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

世界华语辩论赛清北大战,反方北大5-0碾压正方清华获胜,对此你怎么看?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辩论

世界华语辩论赛清北大战,反方北大5-0碾压正方清华获胜,对此你怎么看?高分是高能的体现辩论

辩论赛知识---急.....

我是大学的,但我觉得大学确实越来越差

反:大学生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少

反:进大学越来越容易,大学生素质越来越低

反:大学都商业化了,学校超市等便利店,东西比校外贵且少

辩论赛,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求问题

对于辩论来说,基本不会有无法反驳这种情况,对方只要稍微有点技巧就可以绕过或者回避你的问题,甚至直接用问题来回答问题。

你们这个辩题只有这一半吗,还是说反方的论题是“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我就按这个来考虑吧。

一辩立论是对高分、高能、体现这几个词要解释好,扩展分析要有利于后面的陈述,这个不用我多教吧。比如说,高分解释成考试、测验得到的分数,要解释的狭隘一点。高能解释成处理各种问题和状况的能力,合理范围内描述得越万能越好。“体现”这个词对反方不利,一定要解释的靠近“等同”“等于”这一类词,即最终把高分等同于高能,不能被正方抓住“高分是高能众多外在体现的一种”这个点。这是立论。

二辩的问题直接绕过体现这个词,默认体现就是二者等同。重点突出高能,简化高分的概念,最好让大家越听越觉得高能是万能,而高分是什么听起来没印象。如果被对方抓住高分的概念,那就这样打:“分数都是由人评出的,无论如何都会带有主观情绪反应,同样的考卷或文章A老师可以打100分,B老师可能只给59分,因此分数不具有很强的事实代表性。”在这里把高分概念偷换为分数,分数波动因人而异,后面就打出爱因斯坦这种牌来增强说服力。或者可以直接把这里作为攻辩点。问题如:

1,爱因斯坦在学校里可谓差生中的差生,各种学科各种不及格,但爱翁一生发明无数,请问对方辩友说他高能还是低能?

2,(百度查)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因找不到工作跳楼身亡,以万众瞩目的高分考进清华大学最终却被各个用人单位拒绝,请问这是不是高分低能?

3,如果碌碌无为的A在面试中通过贿赂面试官或者凭借背景关系拿到面试高分,请问这个高分高能还是高分低能? 如果才华横溢的B因为突发重感冒没有参加考试得了0分,请问这个低分高能还是低分低能?

三辩可以灵活一点,抓对方的漏洞进行回击,或者在对方回避二辩问题的时候补位追问。

最重要的事配合,辩赛都要提前演练和对稿的,一个人搞不定,三四个人要讨论几次,细心点多查资料才能赢。

手打,求采纳。

寻求这个题目的答案

给你答案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score[2][5],i,j,a=0,b=0;

int sum[2]={0,0},max[2],min[2];//sum[2]:sum[0]:A队的总分 sum[1]:B队的总分

int maxi=0,maxj=0,mini=0,minj=0;

char ch='A';

for(i=0;i<2;i++)//行数;输入两个队的得分

{

for(j=0;j<5;j++)//列数

{

printf("请输入第%c队第%d个队员的得分\n",ch+i,j+1);

scanf("%d",&score[i][j]);

sum[i]+=score[i][j];//sum[0]:A队的总分 sum[1]:B队的总分

}

}

//分别求两个队的最值,存放在max[2]和min[2]

for(i=0;i<2;i++)// i=1 1 2 3 4 5 6 5 4 3 2

{

for(j=0;j<5;j++)//j=0

{

if(score[maxi][maxj]<=score[i][j])

{

maxi=i;//maxi=1

maxj=j;//maxj=0

}

if(score[mini][minj]>=score[i][j])

{

mini=i;//mini=0

minj=j;//minj=0

}

}

max[a++]=score[maxi][maxj];//max[0]:A队的最大值 max[1]:B队的最大值

min[b++]=score[mini][minj];//min[0]:A队的最大值 min[1]:B队的最大值

maxi=1;maxj=0;//为什么要加:

mini=1;minj=0;//为什么要加

}

for(i=0;i<2;i++)

printf("%d\n",max[i]);

for(j=0;j<2;j++)

printf("%d\n",min[j]);

if(max[0]-max[1]>0)

printf("最高分在A队,得分为%d\n",max[0]);

else if (max[0]-max[1]==0)

printf("最高分在A队也在B队,得分为%d\n",max[0]);

else

printf("最高分在B队%d\n",max[1]);

if(min[0]-min[1]<0)

printf("最低分在A队,得分为%d\n",min[0]);

else if (min[0]-min[1]==0)

printf("最低分在A队也在B队,得分为%d\n",min[0]);

else

printf("最低分在B队%d\n",min[1]);

if(sum[0]>sum[1])

printf("A队领先B队%d分获胜\n",sum[0]-sum[1]);

else

printf("B队领先A队%d分获胜\n",sum[1]-sum[0]);

}

你实在是.....

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的总结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经度)在同一时间时刻不同的现象,它是人为规定的。例如:杭州是中午12时,英国伦敦才4时。

2.时区的划分。

(1)时区:分区计时制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2)划分法:以中时区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O。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经度宽的地区。

东时区:中时区的东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西时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东、西十二区:都以180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7.50。

3.区时。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例如:伦敦所在的O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所以伦敦的地方时就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

(1)区时的计算原则:

东加西减: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减去时差(因为东边时区的区时总是要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

(2)时差的计算原则: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

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

之和(因为相邻两个时区间的区时相差1小时。不同时区的两地,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处的地方时。

(2)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5.日界线。

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3)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日不停地旋转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②夏至后直射点虽南移但直射点还在北半球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③秋分后直射点继续南移但直射点在南半球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④冬至后直射点虽北移但直射点还在南半球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在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时间其分布是不同的,就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来看,它的分布总是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到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只直射一次。

4.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全球昼夜等长

①昼长>夜长,且昼越来越长

春分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夏半年 夏至 ①昼长>夜长,但昼越来越短

②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 秋分 ①夜长>昼长,且夜越来越长

②极夜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半年 夜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冬至 ①夜长>昼长,但夜越来越短

②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春分 全球昼夜等长

(5)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

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

(1)人们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2)人们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

(3)人们根据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

2.历法的种类。

(1)阳历:

①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它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所以又叫公历。

②置闰方法(闰日):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

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如:1600年是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③公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公历闰年多出1天安排在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就29天。

(2)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

(3)阴阳历:

①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

②置闰方法(闰月):由于地球公转周期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③农历平年是354天,农历闰年是384天,农历闰年不闰日,而是闰月。

3.二十四节气。

(1)节气就实质而言属于阳历范畴,从天文学意义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二十四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度,时间约隔半个月。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

(2)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结构。

地壳:厚约0~17 km。

地幔:厚约17~2 900 km,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厚约2 900—6 371 km,分为外核和内核。

2.软流层与岩石圈。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深约50~250 km的范围内,据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产生高温异常,将岩石熔融后形成的。这里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3.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4.火山。

(1)结构: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组成。

(2)喷发物:有气体、岩浆和火山灰喷发物。

(3)分类: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死活山、休眠火山。

(4)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5)对人类活动的影