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磁性粒子表面键合有硼酸基,c18请问各对什么结构的分子萃取效果最好?
高考化学问题9
展开全部
1:
红色,加入盐酸后蓝色石蕊试纸遇氢离子可变为红色。
蓝色,由于氯化氢为干燥的气体,因此不能电离出来氢离子,故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不好意思后两个空我一时间想不出来,你能不能给我留言把答案发给我,我看过后试着给你讲解一下。
2:溶液变浑浊,小球逐渐浮上水面。
Ba(OH)2+H2SO4=BaSO4↓+2H2O
从方程式可看出,反应生成的BaSO4为沉淀,因此溶液变为浑浊,而反应后,溶液又原来的硫酸变为纯水,因此溶液密度会降低,小球会浮出水面。
3:原理为硝酸银的见光分解,生成颗粒状的银为黑色固体。
4:A:氢硫酸 B:亚硫酸钠 C:硫酸钠
A:氢硫酸(H2S溶液)中-2价的硫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为硫单质而形成沉淀,因此溶液变浑浊。
B:亚硫酸钠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可认为氧分子与亚硫酸钠结合,因此溶液增重。
C:硫酸钠不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因此也就没有变化。
5:
NaCL(NaHCO3)
加盐酸: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NaHCO3)
若为固体,可加热使NaHCO3分解,因为Na2CO3的热稳定性要比NaHCO3更强:
2NaHCO3=Na2CO3+H2O+CO2↑(条件为加热)
NaHCO3(Na2CO3)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Na2CO3+CO2+H2O=2NaHCO3
CO2(CO)
通入放有灼热的氧化铜的试管:
CO+CuO=CO2+Cu(条件为加热)
Fe2CO3(SiO2)
这个也没想到,不知道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的溶解性怎么样,如果常温下碳酸亚铁比氢氧化亚铁更溶解度更小的话,那就可以加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
2NaOH+SiO2=Na2SiO3+H2O
生物科学专业试题?
分子生物学练习
I.单项选择
1、关于tNRA的生理功能和结构错误的是( D )。
A、转动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
B、tRNATry及 tRNA pro可以作为RNA RNA反转录的引物
C、氨酰—tRNA可调节某些氨基酸合成酶的活性
D、5’端为pG…或pA…结构
E、 tRNA三级结构为倒L型
2、关于核酸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紫外吸收值增加 B、分子黏度变小 C、共价键断裂,分子变成无规则线团
D、比旋光减小 E、浮力密度升高
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 )。
A、L—α—氨基酸 B、D—α—氨基酸 C、L—β—氨基酸 D、D—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对。
4、关于下列氨基酸的说明,哪个是不正确的?( D )
A、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都含有苯环 B、苏氨酸和丝氨酸都含有羟基C、亮氨酸和缬氨酸都是分枝氨基酸
C、脯氨酸和酪氨酸都是非极性氨基酸 E、组氨酸和色氨酸都是杂环氨基酸
5、属于亚氨基酸的是( B )。
A、组氨酸 B、脯氨酸 C、精氨酸 D、赖氨酸 E、蛋白质
6、哪一种蛋白质组分在280nm处,具有最大的光吸收?(A )
A、色氨酸的吲哚环 B、酪氨酸的苯酚基 C、苯丙氨酸苯环 D、半胱氨酸的巯基 E、肽链中的肽键
7、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其pI值分别为4.6, 5.0, 5.3, 6.7, 7.3,电泳时欲使其中四种泳向正极,缓冲液pH应该是多少?( D )
A、4.0 B、5.0 C、6.0 D、7.0 E、8.0
8、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的氨基酸是( E )。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组氨酸 E、脯氨酸
9、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D )。
A、盐键 B、疏水键 C、二硫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
10、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 A )
A、SDS聚丙烯酰胺凝胸电泳法 B、280/260nm紫外吸收比值
C、凯氏定氮法 D、荧光分光光度法 E、Folin酚试剂法
1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B)。
A、蛋白质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蛋白质分子多肽链的折叠盘曲 D、包括A、B和C E、以上都有不对
12、氨基酸在等电点是,具有的特点是( E )。
A、不带正电荷 B、不带负电荷 C、A+B D、溶解度最大 C、在电场中不泳动
13、氨基酸与蛋白质共同的理化性质是( B )。
A、胶体性质 B、两性性质 C、沉淀反应 D、变性性质 E、双缩脲反应
14、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 C )。
A、辅基 B、辅酶 C、亚基 D、寡聚体 E、肽单位
15、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 B )。
