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虽有恨,堕地亦无声。整首诗什么意思?在线等,很急
南行别弟
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
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
到地一无声。
鉴赏
“澹澹”二句: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用长流不息的江水刻划抽象的离情别绪,两句即本此意。后来的诗人们运用这个构思,如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澹澹”,水流动荡不定的样子。“悠悠”,绵长深远的样子。“远客”,诗人自指。
“落花”二句:也是即景寓情,用花落无声比喻临别时相对无语。中唐刘长卿《别严士元》“闲花落地听无声”,融两句为一句,抒写宦途失意后和友人分别,构思相同。
本诗是一首五绝,虽然短小,但却有情有景,写得婉转动人。江水微波,淡淡荡漾,本来这是极其美好的、容易引起愉悦的景色。但是画面中突然增加了“远客”,先前的愉悦于是变得有些不确定,甚至一种略带提示性的悲伤情绪已经若隐若现。是的,在长江之畔,诗人作为一个即将南行的“远客”,与他的弟弟道别,其依依不舍的心情可以想见。
诗人感于别离,看到落花,更觉得落寞。君不见落花纷纷扬扬,乍辞故条,这不也是一种别离吗?它们轻轻坠落在地,无一丝声音,其伤其痛,唯有此刻的诗人才能细腻地理解。
诗人似乎与落花成为了一个整体,他们忽然有了可以交流的情感通道。宋代学者李仲蒙曾说:“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三)这首诗可谓比兴兼具,读之让人荡气回肠。
寄人二首是什么意思?
标题 寄人二首 作者 崔道融 年代 唐 内容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注释 【注释】:
寄人二首其二原诗及意思
寄人二首
作者:崔道融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寄人二首(其二)
作者: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你要的是谁写的?
落花相与恨 到地一无声
南行别弟【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