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下食品行业如何应对? 懒人食品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食品安全.
在多起食品质量事件见诸报道之后,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如果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受到威胁。不仅如此,从更深层次看,食品安全问题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是影响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而粗放型增长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质量标准低、产品质量差、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说到底还是食品的质量不过关,而食品质量涉及大众,关系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随着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单纯地追求“吃饱”向“吃好”、“吃健康”转变。这必然对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更为紧迫的要求,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次,食品安全也与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据商务部不久前对农村生产者的调查显示,相当部分农民不知道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只是凭感觉使用,一药多用现象相当普遍。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因此,如果不改变农村生产方式,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再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目前在我国的食品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有总量上的优势。但这其中往往良莠不齐,许多食品小作坊经营分散、设备简陋、工艺水平低,质量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质量保证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不少企业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事实证明,中小食品企业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因此,进一步加强食品企业的集中度,做大作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实现食品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从生产环节,保障食品安全。
另外,从国际上看,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品牌知名度低。这也是导致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出口食品质量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比如我国稻谷加工达到日生产能力400吨及以上合理规模的企业不足1%;甘蔗糖厂的平均日榨能力仅为2500吨;规模以上软饮料企业的年均产量只有3万吨;罐头加工企业的平均规模仅为1000吨左右。企业规模小,严重制约了食品行业生产集中度的提高。
最后,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很多程度上都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研究表明,食物当中的化学元素,归根到底来自于它的生长环境和养殖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被污染,食品安全又从何谈起?
由此可见,从食品安全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再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张简单的饭桌上,其实包含了经济发展的全部道理!而要改变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就不能采取“头痛医头”的简单做法,而是要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从食品生产的源头入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食品企业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使广大消费者真正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食品企业可以把什么作为关键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1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农药是农产品安全性的主要危险因素。一方面是国外不断以此作为“绿色壁垒”,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我国国内还在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据了解,我国对于5种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的问题,只能于2004至2007年分3个阶段削减使用。一方面是低毒农药、生态农药的研发落后,农药产业结构单一;另一方面,高毒农药的效果明显,农户从经济效益出发也倾向使用高毒农药。
2 中小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食品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导企业走上"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大道,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但目前中小企业还是占了多数,这与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一致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企业一下子都达到发达国家/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地区间、企业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食品安全发展水平的不协调。而且,已经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不仅直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再就业机会,特别是低技术工人的就业机会。因此,中小食品企业在维持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订食品安全政策时不可忽视其地位。
3法制与市场机制
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另一种特别严重的行为是使用非食品用物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这种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然而,时有发生的“瘦肉精”、“苏丹红”和“孔雀石绿”等事件均涉及人为故意使用禁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反映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上存在漏洞,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形势需要。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与市场环境有关。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成熟的市场竞争机制能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应该是竞争核心,接着才是价格竞争。然而,众多中小企业在科技含量低,质量、卫生水平不稳定的状况下,仍然能够获得生存空间。这种现象说明市场消费结构分化比较严重,低消费群体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在这种无序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根本无法建立。中小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而忽视食品安全是作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4 食品安全教育
食品安全教育薄弱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造成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容易做出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高风险操作行为;另一方面造成消费者不太清楚如何科学合理选择和处理食物。其实,每个家庭在自制食品时,也应该遵守良好的食品操作规程,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向食品制作人员推荐的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预防指南,即安全制备食品“十大黄金规则”。这些简单易行的食品操作要求的知识并没有得到普及。
预防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 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 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召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4 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对质检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目前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目前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大型食品企业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高效益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全球跨国食品集团通过资本重组,利用专利技术战略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新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保障取得了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特别是在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明显的影响,且短时间还不易完全消除。由于中国食品制造业多、小、分散等特点,其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偏低、能源损耗和投入偏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是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三,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多、小、分散等特点,产业领域单一,产业链不长,加工梯度不够,综合利用或转化效率偏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例如,在规模以上企业中,84.6%的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行业的46.0%,利润总额占比37.1%,上缴税金占比16.8%。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国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限制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表现在企业研发人才、技术转移能力、可工程化成果不足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还没有引起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
应当首先做好:
第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分析国际跨国食品集团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具有链式布局、上下延伸、瞄准末端、整体收益等特点。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需求。在当前食品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稳定和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是民族食品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效益源泉。
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在整个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技术示范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第四、重视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食品制造业的模式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内容或举措,包括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利用模式创新等。
经济生活如何维护食品安全
不太理解你的意思。按我对此题目的理解。应该是如何用经济手段维护食品安全吧。
大概想到如下一些内容:一是利用经济规律来使安全食品得到应有的利益,不安全的食品得到应有的惩罚。二是转变政府的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提高综合国力和百姓的生活水平,使不安全食品失去市场。四是发挥媒体的作用,引导正确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