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 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性越大
C、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立即丧失
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完全相同
E、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残基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功能
16、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C )。
A、蛋白质溶液是真溶液 B、蛋白质在溶液中做布朗运动
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D、蛋白质溶液的黏度大 E、以上都不是
17、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E )
A、导电性最小 B、溶解度最小 C、黏度减小 D、电泳迁移率最小 E、以上都不对
18、令A、B、C、D四种蛋白质的混合液,等电点分别为:5.0、8.6、6.8、9.2,在pH8.6的条件下用电泳分离,四种蛋白质电泳区带自正极开始的排列顺序为:( A )。
A、A、B、C、D B、A、B、C、D C、D、B、C、A D、C、B、A、D E、B、D、C、A
19、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B )。
A、氢键断裂 B、肽键断裂 C、疏水键断裂 D、盐键断裂 E、范德华力破坏
2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 )
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次级键断裂,蛋白质构象改变 D、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以上都有不是
21、关于酶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
A、所有蛋白质都是酶 B、酶是细胞内合成的,但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C、酶是生物催化剂 D、酶具有专一性 E、强酸强碱能使用权酶失活
22、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内 D、所有抑制剂都是由于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含有金属离子
23、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C )
A、酶是生物催化剂 B、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C、能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D、催化效率极高 E、有高度特异性
24、辅酶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D)
A、维持酶蛋白的空间构象 B、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C、在酶与底物的结合中起桥梁作用
D、在酶促反应中起运载体的作用 E、决定酶的专一性
25、酶分子中使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指:(B)
A、结合基团 B、催化基团 C、疏水基团 D、酸性基团 E、碱性基团
26、酶原的激活是由于(E)
A、氢键断裂,改变酶分子构象 B、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 C、酶蛋白进行化学修饰
D、亚基解聚或亚基聚合 E、切割肽键,酶分子构象改变
27、同工酶是指:(C)
A、辅酶相同的酶 B、活性中心中的必需基团相同的酶 C、功能相同而酶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D、功能和性质都相同的酶 E、功能不同而酶分子结构相似的酶
28、有关酶蛋白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C)
A、属于结合酶的组成部分 B、为高分子化合物 C、与酶的特异性无关
C、不耐热 E、不能透过半透膜
29、乳酸脱氢酶经透析后,其活性大大降低或消失,原因是:(C)
A亚基解聚 B、酶蛋白变性 C、失去辅酶 D、缺少底物与酶结合所需要的能量 E.以上都不对
30、有关别构酶的结构特点,哪一项不正确?(D)
A、有多个亚基 B、有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有与调节物结合的部位
D、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都位于同一亚基上
E、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既可以处于同一亚基也可以处于不同亚基上
31、酶的诱导契合学说是指(E)
A、酶原被其他酶激活 B、酶的绝对专一性 C、酶改变底物构象
D、酶改变抑制剂构象 E.底物改变酶构象
32、酶的天然底物是指(B)。
A、被酶作用的各种底物 B、有几种底物的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
C、有几种底物的酶中Km值最大的底物 D、能参与酶促反应的一种物质
E、非人工合成的天然存在的化合物
33、下列哪项改变不影响酶催化反应的最初线性速率?(E)
A、底物浓度 B、酶浓度 C、PH D、温度 E、时间
34、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C)。
