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中家长会时每个楼梯口都坐满了抱着手机玩游戏的学生,而家长和老师熟视无睹呢?
如何看待学生玩手机的现象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当怎样对待手机——这一高科技的产物呢?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持不同观点。
通过对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持有手机的学生已经占一定比例。据某中学统计显示,该校平时带手机的学生高达50.8%。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能否带手机进入校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居多,其中有的学校已做出在校生不得携带手机的规定。
但是很多学生认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成人能使用,我们中学生为什么就不能使用?家长、老师把这一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实际上是缺少对我们的信任;把手机带入课堂影响大家学习肯定不对,但是如果上课关机,下课有时使用,不影响别人还是可以的;学生使用手机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有的家长为满足孩子对手机功能的要求,更换手机较勤,这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有的家长为让孩子期末考个好成绩,以买手机作为奖励条件,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再来看看家长们的意见。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学校住宿,一周回来一次,给他配备了手机,平时家长用手机与孩子联系,既能随时了解学习、生活情况,有事又能及时沟通。”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带手机,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情,能够让孩子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同时家长也能掌握孩子上下
学时间。总之,比没有手机之前多了一些交流,少了一些担忧。也有部分家长担心:手机的确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它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如课上用手机发短信、玩游戏,甚至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等。
然而,老师们的观点就截然不同了。一位老师说,上课突然传来手机的响声,会引起哄堂大笑,这样既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也影响了老师的讲课情绪。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制止这一行为,只好口头说说,或让学生调到振动。一位老师说,现在中学生交友范围主要是在班级和学校,没有必要用手机联系同学;有的同学对用手机发短信或玩游戏很感兴趣,甚至还在课堂上给同学发短信,影响课堂学习。其实,许多校园都设有IC卡电话,买个卡,一旦有事完全能与家长联系,可以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手机进入校园”这一问题呢?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把手机带入校园方便了学生们的生活,使得他们便于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但是,它不好的一面在于,学生们过度关注手机,便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所以,学生应该正确的对待手机,他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注意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好好利用。而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该制定规章制度加以规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班级管理中如何对待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现象之我见
网络环境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和方法,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看到随之而来的消极的、负面的影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36333响也正逐步扩大。网络游戏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的眼中是将孩子引入深渊的魔鬼,是暴力、色情的源头,而孩子们对此却痴迷不已。造成很多父子或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网上时有报道因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造成的年轻生命的陨落。在我所带的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现象,今年新接手的班级中就有五名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而且经常一起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对网络游戏的迷恋呢?
我通过网络和《班主任》等书籍杂志学习其他老师处理类似事件的方法,认识到网络游戏并非魔鬼,网络游戏“妖魔化”的背后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对网络游戏的陌生,使我们对学生心理需求的“视而不见”。要帮助学生摆脱对网络游戏的迷恋,要弄清这几个问题:网络游戏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是偶然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共同原因的结果,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何在?如何结合具体学生特点,拟定摆脱网络游戏的方案?
