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神话里昊天上帝全称是什么? 昊天上帝的全称

神话里昊天上帝全称是什么?昊天上帝的全称

昊天上帝就是玉皇大帝吗?

“天公”是指玉皇上帝,有称“玉帝”或“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玉皇大天帝”、“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等尊称。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明之一,地位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却是中国最大的神祗,是众神之王。

昊天上帝,皇天上帝,玉皇上帝,基督教上帝,还有哪些上帝?

秦汉时曾把黄帝、炎帝、少昊、太昊、颛顼等作为上帝,那么上古的君主,应该都曾被人尊崇为上帝。这些君主,依皇甫谧《帝王世纪》,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此后是神农氏炎帝、有熊氏黄帝和蚩尤氏。再后就是黄帝的子孙: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俈。再后就是陶唐氏帝尧、有虞氏帝舜、夏后氏帝禹。

这个名单若说全无根据,是失之武断的。其中许多帝王的名称,都曾在先秦著作出现过。夏商以前,中国古代社会一定更换了许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后人的记忆中,其中最优秀的几位,被秦汉时代的国家作为上帝加以祭祀。

据唐人赵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释,鲁国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则战国时代许多国家所祭祀的上帝,也该有他们的祖先在内。

据《史记·封禅书》,齐国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天主,就是上帝。魏国祭天,晋即韩国祭五帝,与秦相近。这些至上神,秦汉统一之初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允许在长安为他们建立祭坛。只是汉代国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史记·封禅书》)

关于这个太一神的来历,其创造的痕迹非常明显。那个谬忌,是个方士,还是个儒生,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没有其他的材料。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留给后人了。

太一神的出现,其作用是给诸位上帝找到了一个首领。虽然依理而论,五帝之中位于中央的黄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这样的差别,仅仅相当于诸侯联盟的盟主和其他诸侯的差别,还不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子和大臣、诸侯的区别。太一神的出现,把五帝都降为它的辅佐,就等于宣布,汉家天子,是绝对高于其他诸侯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盟主。对于刚刚平定了七国诸侯的叛乱、又离春秋战国时代不远的汉代王朝来说,这样一尊神的出现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五帝的存在,显然是为诸侯割据、甚至反叛中央政权提供着神学上的依据。在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就曾经自称“东帝”(14),此后吴王刘濞又自称“东帝”(15)。

然而,太一神却不见于儒经。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政策,而在建立国家祭祀系统这个问题上也独尊儒术,似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还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还是已故的人的灵魂,还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从现在所见的材料看来,当时大约三种意见都有。

汉武帝认真相信黄帝“且战且学仙”、而最后骑龙升天,并且为此慨叹道:“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是“众帝所自上下”。这些帝,也应是物质性的存在。王莽时代所见的《紫阁图》又说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么,相信上帝是个物质性的仙人,当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意见。

第二种,当是《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精神训》和董仲舒为代表的意见。他们说“天人相副”,说什么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象圆,所以人头圆;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耳目像日月,头发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风气等等。(16)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这个上帝,似乎并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个自然界。不过,这样的上帝观,并非西方的自然神论。西方的自然神论,是把神说成自然界;而汉代的这种把整个自然界当成天,则是把自然界说成是神,并且主宰人事,赏善罚恶。

第三种,是把上帝当作精灵。据《汉书·郊祀志》,王莽曾经改革郊祀制度,并重新确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称“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则分别称“黄灵后土(中央帝)、太昊青灵勾芒(东方帝)、炎帝赤灵祝融(南方帝)、少昊白灵蓐收(西方帝)、颛顼黑灵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称为“灵”,显然表示着这些帝是精灵神。而从这时候起,我们才能把神和灵连在一起,合称神灵。

这三种有关神的观念,可说是同时存在着,但没有发生争论。而是各说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时而信这一种,时而信另一种,比如王莽。然而明确认为上帝是灵,并且在国家祭祀中体现出来,是中国古代神祇观念的重要进步。