A、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B、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
C、酶的结合部位全部被底物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
D、再增加酶浓度反应不再加快 E、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增加
35、关于Km 值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
A、不同的酶Km 值不同
B、多底物酶对每种底物各有一个特定的Km 值
C、多底物酶的最适底物一般是指各底物的Km 值中最小者
D、一定条件下Km 值越小,底物与酶的亲和力越大
E、Km 值通常用酶浓度表示
36、酶的Km 值大小与( A )
A、酶性质有关 B、酶浓度有关 C、酶作用温度有关 D、酶作用时间有关 E、以上均有关
37、某种酶以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呈S形曲线,此种酶应属于(B)
A、符合米氏方程的酶 B、变构酶 C、单体酶 D、结合酶 E、多酶复合体
38、酶活性是指 ( E )
A、酶所催化的反应 B、酶与底物的结合力 C、酶自身的变化
D、无活性酶转变为有活性酶的能力 E、酶的催化能力
39、纯化酶制剂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 ( D )
A、蛋白质浓度 B、酶量 C、酶的总活性 D、酶的比活性 E、酶的理化性质
40、有机磷农药所结合的胆碱酯酶上的基团是(D)
A、—NH2 B、—COOH C、—SH D、—OH E、苯环
41、L—氨基酸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此种专一性属于:
A、绝对专一性 B、结构专一性 C、键专一性 D、几何异构专一性 E、旋光异构专一性
42、关于酶竞争性抑制的特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C、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作用
D、增加底物浓度能增加抑制作用 E、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和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
43、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主要根据是( D )。
A、酶的来源 B、酶的结构 C、酶的理化性质 D、酶促反应性质 E、酶所催化的底物
44、有关Km单位的表示,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mol/L B、nmol/L C、mmol/L D、mol/min E、mol/ml
45、属于酶的可逆性共价修饰,哪一项是正确的? (E)
A、别构调节 B、竞争性抑制 C、酶原激活 D、酶蛋白与辅基结合 E、酶的丝氨酸羟基磷酸化
46、硫辛酸的生化作用是( C )。
A、为递氢体 B、转移酰基 C、递氢和转移酰基 D、递电子体 E、递氢及递电子体
47、下列辅酶或辅基中哪一种含硫胺素( C )。
A、FAD B、FMN C、TTP D、NAD+ E、CoA—SH
48、丙酮酸氧化脱羧不涉及的维生素有( C )。
A、硫胺素 B、核黄素 C、生物素 D、烟酰胺 E、泛酸
49、转氨酶的作用,需要下列哪一种维生素? ( D )。
A、烟酰胺 B、硫胺素 C、核黄素 D、吡哆醛 E、泛酸
50、泛酸足下列哪种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 (E )
A、FMN B、NAD+ C、NADP+ D、TPP E、、CoA—SH
51、羧化酶(如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为(C )。
A、核黄素 B、硫胺素 C、生物素 D、烟酰胺 E、叶酸
52、有关维生素作为辅酶与其生化作用中,哪一个是错误的?(C )
A、硫胺素——脱羧 B、泛酸——转酰基 C、叶酸——氧化还原 D、吡哆醛——转氨基
E、核黄素——传递氢和电子
53、下列哪种维生素不属于B族维生素? ( A )
A、维生素C B、泛酸 C、生物素 D、叶酸 E、维生素PP
54、下列哪一种酶的辅酶不含维生素? (D )
A、谷草转氨酶 B、琥珀酸脱氢酶 C、乳酸脱氢酶 D、糖原合成酶 E、丙酮酸脱氢酶
55、有关维生素B2的叙述中哪一条不成立?( B )。
A、又名核黄素 B、组成的辅基在酰基转移反应中作用
C、组成的辅基形式为FMN和FAD D、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E、组成的辅基起作用的功能基团是异咯嗪环
56、下列反应中哪一个需要生物素?(B)
A、羟基化作用 B、羧化作用 C、脱羧作用 D、脱水作用 E、脱氨基作用
57、丙酮酸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列哪个辅助因子? (A )
A、磷酸吡哆醛 B、硫胺素焦磷酸 C、硫辛酸 D、FAD E、辅酶A
58、叶酸所衍生的辅酶不是下列哪个核苷酸在体内合成时所必需的? ( E)
A、AMP B、GTP C、IMP D、dTMP E、CTP
59、关于生物膜的特性不正确的是( C )。
A、膜的功能越复杂,含蛋白质种类及数量越多 B、组成膜的脂质分子均是双亲性分子
C、蛋白质分子在膜的脂双分子层中可以进行旋转、翻转、侧向等运动
D、胆固醇在膜性变温以下可以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则降低膜的流动性
E、膜脂和膜蛋白分布不对称
60、关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不正确的是( D )。
