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料与环境的因素会影响益生菌香鸡的成长吗? 影响蘑菇生长的四大要素
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温度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食用菌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繁殖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开始产生不良影响时,如果温度继续升高,食用菌的细胞功能就会受到破坏,以致造成死亡。
各种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不同,每一种食用菌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各种食用菌按其生长速度可分为三个温度界限,即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超过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的范围,食用菌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因此,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温度的调节,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抑制或杀死有害杂菌,保证食用菌的稳产高产。
食用菌的菌丝较耐低温,一般在0℃左右只是停止生长,并不死亡。菇木中的香菇菌丝体即使在-20℃低温下也不会死亡;但草菇的菌丝体在5℃时就会逐渐死亡。
2、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
水分是食用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菌丝体和新鲜菇体中约有90%的水分。食用菌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都是通过水来完成的,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来自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的重要因素,只有含水量适当时才能形成子实体。培养料含水量可用水分在湿料中的百分含量表示。一般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在60%左右。
培养料中的水分常因蒸发或出菇而逐渐减少。因此,栽培期间必须补足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水分。此外,菇场或菇房中经常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防止培养料或子实体水分的过度蒸发。
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阶段所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同,大多数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的相对湿度为80%~95%。如果菇房的相对湿度低于60%,侧耳等子实体的生长就会停止;当相对湿度降至40%~45%时,子实体不再分化,已分化的幼菇也会干枯死亡。但菇房的相对湿度也不宜超过96%,菇房过于潮湿,易招致病菌滋生,也有碍子实体的正常蒸腾作用。因此,菇房过湿,子实体发育也就不良,常表现为只长菌柄,不长菌盖,或者盖小肉薄。
3、空气
食用菌是好气性菌类,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也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食用菌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经常通风换气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
大气中氧的含量约为21%,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300ppm)。过高的CO2浓度会影响食用菌的呼吸活动,高浓度的CO2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如双孢蘑菇的菌丝体在10%的CO2浓度下,其生长量只有在正常空气中的40%,CO2浓度越高,其生长速度越低。当然,不同种类食用菌对氧的需求量是有差异的。有些食用菌能耐较低的氧分压。如糙皮侧耳等3种侧耳的菌丝体,在CO2浓度为20%~30% (体积比)时的生长量,甚至比在正常空气条件下培养的还增加30%~40%,只有当CO2浓度积累到大于30%时,菌丝的生长量才骤然下降。
在食用菌的子实体分化阶段,即从菌丝体生长转到出菇阶段时,微量的CO2浓度(0.034%~0.1%)对双孢蘑菇和草菇子实体的分化是必要的。子实体形成后,子实体的旺盛呼吸对氧气的要求也急剧增加,这时0.1%以上的CO2浓度对子实体就有毒害作用。如双孢蘑菇,当菇房中的CO2浓度大于1%时,往往出现菌柄长,开伞早等品质下降现象;CO2浓度超过6%时,菌盖发育受阻,菇体畸形,商品价值大损。灵芝的幼小子实体在CO2浓度为0.1%的环境中发育时,一般不形成菌盖,菌柄分枝呈鹿角状。鹿角状的观赏灵芝即是在此条件下栽培形成的。
为了防止环境中CO2积贮过多,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适时适量的通风换气,是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措施。在进行林地栽培时,应选择较开阔的场地作菇(耳)场,并砍除场内的杂草及低矮灌木,以利于场地通风。在进行室内栽培时,栽培室(房)应设置足够的换气窗。适当通风还能调节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害虫、杂菌的发生,确保食用菌的高产和稳产。
4、光照
食用菌不需要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培养,不利于食用菌生长。食用菌的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但是大部分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根据子实体形成时期对光线的要求,一般可以将食用菌分为喜光型、厌光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如香菇、草菇、滑菇等食用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不形成子实体,金针菇、侧耳、灵芝等食用菌在无光环境中虽能形成子实体,但菇体畸形,常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不产生孢子,这类食用菌属于喜光型,其子实体只有在散射光的刺激下,才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厌光型食用菌在整个生活周期中都不需要光的刺激,有了光线,子实体不能形成或发育不良,如双孢蘑菇、茯苓等,这类食用菌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完成生活史。中间型食用菌对光线反应不敏感,不论有无散射光,其子实体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如黄伞等。
光线对子实体的色泽也有很大的影响。光照不足时,草菇呈灰白色,木耳为浅褐色。只有在光照强度为250~1000 Lux的条件下,木耳才呈正常的黑褐色。
5、 酸碱度(pH值)
酸碱度(pH值)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及酶促反应的速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所需要的基质酸碱度不同,大多数食用菌喜偏酸性环境,菌丝生长的pH值在3~6.5之间,最适pH值为5.0~5.5。大部分食用菌在pH值大于7.0时生长受阻,大于8.0时生长停止。但也有例外,如草菇喜中性偏碱的环境。
栽培食用菌时必须使其在适当的酸碱环境条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被食用菌利用的大多数有机物在分解时,常产生一些有机酸。如糖类分解后常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醋酸、草酸等。这些有机酸的产生与积累可使基质pH值降低。同时,培养基灭菌后的pH值也略有降低。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将pH值适当调高,或者在配制培养基时添加0.2%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作为缓冲剂;如果所培养的食用菌产酸过多,可添加少许碳酸钙作为中和剂,从而使菌丝生长在pH值较稳定的培养基内。
