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如何改为陈述句?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改成句子
改为陈述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考点为改写句子。
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2113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常见的考题类型:
1、把字句和被字句
2、反问句与5261陈述句
3、直述句与转述句(及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4、扩句、缩句
5、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
6、将句子改成感叹句、拟人句、夸张句、比喻句
7、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4102并成一个句子
8、将原句用上文明用语
扩展资料:
改写句子的类型和方法: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一般来说,做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改时,有几句口诀: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 去掉疑问词
(如:难道、吗、怎1653么、呢……);
(2) 有“不版”去“不”,无“不”加“不”
(如: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权?改成: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3) 把“?”改成“。”
2、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 加上疑问词
(如:难道、吗、怎么、呢……);
(2) 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如: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3) 把“。”改成“?”
不改变意思给句子换个说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还用治叶子上的虫?叶子上的虫可以不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是反问句。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在不确定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时,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就可以知道句子意思了。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变为陈述句就知道句子意思了。
扩展资料:
反问句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 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经常使用反问句的人语言攻击性较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这可能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在与异性的交流中显得尤为突出。这在择偶过程中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频繁使用反问句。
“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解释分析:根据原句“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是一句反问句,反问句中双重否定有表示肯定的作用,所以这里可以将其转换为陈述句,首先就要根据原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来判断原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根据原句可以知道句子原意是“不用治”,那么就是肯定的陈述句,那么就可以修改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扩展资料:
把设问句变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时,可通过具体的练习,总结出改变句式的方法:
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句号+问号
设问句变陈述句: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问号+句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比如:“难道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