A、简单扩散不需要消耗代谢能,不需要载体分子 B、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
C、葡萄糖协同运输需要Na+、 K+—ATP建立梯度
D、协助扩散和简单扩散最重要的差别是后者有饱和效应
E、脂溶性分子,极性的分子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运输过膜
II.判断是非(“1”为正确,“2”为错误)
1、蔗糖果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它们之间以α(1 6)键连接。(2)
2、植物的骨架多糖是纤维素,动物骨架多糖是几丁质。(1)
3、糖脂分子中以脂类为主,脂多糖分子中以多糖为主。( 1)
4、肝素是一种糖胺聚糖,阻止血液凝固的作用。(1)
5、胆汁酸是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乳化剂。(1)
6、腺苷酸在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下可生成cAMP。(2)
7、用碱水解RNA和DNA时可得到2’、3’—核苷酸。(2)
8、生物遗传信息贮存在D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中。(1)
9、原核与真核核糖体中均含有5SrRN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2)
10、真核生物的mRNA均含有polyA结构和帽子结构。原核mRNA则无。(2)
11、温和碱性条件下,RNA容易水解,DNA则否。(1)
12、RNA分子可以发生热变性,并有增色效应。(1)
13、DNA核蛋白及RNA核蛋可用0.14mol/LNaCl溶液抽提出来。(2)
14、RNA-DNA杂交链也具有双螺旋结构。(1)
15、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有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所以都有旋光性。(2)
16、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总是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1)
17、蛋白质是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因素是由于蛋白质表面具有相反电荷和水膜。(2)
18、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分子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常涉及肽键的断裂。(2)
19、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和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2)
20、镰刀型细胞贫血由于血红蛋白二级结构类型的变化而引起的。(2)
21、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均为氧载体,但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变构蛋白,而后者却不是。(1)
22、蛋白质多肽链主要骨架由NCCNCCNCC…方式组成。(1)
23、蛋白质变性后,其分子质量变小。(2)
24、组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它含有很多组氨酸。(2)
25、蛋白质的亚基和肽链是同义词,因此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就是它的亚基数。(2)
26、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1)
27、一个蛋白质分子中有两个半胱氨酸存在时,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两个二硫键。(2)
28、所有具催化作用的物质都是酶。(2)
29、核酶是核糖核酸酶的简称。(2)
30、酶能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1)
31、酶蛋白和蛋白酶虽然称呼不同,其基本功能是相同的。(2)
32、多酶体系实际上都是多酶复合体。(2)
33、组成酶活性中心的各个基团可能来自同一条多肽链,也可能来自不同的多肽链。(1)
34、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靠共价键结合,以提高催化效率。 (2)
35、酶促反应速度取决于酶—底物复合物分解形成产物和酶的速度。(1)
36、酶的Km值与底物浓度有关,而与酶的性质无关。(2)
37、酶活力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不断地加大。(2)
38、酶的抑制剂可引起酶活力下降或消失。但并不引起酶变性。(1)
39、用增加底物浓度的办法可以部分或全部解除酶的非竞争性抑制。(2)
40、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位点,同底物与酶的结合位点相同。(1)
41、别构酶的反应速度对底物的深度的关系呈S形曲线.因此它的Km值变大。(2)
42、别构酶的特点之一是其催化活性受其构象变化的调节。(1)
43、所有的酶都遵循米氏方程,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的曲线均是双曲线。(2)
44、在最适条件下,酶反应速度最大,因此产物的累积随时间延长呈正比例增加。(2)
45、酶制品纯度越高,活性越高。(2)
46、表示酶量,不能用重量单位,要用活力单位表示。(1)
47、人类缺乏维生素B,会产生脚气病。(1)
48、FMN中含有维生素B2的结构。(1)
49、生物素又称为维生素D7,它本身就是羧化酶的辅酶(1)