6、食用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食用菌在自然界中常与其他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共处同一环境中,彼此间发生着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伴生:伴生关系是微生物间的一种松散联合,在联合中可以是一方得利,也可双方互利。银耳与香灰菌就是一种典型的伴生关系。银耳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弱,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淀粉。因此,银耳不能很好地单独在木屑培养基上生长。只有当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合接种在一起时,银耳利用香灰菌丝分解木屑的产物而繁殖结耳。栽培银耳时,常将银耳菌和香灰菌丝混合后播种。
共生:有些食用菌能与植物共生,形成菌根,彼此受益。能与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菌根真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养料提供给植物,并分泌吲哚乙酸等物质,刺激植物根系生长,而植物则把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给真菌。
影响猪生长,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在生猪过程中,养猪户往往只重视猪的品种、饲料饲喂方式及疾病的防治。往往忽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长的影响。其实在生猪生产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丝毫不应该忽视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温度的影响:
不同日龄的猪对温度的应激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称最适宜温度。
1.低温的影响 猪在低温的情况下,要不断的增加体温散发热量,以维持生态平衡。猪采食量增加。当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时,生猪的生产效益会下降。
2.高温的影响 当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时,不但增加饲料消耗,生猪的日增重会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重的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如果气温上升到 35℃ 以上或下降到零下10℃,由于饲料利用率低,增重慢,其结果每增加1公斤重,比适宜温度饲料多消耗3.5-4公
斤,如果这种高、低温度维持一个月时间,就会浪费饲料50-60公斤。如果育肥100头猪,饲料浪费量可达5000-6000公斤。如是千头猪场、万头猪
场,饲料浪费的惊人程度可想而知。
二、湿度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育肥猪影响总是与气温共同作用的。当温度适宜时,相对湿度从45%升到75%或95%时,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均无不良影响。当
猪舍内低温高湿时,猪体内热量散发加剧,猪耗料量增加,增重量减少(母猪日增重减少36%,仔猪减少28%)。每公斤增重耗料增加10%以上。低温高湿还
易发生介螨病。
三、有害气体的影响
猪舍中有害气体主要指猪呼吸、粪尿、饲料垫草腐败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有害气体。
1.氨气对猪的影响 猪舍内氨气浓度每立方米不能超过20-30毫升。如果超过100毫升,猪日增重减少10%。饲料利用率降低18%。如果超过
400-500毫升,会引起粘膜出血,发生结膜炎、呼吸道炎症。还会引起坏死性支气管炎、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甚至死亡。
2.硫化氢的影响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强毒性神经中毒剂,有强烈的刺激性。猪舍内每立方米空气含量超过550毫升时,可以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猪窒息而死。猪舍内硫化氢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宜超过10毫升。
3.二氧化碳的影响 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不能超过4%。否则就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影响增重。
四、尘埃与微生物的影响 猪舍内尘埃是微生物的载体,通风不良或经常不透阳光,尘埃更能促进各种微生物的繁殖。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可达100万个。有黄曲
霉菌、青霉菌、毛霉菌、腐生菌、球菌、霉菌芽孢和放线菌等。如不及时清除污物,避免尘埃飞扬,保持猪舍合理的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势必引起细菌性传染病的
发生。
五、饲养密度的影响 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有害气体和尘埃微生物的变化及含量,也影响猪的采食、饮水、排粪、排尿、活动休息、殴斗行为。一般情况下12平方米的猪舍可养育肥猪10头,9.6平方米可养8头。
六、光照的影响 适当的光照可使猪皮下脂胆固醇合成VD促进钙磷的沉积和骨骸的生长发育。阳光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但照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伤害猪的
皮肤、眼的结膜和角膜。夏季照射时间过长对使猪发生日射病。强光对猪体脂肪的沉积有减慢作用,暗光可使猪体脂肪沉积加快,因此,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可以适当
的调节猪舍的光照。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一号红人镇魂
1.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的因子。温度太低,可使原生质膜处于凝固状态,不能正常地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或形成质子梯度,因而生长不能进行。当温度升高时,细胞内化学和酶反应以较快的速率进行,生长速率加快。但当超过某一温度时,蛋白质、核酸和细胞其他成分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作用。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表现在:
(1)影响酶活性。
(2)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温度变化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必泌。
(3)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2.pH
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因为pH通过影响细胞质膜的透性、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物质的溶解性或电离性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每种微生物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大多数自然环境pH为5-9,适合于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只有少数微生物能够在低于pH2或大于pH10的环境中生长。
根据微生物生长对pH的要求范围,可分:嗜酸性微生物、嗜中性微生物、嗜碱性微生物。
3.氧
根据氧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好氧、微好氧、氧的忍耐型、兼性厌氧、专性厌氧等五种类型。
4.营养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的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答案: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是什么?
我说几个吧可能不全 温度 水分 含氧量 光照 离子强度 酸碱度 生长因子 如果你是培养的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