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发展的轻工业中最大的支柱是那些? 轻工业的发展
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须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料.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工业。
扩展资料:
自然资源:
通常是指主要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质量,可及性和成本。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必要条件,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条件或上限(Upper Limits),同时自然资源具有边际收益递减性质,开采和利用的生态成本和外部成本相对高。
另外不同资源在不同发展阶段作用大为不同,但都会先后呈下降趋势。相反知识资源的作用愈来愈大。包括四大指标:
一是农业种植面积,是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所定义的临时性和永久性占用耕地,永久性农田和牧场的总和;
二是淡水资源,包括国内河流流量,从降水中得到地下水以及从其他国家流入的河流流量;
三是商业能源使用量,是指其消费计算方法,本国产量加进口量和库存变动量,减去出口量和从事国际运输船舶和飞机的使用燃料,该数据不包括燃料木材、干燥的动物和其他传统燃料使用;
四是发电量,是指在电站的所有发电机组的终端测量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综合国力
中国各省的支柱产业分别是什么
1、珠江三角洲一块的省份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农业。例如广东,支柱产业是制造业(轻工业,来料加工);
2、长江三角洲一块的省份以轻工业、进出口制造业、金融业为主。例如浙江,支柱产业是制造业(轻工业);
3、东北三省主要重工业、林业为主。例如吉林,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制造)化工;
4、中南省份以运输业、轻工制造业为主。河南,支柱产业是农业(粮食主产区)轻工业(食品加工业);
5、西北以服务业、农林牧业为主。陕西,支柱产业是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扩展资料
支柱产业的主要特点:
1、强调大规模产出。支柱产业着重强调产业的净产出占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比重。
2、强调现在。现在比重大的产业就是支柱产业,即便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只要比重还较大,仍可称为支柱产业。
3、强调发展。支柱产业要求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要求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4、强调扩大就业。
5、强调带动作用。支柱产业要求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
6、强调节约能源和资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支柱产业
5大支柱产业是哪些
有色金属产业
汽车产业
钢铁产业
装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业
纺织业
船舶制造业
石油化工业
房地产业
轻工业
你说的应该是十大支柱产业吧。
苏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是什么?
苏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冶金、纺织、化工和轻工业。
2017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冶金、纺织、化工、轻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首次全面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值增长7.6%,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1.1%,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8.3和4.3个百分点。
一季度工业用电量2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税收收入371.4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税收收入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
2017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用电量38.24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7%,高于全市用电量9.3个百分点,高于工业用电量10.6个百分点。
扩展资料: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始终是我省发展的根基所在,必须围绕建设制造强省目标,把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着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13个重点产业集群,对全产业链进行梳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环节,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端制造品牌。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企业的中坚作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组织实施重点平台建设工程和“企业上云”计划,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变。
推动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发展,按照提升空间布局水平、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降低排放强度的要求,加大对沿长江、环太湖、沿大运河等重点地区的产业布局调整,支持引导基础条件好、转型意愿强的企业率先调整、加快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要素集聚能力。
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江苏网—首季苏州经济企稳向好 六大支柱行业实现全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