网络游戏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主要是游戏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网络游戏取材广泛。大多游戏设计题材广泛新颖,有科幻类的,有畅销小说类的,更多的是惊险刺激的比赛和暴力恐怖的搏杀,比如风靡全世界的CS。其次,在制作上,有电脑技术的支持,制作水平大大提高。从画面上看,更加抽象,浪漫,逼真,震撼人心。参与者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的震撼效果。再次,网络游戏的随意发挥性。网络游戏是以角色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在网络游戏中角色参与的是玩家本身。他们在游戏设定的故事环境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每个玩家的思维方式不同,故事情节的发展当然是千百万化,只要玩家不中断网络游戏他们就可以一直玩下去,这样玩家就容易获取成就感。最后,网络游戏还有社交的特性。玩家是在正常社交圈很难见到的亲密氛围中进行的。网络游戏将陌生人联系在一起,战场上是“敌人”,下线后是朋友,这种朋友关系不带有任何名利。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网络游戏对中学生乃至是年轻人有巨大的吸引力。
二、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学生迷恋网络基本可以肯定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因为他们许多正常的需要,在家里、学校,特别是班级内得不到满足。根据研究心理学理论和与学生沟通发现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常见的有如下心理:
1、自尊心受到伤害。现在的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当听到同学或朋友在一起交流玩网络游戏的体会的时候,他们自己一无所知,好像就没有了共同语言,就有一种失落感,认为自己又落后在同学后面了,觉得这样很没有面子。
2、好奇心的驱使。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他们发现某种新事物,他们的第一想法就是要动手去试一试。对于网络游戏亦是如此。
3、强迫性心理。在以上两种心理的驱使下,加上网络游戏强大的宣传效果,学生就会强迫自己进入网络游戏中去体验。当他们体会到从未有过的视觉和听觉的感观后进而就会认同网络游戏。一旦他们认同网络游戏后,他们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刻苦“修炼”,从而为追求网络虚拟的“级别和境界”不断沉迷下去。
4、生活中有孤独感或者没有成就感。这些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大都比较敏感,喜欢独处,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学校的规范。这些心理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即网络游戏才是他们真正的玩伴,同时,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认为在此过程中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训练了他们反映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等。
三、有助于学生摆脱网络游戏的几点做法
1、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尊重学生并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的分析,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并从中摸请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根本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定位为以为心理辅导老师或学生的兄长,而不是班主任的角色,恰当的引导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并要耐心的倾听。然后再提出你的建议。比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找不到成就感,于是转移注意力,在网络游戏中强迫自己修炼,以此去寻找自己的成就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这种依托于网络游戏取得成就感的狭隘思想,并在行动上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以此来找回他们的自信心和建立正确的成就感基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实学习上做出一道题,也正像砍死一只怪一样,成绩出现了进步就像是升了一级一样,而且成绩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而在虚幻的游戏生活中得到的升级只是虚幻的,对人生无任何益处。
2、让家长参与配合教育。从上网学生的家庭情况来分析约有65%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或父母不和睦的。所以应与家长去的联系,让他们也了解网络游戏,学会如何关爱孩子,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对个别心理承受力强,网瘾很深的学生可以演双簧,逼孩子自省。如我班有一个叫王某的男生非常迷恋网络游戏,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将钱用于上网,而且经常夜不归宿去包夜,我和家长一起多次教育不见效果,最后和政教处、家长一起合演一出双簧:政教处假装按学校有关规定勒令回家反省,并劝退,家长然后就是想种种办法让学生回到学校,其中的难堪之处让学生在场见证,然后班主任再找学生交流他父母的做法是为了什么,引导学生对自己上网行为的反思,同时表现出班主任对学生前途的真正关心,然后家长就以班主任做突破口,希望班主任向学校进言希望留住这个学生,班主任就表示要看到学生的改过的诚意,家长再乘机“献计”,带着学生找各科老师写保证书,让老师同意重返课堂并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处处表现出为了孩子能上学而忍辱负重,孩子大受感动,后来该学生在校期间都没有在玩网游,中考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3、开展主题班会,使学生自发形成是非观念。喜欢玩网络游戏的同学在教室和其他地方也都谈论游戏内容:如何打怪、在哪里升级快、做什么任务、副本、血宠、漂移、外挂、外挂什么的,导致很多没玩过的男生觉得很丢人,在与学生的但对交流中发现玩过网络游戏的男生达到一半以上,那些没玩过的学生也计划在暑假期间玩一玩。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如何做呢?