与关于上帝体质逐渐明确的同时,上帝的名称也逐渐向着儒经确定的方向发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号,出于《尙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这个称号的出现,表明国家祭祀系统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约在皇天上帝名号出现前后,五帝的名号也发生着改变。据颜师古《汉书注·郊祀志》,则五帝的名称分别为:灵威仰(苍、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叶(18)光纪(黑帝)、含枢纽(黄帝)。一说为灵府(苍帝)、文祖(赤帝)、显纪(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黄帝)。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天官书》,灵威仰等名号来自纬书《诗·含神雾》;据现存辑佚而成的纬书,则《河图》类、《春秋》类纬书中,都有灵威仰等帝名的记载。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郑玄据《春秋纬》说,苍则灵威仰,赤则赤熛怒……”。说明纬书的作者们,已经普遍认可了灵威仰等名称。纬书作者多是儒者,给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们在宗教礼仪方面的重要创造。

到了东汉,儒者们对上帝观念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郑众认为,《周礼·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郑玄《周礼注》引)唐代贾公彦作《周礼疏》,认为郑众认玄天为上帝,来自《周易·文言传》的“天玄而地黄”。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经不再认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郑玄不同意郑众的意见,他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于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极星,名叫耀魄宝。并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宫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参见《周礼》郑玄注、贾公彦疏)

依郑玄的意见,则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而他们的实体,则是北极星。也就是说,上帝,就是北极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称上帝。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称,分别是灵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郑玄说,则上帝有六位,他们分别是北极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极星最为尊贵。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六天说”。

汉代之后,三国曹魏的儒者王肃反对郑玄,他认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为帝。”(《孔子家语注·五帝》)但他们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并论。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灵:“有灵而尊者,莫若于天”(王肃《周易注·震卦》)。

从此以后,上帝只有一位,还是六位,儒者们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讨论。但上帝是个精神存在,则从王肃开始,已经不再发生异议。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抱朴子内篇·微旨》)

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明确的万物有灵论主张。并且认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这个自然物中的灵。

自从王莽据《尙书》将上帝命名为“皇天上帝太一”之后,东汉继承了王莽的意见,不过去掉了“太一”,仅称上帝为“皇天上帝”。此后三国鼎立,曹魏称上帝为“皇皇帝天”,吴国称上帝为“皇皇后帝”,蜀国自认为是继承汉家天下,所以对上帝仍称“皇天上帝”。晋统一中国,第一次据《周礼》,称上帝为“昊天上帝”。此后,南朝梁武帝曾称上帝为“天皇大帝”,而北朝则多称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称为“昊天上帝”终于稳固下来。儒者们据《毛诗》,又对昊天上帝进行了解说:

《毛诗传》云: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诗》对于昊天上帝的解说,就使《毛诗》的这一解说成为儒教上帝观念的定说。宋代初叶,儒者们仍然信奉《毛诗》的上帝观。北宋建国不久于开宝年间制订的《开宝通礼》道:“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礼志》)也就是说,那远视苍苍的浩大元气,就是上帝的体。那么,这广大元气之中,是否存在着灵?《开宝通礼》没有说,或者说,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宋代著名思想家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正蒙·乾称篇》)神和性,既是气中所固有的。那么,哪里存在着气,哪里也就存在着气中固有的神与性,所以鬼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不会有所遗漏

神话中的玉皇大帝是谁?

神话中的玉皇大帝是昊天上帝。

玉皇大帝的全称叫做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当中的天地主宰,传说中玉皇大帝经历了很多次的劫难才飞升做了天庭当中的主宰。

他犹如凡间的皇帝一样,上掌管着三十六重天,下统辖这七十二地,并且管理着神、仙、佛、圣、人间和地府的所有事情。

相传玉皇大帝的名号出现的比较晚,本来是远古时期的昊天上帝,但是到了宋朝时期宋真宗为他加上了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因此被简称为了玉皇大帝,来显示他极为尊贵的身份。

扩展资料:

根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记载,很久以前,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老年无子,于是令道士举行祈祷,王后梦到太上道君抱着一个婴儿赐予,王后在梦醒后就有孕了。

太子长大后继承王位,但奇怪得很,不久这位新任国王就舍弃王位,去了普明香严山中修道,更奇怪的是,那么多的修道者,就他功成超度。

经过三千劫成为神仙,又超过亿劫,终于成为玉帝。《圣源觉真经》说他舍身堵北缺,代存万众生,就是做了一件牺牲自我,成全人类的大善事。

因此女娲只能是女娲,玉帝终成为玉帝,女娲补天造人只是辛苦,玉帝堵缺口却是送命耶。因此他虽然是神仙界的后辈,却能急起直追,成为神权最大的众神之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玉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