50、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在嘌呤、嘧啶等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1)
51、所有的辅酶都含有维生素或本身就是维生素。(2)
52、维生素是机体的能源物质,而且可以作为组织的构成原料。(2)
53、四氢叶酸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2)
54、所有的维生素都能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前体。(2)
55、细胞器膜蛋白多数分布在膜表面,糖链全部伸向膜外侧。(1)
56、膜上的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构成。(2)
57、信号肽主要含有亲水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2)
58、缬氨霉素是一种运送K+的亲水性环状多肽。(1)
59、膜 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分子。(2)
60、膜的识别功能主要决定于膜上的糖蛋白。(1)
61、维持膜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1)
62、同一细胞的质膜上各部分的流动性不同,有的处于凝胶态,有的处于液晶态。(1)
63、跨膜信号传导中,第二信使分子有cAMP、二酰甘油及三磷酸肌醇等。(1)
64、G蛋白(GTP结合蛋白)对腺苷酸环化酶有激活及抑制双重作用。(1)
65、Na+、 K+—ATP酶由α及β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是一种糖蛋白。(2)
III.非选择题
1、固醇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 。(环戊烷多氢菲)
2、含腺苷酸的辅酶有 、 、 、 。(CoASH、NAD+、NADP+、FAD)
3、真核mRNA帽子结构的简写形式为 。(m7G5’ppp5’Nm)
4、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力是 、 、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与阳离子结合))。
5、tRNA分子各部分的功能:氨基酸臂是 、DHU环是 、反密码环是 、
TΨC环是 。(携带氨基酸、与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识别密码子、与核糖体结合)
6、DNA的Tm值大小与三个因素有关,它们是 、 、 。(DNA的均一性、C—G 含量、介质中离子强度)
7、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 %,今测得1g样品含氮量为10mg,其蛋白质含量应为 %。(16, 6.25)
8、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当pH > pI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两性,负)
9、脯氨酸是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色产物。(亚、黄)
10、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 、 、 ,一般最大光吸收
在 波长处。(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280)
11、血红蛋具有 级结构,它是由 个亚基组成的,每个亚基中含有一个 辅基。血红蛋白除能运输O2外,还能运输 和 。(四、四、血红素、H+、CO2)
12、一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90000)、b(45000)、c(110000),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这种蛋白质时,它们洗脱下来的先后顺序是 。(c 、a、 b )
13、“多肽顺序自动分析仪是根据 反应原理设计制造的,此反应是指用 试剂与我肽链的氨基末端反应生成 ,然后在无水的酸中经环化裂解生成 。(艾德曼、苯异硫氰酸、PTC—多肽、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
14、谷胱甘肽的简写符号为 ,它的活性基团是 。(GSH、巯基)
15、全酶包括 和 。(酶蛋白、 辅因子)
16、酶的结合部位决定酶 ,而催化部位决定酶的 。 (专一性、催化作用)
17、酶活性中心往往处于酶分子表面的 中,形成 区,从而使酶与底物之间
的作用加强。(凹穴、疏水)
18、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______个Km值,其中Km值最_______ 的底物,便为该酶
的 底物。(几、小、最适)
19、酶反应速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以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得到的是一条
线;以反应速度对酶浓度作图,得到的是一条 线,以反应速度对pH作图,得到
的是一条 线。(双曲线、直、钟形线)
20、加入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最大反应速度会 ,Km值会 。(不变、增加)
21、维生素B2又称泛酸,是组成 的成分之一,其功能是以 形式参加代谢,后者在代谢过程中起 作用。(CoA 、CoA 、酰基载体)
22、叶酸即维生素B11,它在还原剂 存在下,可被还原成 。四氢叶酸的第
或 位可与多种 结合,并作为它们的载体。(NADPH、四氢叶酸、N5、N10、辣一碳单位)
23、硫辛酸是一种含 的C8脂肪酸,以 型和 型存在,硫辛酸是
和 酶的辅酶。(硫、氧化、还原、丙酮酸脱氢、α—酮戊二酸)
