育的整合。在纵向上将家庭、学校、社会各阶段的教育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实现了人与教育的整合;终身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⑥,即实现人、教育、生活的整合。

    人、教育、生活的整合表现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个性化与多样化是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个性意味着差别和多样化,而多样化总是优于单一化,它既包含了最好的单一化的优点,也避免了它的缺点和僵化。对多样性的尊重,就意味着对个性的独特性的尊重。多样化是数量、环境上保证个性化得以实现,个性化则从质量和动力上促进多样化的发展。

    终身教育对教育时间上的整合,为人们认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多样化,了解并发挥自己的个性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终身教育对教育空间上的整合打破了教育与生活的壁垒,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人们充分发展自身的独特性、创造性,获得空间上的保证。终身教育通过对教育时空上的整合使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得以实现,而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正是教育走向完善的标志。

谈谈如何理解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方式不是单指学习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而是指学生学习任何形式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

“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当然在课外的自由度比课堂更宽,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也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可以给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的权利。要坚决打掉教师暗中操纵的那只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知道学习是自己受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否则的话,他就会认为学习就是为老师服务的。为了教师能完成任务,为了老师顺利地获取某种奖励……,“自由”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合作”并不是几个人围在一起随便说上几句的代名词。形式很容易做到,把桌子或拉开或合拢,几个人凑成一堆,但真正意义合作却不容易。“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没有分开就不能谈合作。“分工”对学生来说,首先是独立。“合作”学习的范围也不单是课堂上,它包括学生课内外的一切学习。

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是给别人提供思考的材料,也是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合作更可以是全班的交流,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取知识,感悟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地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去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的分工可以明确,也可以“暗中”设定。在分工的同时,共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争取获得良好的效果。

“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的不仅是思想内容,更有方法、情感、态度,内容是浅层次的,而其他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文本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美”,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给语文实践下准确定义。它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我认为“语文实践”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或过程。只有把学生的课内学习定位在“实践”的角度上,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生既然是“实践者”,他们就必定要参与整个的语文学习过程,一切的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都应是学生。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否则的话,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中来,过去那种以教师讲为主、问为主、操纵为主的课堂,剥夺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实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外的语文实践应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过程。可以是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访问、参观、上网等多种形式的亲身“实践”,锻炼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外语文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读书,学生通过大量直接地接触语言材料,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语文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美。

真实、扎实的“语文实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大量的“语文实践”,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在过程中感悟方法,在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

当然“语文实践”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方法,既然是理念,那么它的表现形式就会有千千万万。但永远不要忘记,“语文实践”姓“语”,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