班主任职责从总体上说是通过教育教学全面影响学生的发展,既要通过常规的教育教学,又要通过言传身教的个人魅力,还要通过学生集体产生的相互影响在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和帮助。后者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更能从内心长远的影响学生。此时靠简单的命令禁止,治标不治本,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辨力和自制力,如果让学生们看清游戏的本质与弊端,他们会自觉地从根本上建立一道思想防线。我在班会课召开了《网络游戏利与弊》的辩论会。首先抛出辩题“初中阶段玩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后让班委组织,学生自由分组,推出自己的辩手,收集材料开展辩论。甲方观点:玩游戏能劳逸结合,有助于学习;有些游戏有历史文化背景,可以增长知识;游戏可以成为一个共同的话题,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乙方观点: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还不是很强玩网络游戏很容易上瘾,难以自控,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玩游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印象学习。通过辩论学生对游戏的认识趋于全面,但终究利弊大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在总结时有一个玩网络游戏的学生最后急了,疯狂维护,进行强辩,随后他的一名从初中到现在的好友对比了他在玩游戏前后的成绩和学习表现以及生活中的表现对比,更是同学们认识到游戏对其伤害之重。然后班委乘机与同学商定将初中阶段禁止玩任何的网络游戏作为一项班规。
4、家校联手,让学生假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而远离网络游戏。首先帮助那些爱玩游戏的学生构建真是的朋友圈。孤独的学生最容易沉迷网络,因为他们需要在虚拟的世界寻找现实中缺失的归属感。第二指导家庭教育,防止网瘾产生。家长与学生要加强沟通和管理,并设法是家庭生活充满情亲感且不单调。第三创建多元的假期休闲文化。学生们去玩游戏除了无聊、好奇、同伴相邀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知到假期生活如何过。因此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假期生活学习计划是很重要的。除了每天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外,创建多元的假期休闲文化比如师生共度一本书并坚持写读书心得,结合学生家距离的远近和兴趣爱好成了各种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都是让学生有事可做的好办法。一旦多彩的现实生活占据了学生们的假期,他们就不会再沉迷于网络了。
作为住校生的家长同意我不同意孩子将手机带进校园的原因
因为孩子住校,拿手机如果自控力好的孩子能控制自己不玩手机,自控力不好的会控制不住,从而影响学习。还有学校一般都会有电话可以给孩子定时给家长打电话,如果有事学校也会联系家长的,所有我让认为不用给孩子带电话。
如何面对爱玩手机游戏的孩子
前几天买了一本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这本书是一个父亲写的,这个父亲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却
培养孩子上了重点大学。这个父亲在书中写道,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看到同龄人都在玩电脑游戏,便也想让家长添置一台电脑,但父母考虑到玩电脑游戏会耽误孩子学习,便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一直到孩子考上大学家中才买了电脑。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爱玩电脑游戏,为了能玩电脑游戏,更是和家长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电脑游戏,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和孩子斗法。而说到玩游戏,手机游戏也算一种。
相信大部分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初衷不过就是担心孩子在上学路上会出什么事,带了手机方便家长与孩子联系。但是孩子带手机上学引发的一些负面的问题也应该值得家长注意,诸如上课时收发短信、计算、用手机玩游戏等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有很多孩子摄于老师的威严,在学校时不敢玩手机。可一旦回到家里,那可就撒开了欢儿。不是家长不让玩电脑游戏吗?那怕啥,咱玩手机游戏呀。反正父母也没有看着。这样就逐渐养成了作作业拖拉,三心二意的坏习惯。一旦被父母发现,家长对待这种情况的态度和作法也尽相同。有的家长会当场没收“赃物”;有的则干脆对孩子恶
言相加,更有甚者免不了就是一顿暴打。
有一个上五年级的孩子,也是平时喜欢玩手机游戏。他的母亲怕玩手机游戏耽误学习,索性给孩子藏了起来,还对孩子说怎么也找不着了。我家朝朝拥有手机是在五年级上学期自己开始乘公交车上学之后,我发现朝朝也很爱玩手机游戏,经常是中午一回到家,就坐在沙发上埋头玩手机游戏。吃饭的时候也是叫好几声也懒得答应,整个人都沉浸在手机游戏的世界里。写作业时也会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玩游戏,一个晚上往往拖很长时间作业也完不成。
面对这种情况,我一开始也和有些家长一样,对孩子大声吼叫,气得我就差一把夺过手机摔地上了。但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孩子非但不听我的,还居然和我对着干。我冲他吼叫,他反驳我的音量竟比我还要高。我反思自己的做法,作为家长,如果一味喝斥、辱骂孩子,让孩子惊惧于家长的“权威”作派,而完全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情绪和内心的感受,孩子的心情不会愉悦,也就更谈不上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批评与教育。更何况如果孩子正值青春期,长期下去,更会滋生孩子的叛逆与反抗心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也会无形中加深。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找机会耐心地和孩子进行了沟通,心平气和地和他讲了玩手机游戏会给学习带来的影响。并和他制定了规则,规定在学校和
学习时不玩手机,如果违反就不能再拥有手机了。孩子看我们没有再训斥他,也很乐意接受我们一起制定的规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作父母的不断地学习。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只需要你给予他起码的理解、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