24、TPP是 的简称,其功能是作为一些 酶的 。(硫胺素焦磷酸、脱羧酶、辅酶)
25、FAD是 的简称,是 酶的辅基,其功能基团是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还原、异咯嗪环)
26、维生素B6包括 、 和 三种物质,在体内可形成各自的磷酸酯,但参加代谢的主要是 和 的形式,在氨基酸的 、 和 等反应中起着辅酶的作用。(吡哆醛、吡哆醇、吡哆胺、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醇、磷酸吡哆胺、转氨、脱羧、外消旋)
27、膜中的脂类主要有三类,它们是 、 和 。(甘油磷脂、鞘脂、固醇)
28、动物膜的固醇主要是 ,植物膜中的固醇主要是 和 。(胆固醇、豆固醇、β—谷固醇)
29、生物膜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有三种类型(1) (2) (3) 。(静电力、疏水力、范德华力)
30、主动运输的进行需要两个体系支持,它们是 和 。(运送的载体系统、提供能量的系统)
31、维持Na+梯度和Ca+梯度的分子分别是 和 。(Na+、 K+—ATP酶、Ca+—ATP酶)
32、物质大分子跨膜运送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和 。(外排作用、内吞作用)
IV.重要名词:
1、糖蛋白 2、脂蛋白 3、增色效应 4、减色效应 5、分子杂交 6、α—螺旋
7、亚基(蛋白质分子) 8、变构蛋白 9、寡聚蛋白 10、简单蛋白
11、结合蛋白 12、抗原 13、抗体 14、肽单位 15、酶的活性部位与必需基团
16、别构酶与异构酶 17、酶的抑制作用与失活作用 18、调节酶 19、ATP/ADP交换体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题,生物高手进来!!
判断题
对错对错错对错对
填空题
4:细胞 体液
6: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之淋巴组织 哈德尔氏腺(禽类特有)
简答题
1.T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进行捕获后加工处理,将其抗原肽和MHC分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
B淋巴细胞:通过BCR直接识别抗原
2.物理屏障:皮肤、粘膜、致密的上皮细胞组成,对微生物入侵其机械阻挡作用
化学屏障:由皮肤、粘膜分泌,起杀菌、灭菌作用,如汗液、泪液、唾液、消化液
生物屏障:体表和消化道的正常菌群,占位,起拮抗作用
3.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 会的帮帮我呀 谢谢了
1. 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1) 补体固有成分,指存在于液体中,参与补体活化级联反应的各种成分。例如:经典途径的C1q 、C1r、等,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的MBL等。
(2)补体激活的调节蛋白,可溶性形式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各种补体调节分子,例如备解素、C1抑制物等。
(3)补体受体:可与补体片段结合从而调节补体生物效应的各种受体,例如:C1q受体、Ⅰ型补体受体等。
2. 试述TNF的生物学功能。
答:TNF叫人体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如将它注射到肿块中或其周围,可以成功地抑制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而导致它的坏死。此外,TNF还能杀伤转化细胞和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对正常细胞不仅没有破坏作用,相反还能刺激其生成。
3. 简述NK细胞的杀伤机制。
(一)自然杀伤活性
由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因此称为自然杀伤活性。 NK细胞胞浆丰富,含有较大的嗜天青颗粒,颗粒的含量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呈正相关。NK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后杀伤作用出现早,在体外1小时、体内4小时即可见到杀伤效应。NK细胞的靶细胞主要有某些肿瘤细胞(包括部分细胞系)、病毒感染细胞、某些自身组织细胞(如血细胞)、寄生虫等,因此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抗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也参与第Ⅱ型超敏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1. 识别靶细胞 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这与CTL识别靶细胞机理不同,但确切的机理尚未明了。现已知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 与靶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作用参与NK细胞的识别过程,抗LFA-1或抗ICAM-1 McAb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此外CD2与LFA-3(CD58)结合以及CD56也可能介导NK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有关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分别参见第一章和第二章。
2. 杀伤介质 主要有穿孔素、NK细胞毒因子和TNF等。
