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个月产品总产量和产品周期怎么算需要多少人?
- 品种法的计算 甲企业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20×6年9月A、B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科目的月初
- 总生产成本指数 产量指数 单位成本指数 都怎么算 什么公式 劳动生产率总指数怎么算
- 怎么用函数计算某种产品在一个月中生产了几天
- 生产周期怎么计算?
品种法的计算 甲企业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20×6年9月A、B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科目的月初
(1)借: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329336
生产成本-B-直接材料 238073
制造费用-材料费 16374
销售费用 9307
管理费用 6388
贷:原材料 599478
借: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265680
生产成本-B-直接人工 226320
制造费用-人工费 58479
销售费用 106143
管理费用 38937
贷:应付职工薪酬 695559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268272
销售费用 43628
管理费用 32577
贷:累计折旧 344477
借:制造费用-水电费 4612
-办公费 2263
贷:银行存款 6875
(2)制造费用合计=16374+58479+268272+4612+2263=350000
A产品工人工资比例=265680/(265680+226320)=54%
B产品工人工资比例=226320/(265680+226320)=46%
A产品负担制造费用=350000*54%=189000
B产品负担制造费用=350000*46%=161000
借: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 189000
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161000
贷:制造费用-材料费 16374
-人工费 58479
-折旧费 268272
-水电费 4612
-办公费 2263
(3)A产品直接材料合计=329336+58664=388000
A产品直接人工合计=265680+42320=308000
A产品制造费用合计=189000+14000=203000
A产品约当产量=400*40%=160
A产品总产量=160+340=500
A产品完工直接材料=388000*340/500=263840
A产品完工直接人工=308000*340/500=209440
A产品完工制造费用=203000*340/500=138040
A产品完工总成本=263840+209440+138040=611320
A产品完工单位成本=611320/340=1798
B产品直接材料合计=238073+38927=277000
B产品直接人工合计=226320+26680=253000
B产品制造费用合计=161000+11000=172000
B产品总产量=800
B产品完工总成本=277000+253000+172000=702000
B产品单位成本=702000/800=8775
(4)借:库存商品-A 611320
贷: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263840
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209440
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 138040
借:库存商品-B 702000
贷:生产成本-B-直接材料 277000
生产成本-B-直接人工 253000
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172000
总生产成本指数 产量指数 单位成本指数 都怎么算 什么公式 劳动生产率总指数怎么算
单位成本总指数Ip=∑p1q1/∑p0q1
产量总指数Iq=∑p0q1/∑p0q0
总成本总指数Ipq=∑p1q1/∑p0q0
劳动生产率=∑v1t1/v0t0 (v:劳动生产率;t:平均职工人数)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某种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这时归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费用总额还要采取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扩展资料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成本
怎么用函数计算某种产品在一个月中生产了几天
你好
天数=总产量/日产量
令天数为y,总产量为x,日产量为k,则函数关系式是
y=x/k
满意请点右上角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生产周期怎么计算?
简化的流量元素的计算可以借助下面图进行讨论:
实际生产周期(TL)由两次报告日期tPEU和tPE之差计算得到。为了计算工序间隔时间(TIO)必须知道工序时间(TOP)。工序时间等于效率系数(ER)乘以任务时间(TO)再除以相应工作中心的每天的工作能力(CDAY)。例如,在任务时间(以标准小时计)为12小时,效率系数为120%的情况下,工作中心被该任务占用的时间为12小时/1.2=10小时。如果该工作中心以每天8小时的生产能力进行工作,则工序时间为10/8=1.25天。对一个批量而言,任务时间等于准备时间(TS)与每个任务加工时间(TPO)之和。任务加工时间又等于单件加工时间(TPU)与批量值(Q)的乘积。
工序间隔时间由运输时间(TT)、等待时间(TWA和TWB)组成。只有在运输组织很差的情况下运输时间才显得重要。在等待时间中通常还包括了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的时间和工作中心上需要的而在工艺文件中并没有的其它时间,如:对工件进行划线、清洗或倒毛刺等。故障也引起等待时间,但只有对工作节拍在分钟或秒级范围内的高度自动化的制造和装配设备,故障的影响才显著。工序间隔时间的主要部分是在工作中心前的排队等待时间。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如特殊的研究,才对工序间隔时间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采集和分析。
因此,上面图1所示的由工序时间(TOP)和工序间隔时间(TIO)构成的流量元素可以作为生产周期计算的基础
生产周期的长短主要去决于设备及工艺等技术物质条件,但计划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完善,也能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包括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成批产品的生产周期 。
单件产品周期
单件结构简单的产品,其生产周期为该产品在各个工艺阶段生产周期的总和。如果单件产品是由多种零件构成的,其生产周期的制定就比较复杂,不仅要考虑各零件的生产周期和产品的装配期,还要考虑各零件在各工艺阶段进行平行交叉生产的情况,而平行交叉那部分时间应该在计算总的生产周期时扣除。
成批产品周期
成批产品的生产周期的计算原理与单件产品生产周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要考虑零件和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移动方式。移动方式不同,生产周期的长短也不同。制定成批零件的生产周期的关键是确定一批零件的工艺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