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量上来说。台风靠高海温和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获得的能量使自己加强。那么我们是靠什么加强自己的呢?
臺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台风的形成 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广阔的高温洋面。台风的形成与发展要有巨大的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大量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热带洋面上,海温高,蒸发强,通过湍流运动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和水汽,具有高温高湿不稳定条件,其大量内能是台风产生和发展的巨大能量来源。②合适的流场。适宜的环流条件能起动和诱导高温高湿的空气产生扰动,使气流辐合上升。③合适的地转偏向力。气流产生拢动后,必须有一定地转偏向力作用。若地转偏向力达不到一定数值时,向中心辐合的气流则会直达低压中心,使之填塞不能形成气旋性涡旋,台风无法形成。所以台风大多发生在南、北纬5°~20°之间。④风的垂直切变要小。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辐合上升气流发展为气旋性涡旋。气流上升,绝热冷却产生凝结,凝结释放的潜热使空气增暖。风的垂直切变小,使潜热不向外扩散,保持台风的暖心结构。暖心的反馈作用,使台风中心气压继续降纸,空气涡旋愈旋转愈强,最后发展为台风。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4183
气流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吹向何处何时会消失?雨水为何有大有小滴,有急有满?所谓的雾又是何种气象?大神
台风(或飓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只是随着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在东亚、东南亚一带称为“台风”;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在南半球则称“气旋”。 在海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结构 台风结构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广西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先在台湾岛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再次登陆,并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最终大多变性为温带气旋。 根据异常台风路径对我国的影响,通常将异常路径分为八种型式: (1) 黄海台风西折:其主要特点是台风沿125E附近北上到黄海时突然西折,袭击辽鲁冀三省沿海,而正常路径是在这一带向东北方向转向的。 (2) 南海台风北翘:这类台风主要特点是到南海北部急转,沿经线方向北上,正面袭击广东省。正常路径是在南海北部继续西移,登陆我国广东西部、海南岛或越南。 (3) 倒抛物线路径:倒抛物线与抛物线路径相反,它将折向偏西或西南方向移动,有少数在我国华东登陆。正常路径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或成抛物线向东北方向转向, (4) 回旋路径:当两个台风距离足够接近时,在太平洋上常见到互相作逆时针方向回旋,并存在互相吸引的趋势。Fujiwhara曾对此做过实验,并指出其间相互吸引的作用。 (5) 蛇形路径:当台风在前进过程中,同时出现左右来回摆动,表现成一条蛇形路径。预报时,每一次摆动,都可能引起预报结论的混乱,或随实况不断地改变预报结论。 (6) 顺时针打转:台风打转是其移向急变的一种方式,打转以后往往选择一条新的路径移动,使原来的预报失败。顺时针打转一般发生在基本流场很弱的环境里。 (7) 逆时针打转:有一部分逆时针打转发生在几种基本气流并相互作用的环境里,这和顺时针打转基本气流很微弱的环境不同。 (8) 高纬正面登陆:这类台风生成以后一直朝西北方向移动,登陆朝鲜和我国辽宁、山东一带。这类路径很稳定,但概率很小。在同一个经度上,这种路径比正面登陆我国华东的路径要偏北10-15个纬度。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比较多,好好研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