(1) 穿孔素: 穿孔素是一种由NK、CTL、LAK等杀伤细胞胞浆颗粒释放的杀伤靶细胞的介质,有关穿孔素的结构和功能参见本章第二节。从胞浆颗粒中纯化的穿孔素在体外能溶解多种肿瘤细胞,抗穿孔素抗体可抑制杀伤活性。IL-2可提高穿孔素基因的转录。IL-6可以促进IL-2对穿孔素基因转录的诱导作用。丝氨酸酯酶可能有活化穿孔素的作用。
(2) NK细胞毒因子: NK细胞可释放可溶性NK细胞毒因子(NK cytotoxic factor, NKCF),靶细胞表面有NKCF受体,NKCF与靶细胞结合后可选择性杀伤和裂解靶细胞。
(3) TNF: 活化的NK细胞可释放TNF-α和TNF-β(LT),TNF通过①改变靶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导致多种水解酶外漏;②影响细胞膜磷脂代谢;③改变靶细胞糖代谢使组织中pH降低;④以及活化靶细胞核酸内切酶,降解基因组DNA从而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等机理杀伤靶细胞。TNF引起细胞死亡过程要明显慢于穿孔素溶解细胞的作用过程。
(二)ADCC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NK细胞表面具有FcγRⅢA,主要结合人IgG1和IgG3的Fc段(Cγ2、Cγ3功能区),在针对靶细胞特异性IgG抗体的介导下可杀伤相应靶细胞。 IL-2和IFN-γ明显增强NK细胞介导的ADCC作用。以前认为在淋巴细胞中由K细胞介导ADCC,但至今仍未发现K细胞特异的表面标记,也不能证实K细胞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细胞群, 很可能NK是介导ADCC的一个主要淋巴细胞群。具有ADCC功能的细胞群除NK外,还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三)分泌细胞因子
活化的NK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调节免疫和造血作用以及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此外,NK细胞可抑制PWM体外诱导B细胞的 分化及抗体应答, 其机理可能通过直接抑制B 细胞或抑制辅佐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NK细胞通过自然杀伤和ADCC发挥的细胞毒作用,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1) 抗病毒感染: NK可选择性地杀伤病 毒感染的靶细胞。由辅佐细胞或NK细胞所产生 的IFN可协同NK的抗病毒作用, 而对正常细胞 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 病毒抗原和其它表面分子使得其对NK的杀伤细 胞作用变得更加敏感。在体外,NK可溶解疱疹 病毒、牛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体内试验表明, NK低活性小鼠品系对某些病毒感染更加敏感;注射抑制NK细胞的抗Asialo GM1抗体可加重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此外,NK细胞在体外还可杀伤某些细菌、真菌、原虫等,可能与NK细胞释放某些杀伤介质有关。(2)NK细胞在免疫监视、杀伤突变的肿瘤细胞可能比T细胞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某些疾病如Chediak-Higashi或X性联淋巴增殖综合征患者, 由于NK功能缺陷对恶性淋巴细胞增殖疾病特别易感。(3)参与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GVL): 在体外NK细胞可杀伤某些淋巴样和髓样白血病细胞。骨髓移植后数周内,来自供体的NK细胞在PBL中占相当高的比例。 此外,在体内NK细胞还可杀伤某些不成熟细胞如骨髓干细胞、胸腺细胞亚群等。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也称NK细胞。因为其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没有T细胞B细胞所具的受体,不会进行受体的基因重组。但仍具有一些特殊受体,可以活化或抑制其作用。占循环中淋巴细胞族群的5-10%。和杀死肿瘤细胞有关,可利用分泌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摧毁目标细胞。
4. 简述Ig的功能区与其功能。
功能区:(1)L链功能区 VL和CL各一个
(2)H链功能区 IgG、IgA、IgD分别含有4个,即VH1、CH1、CH2和CH3;IgM、IgE分别含有5个,既多一个CH4功能区。
功能区的功能:(1)VL和VH事抗原结合的部位
(2)CL和CH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3)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固有的成分CIq的结合点,参与激活补体系统。
(4)CH3∕CH4具有结合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细胞、NK细胞等细胞的Fe段受体的功能。
(5)IgG的CH2+CH3具有介导IgG
通过胎盘的特性。
5. 试述CD4分子和CD8分子的功能
CD4 与MHCⅡ类分子的非多肽区结合
CD8 与MHC I 类分子结合
6.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抗原进入外环境,被吞噬细胞吞噬,露出特异性抗原。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
有部分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
在二次免疫时,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