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老子主张“愚民”老子所说的“愚”,是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主张愚民?
主要是顺其自然吧 但是当时很多百姓都是没有文化的 顺其自然就是不用叫他们学文化了
但是 先秦诸子似乎主张愚民的不少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什么意思
意思是: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如下: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愚民成分体现在哪里?
应该说很多地方都有所体现。如:
1、第三章的“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王蒙先生对此评述道:“我还知道民国时期某军阀的治军理论:不能让士兵闲着,没有别的事就跑步,不能让你有工夫闹思想问题。在南非罗本岛曼德拉坐过的监狱中,我也看到了曼德拉运过来再运过去的石块。运送这些石块是毫无意义的,目的只有一个:强其骨,弱其志,实其腹,虚其心。当然,这样的监狱比让你饥饿与伤骨的囚禁地要好得多。
对于距今两三千年的古代中国的政治理论进行臧否未必是有根据的。我们也许可以将老子的这一章论述视为价值中立的理论性思辨性探讨。它是愚民政策的公然宣示,却也是愚民政策的警钟。就看你怎么读《老子》了......
”
2、第十二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对于“绝学无忧”一句,在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绝学无忧”指弃绝学习就没有忧虑了。这种解释认为老子要毁灭一切文化,当然也就不要学习了。这种意义认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创始人,是倡导愚民思想和政策的鼓吹者。另一种意见认为,“绝学”,指抛弃那此讲圣智、仁义、巧利的学问,将其置于身外,免去权欲的诱惑,作到无忧无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绝”,其实就是绝招的“绝”,是指至深、独到的学问,老子认为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获得对私欲无所冲动的自由。这种意见认为老子正是这样的具有绝学独到的人,表明了他的学习态度。
如此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你怎么去理解和想象了。不过多数人还是非常惊叹老子的思想的深邃的!
如何解读老子的“民”“知”“智”“愚”
关于《道德经》“知”和“智”,其实就是指非蒙昧的“知道的多”,公认的解读权威三国魏王弼的《道德真经注》解读为“知为”,前人河上公解为“思虑深的”,他们自身就是黄老派。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这在《道德经》中很多自证,曾说“使人复结绳而用”、应“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即希望全民处于结绳记事的状态,不用文而反质,要全民无所欲无所求。直白说,老子认为“智”即是知道的多和想法多,由此而机巧就会多,这与归顺自然的真是相抵触的,是最大的“伪”。因此老子认为治好国家不应主张百姓多知多想,应反对民智,主张民愚。所以老子有“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其实“愚民”或“使民愚”就是不要让百姓知道的多,不要太聪明而过机巧,希望百姓归自然淳朴无知状态。这里“愚”就是“蒙昧”,是如同童蒙的无知守真态,所以老子说“圣人皆孩之”。另外,“弱其志”也同样辅证了这点。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